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载导弹发射装置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阅读: 评论:0

2024年2月3日发(作者:)

机载导弹发射装置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Academic research研究与探讨投标活动各阶段所涉及的时间期限非常多,必须特别注意并严格执行。最后,对于涉密项目的招标工作,应加强招标过程的保密管理,必须与相关投标人和评标专家签订保密协议,并要求投标人在投标文件中编制保密方案并监督其是否严格执行,招标工作完成后会产生大量的文件资料,根据法律规定,这些资料的保存年限至少10年。这些资料的原始性和可靠性,是招标结束后项目顺利实施以及纠纷解决的重要依据,是招标企业和国家权益的重要保障,招标人应当妥善保管招标过程中的文件资料,存档备查。作为项目法人的军工单位应有较健全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和归档保管存放流程,有专人负责招标投标资料的收集归档工作。收集工作中,首先要明确招标项目归档的内容,包招标文件投标文件中标通知书合同等,确保档案资料的齐全完整。其次,要注重招标投标档案的原始性。所有归档资料涉及人员签名的地方,必须是原始手写件,设计印章的地方,也必须是原始印章件。记录的原始性是档案管理的生命,也是档案区别于资料的重要依据参考。近年来,国防科工局不断加强军工项目特别是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政府监管,强化项目的审计监督,有力促进了军工项目管理水平的提高。近年,国防科工局又出台了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并重点加强了对军工科研项目的监管,在全行业内旨在通过一系列的清理整顿检查,查找军工科研项目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着力提高军工科研项目的管理水平。要深化项目法人责任制。项目法人责任制是要求项目法人对项目实行全过程负责的一种项目管理制度。军工投资项目实行项目法人责理依法执行,如果军工投资项目的招投标过程中出现问题,项目法人要承担相应的责任,这样能够保证招标方的领导重视招投标的依法组织和落实,加强对招投标的直接主管人员的管理,确保招投标过程的公开、公正、公平。结论招投标对实现军工投资项目的科学实施起着重要作用,但军工投资项目的招投标还不像建设工程的招投标一样成熟,需要军工投资项目的管理部门和实施单位提高对招投标作用的认识,加强研究和管理,通过组织公开、公正、公平的招投标,军工投资项目的科学实施。参考文献侯泽涯论公路工程招投标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 现代商贸工业李洁 建筑工程承包商的投标策略 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江伟,黄文杰博弈论在工程招投标中的应用分析 工业技术经济毋潇轩,浅谈招投标与合同签订 山西科技(作者单位:中国兵器北方华安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开展了军工科研项目专项检查活动,来确保军工投资经费的合理使用和括委托代理协议保密协议(如适用)、 任制,可以做到责权明确、科学管机载导弹发射装置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卢永祥摘要:机载导弹发射装置与飞机或挂架刚性连接,用来悬挂、发射或投放机载导弹的专用装置,是机载武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飞机、导弹一起,构成了先进飞机军械系统,成为现代空战的主要武器之一。关键词:导弹发射装置 研究现状 发展趋势引言

随着战争理念的更新发展,新一代战机更强调隐身、远距(超远距)攻击、超音速巡航及超音速机动等能力的要求,在飞机发展的同时各种超音速和极速导弹应运而生,如美国研制的X-51高超音速巡航导弹飞行速度可达5倍音速。为适应载机和导弹快速发展的需求,机载导弹发射装置(以下简称发射装置)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多种新型机载导弹发射装置不断涌现,其研制和开发工作一直受到世界各国空军的高度重视。本文拟从发展历史、现状研究和发展趋势等方面对发射装置进行详细论述。1.机载导弹发射装置发展历史从发射方式上看,目前世界各国普遍使用的发射装置有导轨式、弹射式和旋转式三种。1.1 导轨式发射装置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随着现代意义上的第一代空空导弹的出现,与之配套的发射装置也相继问世。因当时的导弹质量轻、外形小,故与其配套的发射装置多为导轨式发射装置。导轨式发射装置有一条或一组引导导弹滑行的轨道,分长轨单轨型、长轨多轨型和短轨多轨型三种。其中长轨单轨型主要用于发射中型导弹,发射时导弹的前后滑块顺序离轨,存在“导弹头部下沉”现象;长轨多轨62

