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历史时间表

阅读: 评论:0

2024年1月31日发(作者:)

二战历史时间表

二战历史时间表

1929年至1933年 美国经济危机的爆发。

1929年10月24日 美国纽约华尔街证券交易所出现的抛售股票的狂潮,经济危机爆发。

1930年代初 欧亚分别出现两个战争策源地,初步形成一个最富侵略性的法西斯国家集团。

1930年代 美国为集中力量摆脱经济危机,避免卷入国际争端,实行“中立”政策。

1930年代 集体安全计划落空后,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气焰日渐嚣张。

1930年代后期 德国加紧了对外扩张和侵略。

1930年 美国提高近九百种商品的关税,其他国家也采取此措施。

1931年 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侵占了中国东三省。

1931年 西班牙成立共和国。

1932年 纳粹党在国会选举成为德国第一大党。

1933年1月 德国总统兴登堡正式任命希特勒为政府总理,法西斯独裁统治在德国建立起来,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

1934年至1937年 美国连续出台三个中立法案,规定美国在世界其他地区发生的战争中保持“中立”,不得向交战双方输送军火和战略物资。

1935年 德国公开撕毁《凡尔赛和约》,宣布实行普遍兵役制。

1935年 意大利发动了侵略埃塞俄比亚的战争。

1936年 德国出兵占领莱茵非军事区。

1936年 西班牙左派政党组织的人民阵线上台执政,共和政府进行一系列改革,打击了保守势力。

1936年5月 意大利军队攻陷埃塞俄比亚首都的斯亚贝巴,不久,意大利正式吞并埃塞俄比亚。

1936年7月 代表西班牙右翼势力的佛朗哥将军发动叛乱,西班牙内战爆发。

1936年10月 德意签订柏林协定,“柏林—罗马轴心”正式形成。

1936年11月 德日两国签订了《反共产国际协定》。

1936年, 广田弘毅上台组阁,听命于军部法西斯势力,初步建立起军事法西斯专政,亚洲 也出现了世界大战策源地。

1937年,意大利也加入《反共产国际协定》,结成了“柏林—罗马—东京轴心”。

1937年 近卫文麿上台组阁,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

1937年 七七事变后,中国开始进行全面抗战。

1938年3月 德国出兵吞并了奥地利,撕毁了《凡尔赛和约》禁止德奥合并的条款。

1938年9月 英、法、德、意四国首脑张伯伦、达拉第、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在德国慕尼黑举行会议,签署把苏台德等地区割给德国的协议,绥靖政策达到顶峰。

1938年10月 日本速战速决的战略计划宣告破产。

1939年 西班牙首都马德里被叛军攻陷,共和国政府灭亡,佛朗哥在西班牙建立了法西斯独裁政权。

1939年3月 德国吞并整个捷克斯洛伐克,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大增。

1939年4月至8月 英、法、苏谈判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结果,建立集体安全

体系失败。

1939年8月 苏德两国在莫斯科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对苏联:1、避免首先卷入战争,赢得备战时间;2、粉碎西方大国“祸水东引”的阴谋;3、瓜分第三国,争夺势力范围; 对德国:避免东西两线作战,解除后顾之忧)。

1939年9月1日 德国向波兰大举进攻。

1939年9月3日至1945年8月15日 第二次世界大战。

1939年9月3日 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939年11月 美国国会通过新的《中立法》(实际上为英国购买军火打开方便之门)。

1940年9月 德、意、日正式结成三国军事同盟。

1940年4月 德国攻占北欧的丹麦、挪威。

1940年5月 荷兰、比利时先后向德国投降。

1940年5月 丘吉尔出任英国宰相,拒绝向德国投降,领导英国单独同法国作战。

1940年5月至6月 敦刻尔克大撤退,将多名联军官兵撤到英国,为以后反攻保存了实力。

1940年6月 德国对法国发动总攻,意大利趁火打劫,对法国宣战。

1940年6月22日 法国对德国投降。

1940年7月 日本提出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侵略计划,妄图以日本为中心,把东南亚和南太平洋的广大地区变成日本殖民地,建立日本在亚太地区的霸权。

1940年7月至10月 不列颠之战。

1940年7月 希特勒下令执行入侵英国的“海狮计划”,英国军民同仇敌忾,粉粹了德国“空中闪电战”计划。

1940年8月下旬至9月初 英国出动轰炸机夜袭柏林,希特勒为报复,下令轰炸伦敦的大城市,减轻了英国机场,英国趁此扭转战局。

1940年9月 德国被迫不定期推迟“海狮计划”,希特勒侵略计划第一次未能得逞。

1940年9月 日本进驻法属印度支那北部,美国宣布对日本实行贸易禁运,冻结日本在美国的所有资产,英国、荷兰采取一致行动。

1940年底 英军集中兵力在东非发动反攻,意军接连败北。

1941年 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相继加入三国军事同盟 。

1941年 在盟军帮助下,埃塞俄比亚获得解放,光荣复国,东非意军20万余人向英军投降。

1941年2月 希特勒派隆美尔领装甲部队增援利比亚的意大利军队,逼近埃及边境,英军战果丧失殆尽,英军与其在北非沙漠展开旷日持久的拉锯战。

1941年3月 美国通过《租赁法》,并确定了美国参战后“先欧后亚”的战略方针。

1941年6月22日 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向苏联发动突然袭击,苏德战争爆发,二战进一步扩大。

