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政治文化

阅读: 评论:0

2024年2月3日发(作者:)

美国的政治文化

1、美国政党的产生和发展:

美国1776年建国,1787年制订了宪法,早在美国建立之前的北美大陆其实就已存在着主张不同的派系,主要的有:保皇党(主张接受英国女王的统治)和维新革命党(建立独立的国家,脱离英国的殖民统治),称他们为“党”其实是不合适的,只能算作意见不同的派系,随着独立战争的胜利,保皇党自然销声匿迹。美国建国之初,由于统治的需要和政治的发展,原来的维新革命派分裂为了两派:保守派和激进派,保守派又称为联邦主义派,以汉密尔顿为首,他们代表的是新英格兰各州金融和商业资产阶级的利益,主张中央集权、联邦至上;激进派又称作反联邦主义派,以杰斐逊为首,他们代表南方大农场主和北方中等资产阶级利益,强调地方分权,州权至上。华盛顿统治时期保守派占据上峰,1800年,杰斐逊当选为美国总统,他领导的激进派也更名为民主共和党,并展开了长达20多年的民主共和党的统治时期,原来由国会两院推举总统也转变为民主共和党自行推举总统,依照宪法,国会最终放弃了本不属于自己的总统推举权,政党推举总统的制度旋即产生并得以延续至今。1824年的总统选举,由于民主共和党内的意见分歧和对去权力的争夺,竟产生了四名总统候选人:亚当斯、克莱、克劳福、杰克逊。由于选举票数的分散,没有一人获得当选总统的合法票数,正当提交国会进行裁决的时候,亚当斯和克莱选择了合作,致使原本84票的亚当斯当选总统,而获99票的杰克逊落选。之后,亚当斯和克莱联合组成了国家共和党,1834年更名为辉格党。而失利的杰克逊派则组成了民主党,并于1828年获胜,杰克逊当选为总统。 由于对奴隶制存废问题的争论,拥护奴隶制的民主党人和少数辉格党人组成了民主党;主张废除奴隶制的辉格党人、民主党人和自由土地党联合建立了新党——共和党。1861年由共和党推举选出的总统候选人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从此开始了两党轮流执政的历史。

2、两党制形成的原因:

1. 人民对政治问题的两种倾向(部分的源自英国的辉格党和托利党)

2. 选举制度,包括国会议员和总统的选举,采用单数选举区制,一个选区选举一个议员极为困难,所以第三党极难成长壮大,这是两党制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3. 国会资深议员出任委员会主席制度,即便他们不满党内政策,但也不愿脱离与党派的关系而导致其党的地位中断

4. 心理因素(人民的心里选择) 社会因素(多民族、利益冲突复杂)宪政因素

(总统选举、总统职位的性质)

3、政党的特点:

1.重视现实而不重视主义,美国政党要做的是如何获取多数选票并赢得总统大选,为了获得多数选票,就必须考虑选民的现实需要,如:增加就业、减少税负、提高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障等等,而不是空口的美好承诺。

2.党的地方组织强于中央,全国代表大会和全国委员会只有在选举年才会有更多的事务要处理,平常不具有太多的政治活跃性,相对来说两党的地方组织则更具有现实重要性,要处理日常的政党事务和政党的地区事务。

3.党的各级组织无指挥体系(独立的处理本地区的事务,很少的受到上级部门的过多指挥)

4.缺少固定的全国领袖(美国政党的领袖为其总统候选人或者卸任总统,英国的领袖在未改选之前依旧担任领袖)

5.美国没有反对党的观念;英国有多数派和少数派,其少数派具有美国无法比拟的重要性,多数派组阁称之为“陛下的政府”,少数派称作“陛下的反对党”,其意见和批评不亚于政府的行为。

6.大党平庸、小党偏激;大党强调四平八稳,平庸中道,小党则具有理想主义的特性。

4、第三党和边翼党

两党制是美国政党制度一个很显著的特点。两党制并不是说美国只存在着两个政党,从建国至今,美国一直存在着许许多多的小党。在历史上曾先后有四五十个小党参加过大选,但至今没有取胜的记录,因而不能赢得政权。1952年提出候选人的党达12个之多,足以证明小党的存在和其活跃程度,美国学者将小党称之为第三党。作为一个活跃的群体,第三党与两大党之间存在的明显分歧主要有两个方面:1、大党超脱局部代表整个社会,小党则为单独主义党(废奴、禁酒。。)2、大党以代表全国自命,小党代表地方(州权党、1984年的南方民主党。。。)

众多小党难以开启白宫之门,其原因主要有三点:1、小党难以长久存在,充当两大党的竞争对手;2、独特的选举制度是小党难以逾越的障碍;3、庞大的竞选经费使小党对总统竞选望而却步。