中国军转民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研究与探讨Academic research型一般适用于装载和发射多枚小型导弹;短轨多轨型一般用于发射中型或较大型导弹。其主要特征是在导弹发射离轨时赋予导弹一定的初速度和限定的初始航向,确保载机安全和导弹发射的参数要求。导轨式发射装置结构简单、技术成熟,多用于近、中距拦射和格斗导弹,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多个系列,但近段时间以来,各国大都将弹射投放技术列入优先发展的目标,对导轨式发射技术缺乏深入的研究,随着载机超音速机动能力的形成,使得导轨式发射技术在高速、大机动格斗发射时的可靠性及发射动力学等方面的问题凸现出来。1.2 弹射式发射装置20世纪60年代后期,为避免导弹发射时的尾喷流引起载机发动机熄火停车,弹射式发射装置应运而生。这种发射装置适用于“半埋”或“全埋”式挂载的导弹,导弹离机后能迅速摆脱载机干扰流场的影响。弹射式发射装置采用机外保形(半埋,AMELT)和机内弹舱(全埋,CER)挂载导弹,可实现飞机和导弹的最佳“融合”,最大限度地减少气动阻力和雷达波反射面积,具有优良的低阻和隐身特性,已成为现代先进战机的挂弹主选方案。但此种方案,除精心设计保形凹槽式弹舱和机内弹舱外,还必须有先进的弹射发射技术与之匹配,以确保导弹发射时的安全和合格的分离。国外已成功应用的弹射式发射装置,有美国的LAU-142/A和Nu-LAU 120系列,俄罗斯的AKY-470、AKY-58和AKY-170系列等。1.3 旋转式发射装置旋转式发射装置始于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是为适应轰炸机高密度悬挂而研制的,内埋式武器挂装方式的一种,它具有装填密度高、成本低,导弹发射时气动干扰小,对载机飞行性能影响小等多个优点,是一种较为先进的内埋式挂载方式。如美国的B-52G/H、B-1B、俄罗斯的图-95均采用旋转发射装置。2.国内机载导弹发射装置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与美国、欧洲以及俄罗斯等军事强国相比,我国的发射装置研究较晚,在技术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下面主要针对发射装置在使用、维护中出现的通用化、烧蚀及能源三个比较典型的问题进行介绍。2.1 通用化程度低国内导弹、发射装置在通用化方面研究较晚,标准主要有GJB1C-2006《机载悬挂物和悬挂装置接合部位的通用设计准则》和GJB1188A《飞机/悬挂物电气连接系统接口要求》,由于标准对接口要求不完善,加之国内现役导弹、发射装置在设计时参照的原型不同,使得机械、电气接口各不相同,据统计目前国内使用的10种发射装置仅1种可用于一种机型的两个状态,其余9种均是“一架一机”、“一架一弹”,基本不具备通用化。

2.2 烧蚀问题烧蚀问题是所有导轨式发射装置都存在的问题。为减轻重量大部分导轨式发射装置采用高强度硬铝合金加工而成,导轨表面采用特种阳极化处理。导弹发射时,导弹发动机复合推进剂燃烧产生的高温、高速燃气流,在烧蚀发射装置导轨的同时,燃烧的熔渣强烈粘附在导轨表面,一方面清理工作增加了飞机的再次出动准备时间降低了作战效能;另一方面被烧蚀的发射装置导轨表面的抗腐蚀能力会急剧下降,在沿海湿热、盐雾等环境下极易被腐蚀,导致发射装置系统性能恶化、卡咬、寿命缩短甚至失效等问题。2.3 弹射能源问题国内现有的弹射式发射装置大都采用燃爆弹或清洁能源为动力源。采用燃爆弹为弹射动力源的发射装置,每次工作后,需对产品的燃气管路进行清洗,防止燃气残渣堆积,堵塞管路、腐蚀产品,给部队的正常使用维护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和工作量,同时因燃爆管路结构复杂,易造成装配一手工作不到位而影响产品的正常工作。采用清洁能源为弹射动力的发射装置,虽不存在以上问题,但每次工作后均需为产品补充气体,在充气的瞬间由于气体发热易造成假压力,待温度稳定后压力下降,需反复补充气体。为解决上述不足,国外弹射式发射装置配备了机载气压动力源系统PPS(Pneumatic Power

