每个开发团队中总有一个人是最差的,老跟不上整体水平。据我观察,队友们对待这个差生的态度是团队健康状况的重要标志。(注:原文用“贝尔曲线(bell curve)”,也就是“正态分布”来衡量团队的整体水平分布,这里意译成“整体水平”。) 我运气一直不错,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干过各种的行业和职业,在不少团队中待过,...继续阅读
...每个开发团队中总有一个人是最差的,老跟不上整体水平。据我观察,队友们对待这个差生的态度是团队健康状况的重要标志。(注:原文用“贝尔曲线(bell curve)”,也就是“正态分布”来衡量团队的整体水平分布,这里意译成“整体水平”。) 我运气一直不错,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干过各种的行业和职业,在不少团队中待过,...继续阅读
...程序员看起来是非常高效的人。你经常看到他们在桌子上码字。他们迫不及待的开完会议,快点回到他们的桌子上继续编程。当被问起来为什么这样,他们会说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完成编码,越早开始,就能越快完成。 因此写代码一定是最重要的事情,是这样吗? 如果普通程序员每天写50行产品代码。一个50000行的程序需要1000人天...继续阅读
...美国学校教育讨论得比较多的一个问题是,学生在互联网时代需要学习怎样的知识,这个问题也引起了大众媒体的关注。 11月10日,《奥克兰论坛报》头版刊登了记者安琪拉·希尔(Angela Hill)的《一个什么都知道的世界》(A Know-it-all World),文章讨论美国学生“用技术代替大脑”的问题,认为“即刻上网改变了知识的性质,甚...继续阅读
...思维导图 介绍 最近看到很多这方面的文章,我就想了想,我认为的好的技术文章是什么样的? 这文章主要是写给自己的,对我以后的技术文章有警醒作用。 目标群体 不是让你在文章开头写下,你的文章适合什么样的人读?——这是什么意思,鄙视我看不懂你的文章。 我所说的“目标群体”是大家,也包括你自己。你的文章...继续阅读
...作 者:韩 昊 知 乎:Heinrich 微 博:@花生油工人 知乎专栏:与时间无关的故事 谨以此文献给大连海事大学的吴楠老师,柳晓鸣老师,王新年老师以及张晶泊老师。 转载的同学请保留上面这句话,谢谢。如果还能保留文章来源就更感激不尽了。 我保证这篇文章和你以前看过的所有文章都不同,这是 2012 年还在果壳的时候写的,...继续阅读
...不久前的某一天,我在浏览Reddit发现了一篇有趣的文章《统治世界的十大算法》,作者George Dvorsky在那篇文章中试图解释算法之于当今世界的重要性,以及哪些算法对人类文明最为重要。 此时此刻,如果你已经学过算法的话,那么在你阅读那篇文章时,你脑海中所浮现的第一件事也许是“作者是否明白算法是什么?”或是“Face...继续阅读
...经常看到有人问程序员适合做管理吗?或者手底下有牛人比我技术更好怎么办?或者感叹一下做管理好难啊之类的。同时,相当大的一部分程序员都梦想着走所谓专家路线——并不是因为对技术特别有兴趣或者觉得自己特别适合走技术路线,真正的原因是对管理工作的恐惧,觉得自己搞不定定。做管理真的很难吗?程序员出身到底适不适...继续阅读
...随着畅销书《异类》的流行,“练习一万小时成天才”这个口号现在是尽人皆知。也许仍然有不少人相信那些不世出的天才必有天生的神秘能力,但科学家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已经达成共识,那就是所有顶级高手都是练出来的。不但如此,最近几年的科学进展,人们可能第一次拥有了一个关于怎样炼成天才的统一理论。 好消息是除了某...继续阅读
...知识、技能与才干组成了能力的三核,那么我们如何才能修炼成高手? 三核中,知识最容易习得。 往前追溯一百多年,知识分子的能力主要是拼记忆力,那个时候书不多且奇贵。清朝末年曾国藩买了一套《二十三史》,花了他一百两纹银,这大概是一个七品官员两年半的俸禄。现在网上《二十四史》一千三百人民币,大概是处级干部一...继续阅读
...我曾经在Hacker News网站上读过一篇帖子的评论,其中一个年轻的程序员说他们不想呆在那些只会让思想陈旧的老程序员离开而不是对他们再次培训的公司里,因为他明白,有一天他们也会这样。 也许这个人的本意是好的,但是他这种说法还是让我恼怒。首先仅仅因为一个程序员年龄较大并不能说明他思想陈旧(就像一个年轻的程序员...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