1941年8月 北路德军包围列宁格勒,中路德军攻占斯摩梭斯克,南路德军攻占基辅。

1941年8月14日 罗斯福和丘吉尔发表了《大西洋宪章》,第一次提出建立新的国际性组织设想。。

1941年9月 苏、美、英在莫斯科签订第一个议定书,三国开始联合行动。

1941年9月至12月 莫斯科战役。

1941年9月底 德国以强大兵力,向莫斯科进攻。

1941年12月 苏军在朱可夫将军指挥下大举反攻,歼灭50多万敌军,莫斯科之战是德国陆军在二战中第一次重大失败,宣告德军“闪电战”破产,但德军仍掌握战场主动权。

1941年9月底 波兰孤军奋战,寡不敌众,被德国攻陷。

1941年10月 日本主战派代表、陆军大将东条英机组阁,积极准备进行战争。

1941年11月 苏联失去150万平方千米土地,居民达7000多万。

1941年12月7日 日本航母舰队偷袭美国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真正的世界规模。

1941年12月8日 美英对日宣战。

1942年元旦 26个国家代表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第一次使用“联合国家”一词,标志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

1942年4月 美国舰载飞机对日本东京、横滨等城市进行轰炸。

1942年5月 日军已占领泰国、香港、马来亚、新加坡、菲律宾、缅甸、荷属东印度,以及太平洋和大洋洲许多岛屿。

1942年6月4日 日军向中途岛发动进攻(中途岛海战后,日本开始丧失太平洋战场的战略主动权,太平洋战场开始转折)。

1942年7月至1943年2月 斯大林格勒战役(1、使苏俄战场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2、极大地提高了苏联的国际威望;3、加强了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合作与团结;4、对整个大战的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是二战转折点)。

1942年8月 苏联与德军展开激烈巷战。

1942年8月 美军率先发动反攻,日军受损严重,被迫从瓜岛撤退,美军牢牢抓住了战场主动权。

1942年10月至11月 阿拉曼战役(北非德意军队向阿拉曼逼近,开罗告急,英军支援北非,德军处于劣势,被迫全线西撤,北非战场发生转折)。

1942年11月 美英联军在西北非实行代号为“火炬”的两栖登陆,德军陷两线夹击中。

1943年2月 苏军发动最后反攻,德军第六集团全军覆没。

1943年5月 被困突尼斯的德意军队投降,北非战事胜利结束。

1943年7月 盟军在意大利的西西里岛登陆,连受打击的意大利发动政变,墨索里尼政府倒台,意大利率先退出战争,法西斯轴心国开始瓦解。

1943年7月 德军与苏军在库尔斯克发生二战中规模最大的坦克会战,德军损失惨重,失去了苏德战场主动权。

1943年10月 苏、中、美、英签署《关于普遍安全宣言》,第一次向世界宣告要建立一个新的普遍的国际组织。

1943年11月 美、英、中政府首脑在开罗举行会议,签署《开罗宣言》(1、中国人民坚持抗战,收复领土的神圣权利得到国际公认;2、有利于三国协同对日作战)。

1943年11月至12月 苏、美、英政府首脑在德黑兰举行会议,决定在1944年5月由美英军队在法国开辟第二战场,并讨论战后处置德国和成立国际组织等问题交换意见(利于三国联合对德作战,促进了战争进程,巩固了法西斯联盟,有利于实现战后和平)。

1944年1月起 苏联对德国连续发动10次大规模进攻,基本收复国土。

1944年6月6日 法国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德军处于东西两线作战的被动局面,加速了灭亡。

1944年8月 巴黎光复。

1945年初 美军收复马里亚纳群岛和菲律宾等战略要地,日本海空军主力基本被消灭,美军日益逼近日本本土。

1945年2月 苏、美、英政府首脑在雅尔塔举行会议,加快了战争进程,以及对战后问题做了讨论。

1945年4月 美苏军队在易北河会师,同时,苏军对柏林发动最后进攻 。

1945年4月30日 苏军攻破柏林,希特勒自杀身亡。

1945年5月8日 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欧洲战场结束。

1945年6月 51个国家代表在旧金山签署了《联合国宪章》。

1945年7月 苏、美、英政府首脑在波茨坦会晤,会议重申关于处理德国的精神,并以中、美、英的名义发表了督促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波茨坦公告》。

1945年8月6日 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下一颗原子弹。

1945年8月8日 苏联对日宣战,对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予以毁灭性打击,中国军民也发动战略反攻。

1945年8月9日 美国在日本长崎投下一颗原子弹。

1945年9月2日 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终于胜利结束。

1945年10月24日 联合国宪章正式生效,联合国正式成立,总部在纽约。

1945年11月至1946年10月 欧洲国际军事法庭在纽伦堡对纳粹德国战犯进行审判(标志着国际法的重大发展)。

1946年5月至1948年11月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东京开庭(这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国际审判,但惩处日本战犯和消灭军国主义势力不彻底)。

1948年 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后,联合国在巴基斯坦建立停战监督组织,是联合国第一次 维和行动。

1948年12月 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世界人权宣言》,宣布人人生而自由,在权利和尊严上一律平等。

1950年代初 成立联合国裁军委员会,讨论常规裁军和核裁军问题。

1978年 联合国召开第一届裁军特别联大,是联合国专门为审议裁军问题召开的规模最大、最有代表性的一次会议。

1987年7月 联合国安理会第一次强制性通过决议,要求两伊交战双方立即停火。

1998年2月 联合国化解了可能爆发的又一次海湾战争。

二战历史时间表

本文发布于:2024-01-31 06:30:4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4u4v.net/it/17066538402624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日本   德国   发动   英国   美国   战争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网站地图1 网站地图2 网站地图3 网站地图4 网站地图5 网站地图6 网站地图7 网站地图8 网站地图9 网站地图10 网站地图11 网站地图12 网站地图13 网站地图14 网站地图15 网站地图16 网站地图17 网站地图18 网站地图19 网站地图20 网站地图21 网站地图22/a> 网站地图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