Source),该系统通过实时检测气源系统的压力值,按需自动给多个气动投放装置气瓶充气。3.国外机载导弹发射装置的发展趋势随着军事技术的发展,国外战术、战略飞机朝着高机动性和敏捷性、超音速巡航、隐身和提高攻击能力、强化综合作战效能等方向发展;航空武器则朝着三多(多种武器、多种攻击方式和多目标攻击能力)、三全(全天候、全方向、全高度)、三超(超音速发射、超视距打击、超音速巡航)和灵巧化、微型化、信息化、智能化等方向发展。传统的发射装置已经不能完全满足飞机平台和武器发展的需求,为适应上述飞机和武器的发展,以美、欧为代表的西方军事强国的发射装置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的技术需求:一是随着空空、空地导弹的小型化设计,临近空间、空天飞行器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导弹重量涵盖几公斤~几十吨,对发射装置的发展提出了小型化、高度集成及大承载能力的技术需求。二是随着飞机高机动性、敏捷性、超音速巡航、隐身等技术发展的需要,导弹由传统外部挂载向保形、舱内挂载及隐身挂载方向发展,要求发射装置需适应舱内狭小空间内挂装、维护、发射及外挂隐身的需要,对发射装置发展提出了使用自动化、少维护甚至免维护、大行程弹射、外形隐身、结构保形的技术需求。三是为提高飞机的载弹和多目标攻击能力,充分利用有限的飞机挂点实现挂载数量的最大化,对发射装置提出了复式挂载、高密度挂载和多功能组合的技术需求。四是为保证超音速飞行条件下舱内导弹发射时与载机的安全分离,同时满足导弹发射时的有效性(精度),中国军转民

63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Academic research研究与探讨在发射方式上,对发射装置提出了外伸式发射分离、大行程弹射分离、全约束发射分离以及可控轨迹分离的技术需求。五是为提高发射装置与多种武器的适应性,提高飞机综合作战效能,对导弹发射装置提出了通用化、模块化、智能化等的技术需求。六是为提高发射装置的使用维护性、降低综合保障成本,对弹射式发射装置提出了弹射能源自主补充的技术需求。4.国内机载导弹发射装置发展建议针对当前国内发射装置存在接口不统一,通用性、互换性差等主要问题,建议国内发射装置以 “三化”为牵引,结合隐身、清洁能源、高密度悬挂、小型化等技术发展要求,综合考虑飞机平台和导弹发展需求,对国内发射装置的发展提出如下建议:4.1 发展“一架多弹”、“一架多机”的通用化发射装置,提升飞机作战效能。发射装置通用化后,可以实现发射装置的“一架多弹”、“一架多机”的通用化目标,在提升飞机作战效能的同时,还可带来如下好处:

1.降低导弹武器系统的研制经费,缩短研制周期;2.降低采购和维护费用,改善综合保障能力;3.有利于导弹发射装置的标准化、系列化设计。4.2 发展保形弹射式发射装置,实现导弹和载机的最佳“融合”。外挂型武器装置对载机的飞行性能损失严重,保形外挂是使作战飞机在外挂武器后减小飞行阻力、基本保持气动性能和操作品质的一种外挂形式。按保形程度可分为:半保形(或半埋)悬挂、全保形(或全埋)悬挂和将武器、外挂及飞机融为一体的超保形悬挂三种。前两种已普遍应用到新一代高性能作战飞机,后一种仍在研制中。4.3 发展高密度内挂条件下的新型弹射式和外伸式发射装置,提高载机战斗力。高密度内挂技术是为适应新出现的隐身战斗机和轰炸机大量内挂武器要求而开发的先进悬挂技术。采用高密度内挂技术的飞机,武器发射时会受到从舱门进入的不稳定气流的剧烈影响,需采用向下旋转弹射力可调的多弹挂架或姿态可控制的外伸式弹射挂架。4.4 发展新型全向攻击发射装置,实现真正意义的全向攻击。现代空战不仅要求飞机能追尾、迎头、侧向攻击目标,还要求后向攻击目标。传统的以离轴发射为基础的全向攻击,要求攻击时目标必须处于本机前方,而越肩发射后向攻击和后向发射后向攻击技术的出现使载机摆脱了这种限制,实现真正意义的全向攻击。越肩发射后向攻击技术是利用载机的火控系统控制导弹攻击尾后敌机的一种新型攻击方式,导弹向前发射后依靠导弹自身性能实现后向攻击;后向发射后向攻击技术则是直接将导弹后向发射,攻击后方敌机,具有很强的灵活性,此发射方式降低了对载机和导弹的要求,但对发射装置要求较高,目前仅旋转式发射装置可实现此项功能。4.5 发展随动发射装置,增加制导武器的视角。武装直升机是夺取并控制低空超低空权的重要武器,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日益显著,为进一步提升直升机的战斗力,加大直升机航空武器的初始瞄准和跟踪范围,可改变俯仰和偏航较大的发射装置相继出现,这种装置不仅可满足武器初始悬挂精度要求,还可在飞行过程中增加制导武器的视角,扩大跟踪和攻击范围,这种发射装置也称为智能发射装置。4.6 发展滑弹一体式发射装置,提高发射装置的战术机动性和使用灵活性。为提高飞机综合作战性能,提高发射装置的战术机动性和使用灵活性,提高导弹系统的装机互换性和使用通用性,许多国家正在研制和发展一种滑弹一体式发射装置,该装置同时具备弹射式和导轨式两种发射装置的功能。4.7 发展即插即用发射装置,实现武器系统快速集成。即插即用武器集成是一种全新的武器系统集成概念,是指通过建立开放式的系统构型、软件框架,制定通用化、标准化的系统互连接口,提高悬挂物管理系统与武器之间的互换性和通用性,实现由设计时段(以年计)武器集成转变为应用时段(以周计)武器集成。采用即插即用武器集成已经成为未来机载武器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对于提高武器构建性、复用性和互换性,提高武器集成的效率,提高飞机平台和武器的网络化作战能力都有着重大的意义。5.结论通过本文阐述可知国内机载装置的研究在很多方面与国外,特别是以美、欧以及俄罗斯为代表的传统军事强国相比还有很多不足,应认真分析和借鉴这些国家在相关领域取得的成果,以期逐步提高我国发射装置在通用化、小型化、模块化、智能化以及与载机融合集成化等方面的研究能力。参考文献[1]王旭峰, 即插即用武器集成及其相关标准体系初探[J],《航空标准化与质量》,2009年

[2]张聚恩,新航空概论[M],航空工业出版社,2010年

[3]何 南,四代机+极速巡航导弹:俄印联手称霸[J]. 世界报, 2010,03,17(作者:空装西安局某军事代表室 卢永祥 长期从事导弹发射装置的质量监督工作,对导弹发射装置的研究方向及发展趋势有一定的研究。)64

中国军转民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机载导弹发射装置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本文发布于:2024-02-03 14:06:1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4u4v.net/it/17069403785057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发射装置   导弹   发射   武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网站地图1 网站地图2 网站地图3 网站地图4 网站地图5 网站地图6 网站地图7 网站地图8 网站地图9 网站地图10 网站地图11 网站地图12 网站地图13 网站地图14 网站地图15 网站地图16 网站地图17 网站地图18 网站地图19 网站地图20 网站地图21 网站地图22/a> 网站地图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