美国第三党虽然不曾取得胜利,但他们并不缺乏政治力量,他们在美国政治生活中的实际作用不容小觑。小党提出的新的、合理的建议通常被两个大党借鉴和采纳。

5、两党的组织机构

共和党和民主党的组织机构,除某些细节外大体上是相同的。两党都没有固定的政纲,党员也不固定,凡在选举中投票选举某党候选人的就算是该党的党员。党员是临时的,很多党员经常变换党籍,不仅普通党员如此,就是某些著名的领导人也是。这与中国的政党组织情况迥然不同。

1、两党的全国机构

两党的全国最高权力机构是全国代表大会和全国委员会,它们的主要职能是组织总统的选举。

全国代表大会每四年召开一次,一般在大选年的7—8月举行。大会的主要目的是推选本党的总统和副总统候选人,通过党纲。

两党的全国委员会是两党的常设最高机构。全国委员会的职权是筹备全国代表大会,主持和组织总统竞选,提出联邦和各州选举人的候选人,筹集竞选经费,调解党内纠纷。两党的全国委员会设有主席、副主席、秘书、特别法律顾问等。全国委员会主席负责主持和组织总统竞选活动。全国委员会主席不是党的领袖,执政党的全国领袖是总统,在野党的全国领袖是在竞选中失败的总统候选人或卸任总统。此外,全国委员会还下设其他机构。

2、国会的两党组织

政党是国会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两院的机构也是按政党组建。国会两院的两党都是独立的,各自选举本党的领袖、设立本党的机构。两党在国会两院中都

有组织来指导和组织国会的立法活动、人事任命、主持两院议员的竞选活动。两院党的领袖是国会中最关键的人物。他们的任务是对本党议员施加影响,在督导员的协助下,及时了解本党议员的情况,督促他们遵守党纪,出席重要议案的讨论会,按照党的旨意投票。

两党在国会的机构有党团会议和政党委员会。

(1)党团会议。党团会议是两党在国会参、众两院中分别召集全体党员举行的秘密会议,推选两院党的领袖,讨论本党对重要议案的政策和策略。

(2)政党委员会中主要介绍竞选委员会。竞选委员会是两党为了两院议员的竞选活动而设立的,其主要任务是向本党议员候选人提供竞选经费,帮助他们进行竞选活动。

国会的两党机构没有独立的政党纲领,执政党以总统的纲领为其纲领,而在野党则很难形成一致的纲领。

3、各州党机构

(1)州党代表大会。各州党代表大会每两年召开一次,大会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本州的党纲,大会每四年还要选出参加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由他们推选总统候选人。

(2)州中央委员会。州中央委员会是本州党的领导机构,主要职责是筹集资金,主持州的竞选活动。州中央委员会有相当大的独立地位,全国委员会不能对它直接下达命令,只能通过分配经费等手段对其施加影响。两党在各州的真正领袖通常是州长或有影响的参议员。

6、两大政党对美国政治的控制

美国的宪法虽然没有对政党的地位做任何规定,但实际上美国垄断资产阶级通过这两大政党控制了整个国家政权机构,操纵全国的政治生活。而美国的两大政党又通过对各类选举的操纵与控制,达到控制美国政治的目的。

1、垄断总统选举,控制联邦政府。美国总统是国家元首、行政首脑,是国家权力的中心和象征。控制了总统就等于控制了美国政治生活的最重要部分,所以两大党都尽全力操纵和控制总统选举,以便争取得到美国权力的中心。在政党取得总统的职位以后,通过组织政府和制定内外政策实现执政党的战略决策,最终实现控制美国政治的目的。

2、竞争国会选举,共同控制国会。美国国会参众议员的选举,是两大党争夺的重要目标,争取在参众两院得到多数席位是两党控制议员竞选的目的。在国会两院,两大党共同控制着国家的立法工作。两大党还分别通过国会中的两党组织机构,协调党员的看法,实现本当的立法意图。

3、无法超越党派的最高法院。联邦最高法院行使国家司法大权,虽然形式上美国实行司法独立,但实际上,联邦最高法院及其法官无法超越政党的界限。总统在任命法官时,不仅选择与本人政党相同的人选,而且还选择与本人政见相同的人选。这样,上任的法官在政党和政见上都与总统相同,法官身上深深地打上了政党的烙印。

7、两党的异同

美国两大党都是美国垄断财团的代表,所以两党并没有根本的分歧,除在选举时以外,两党几乎没有明确的界限,甚至连党纲也大同小异。两党所代表的都是资产阶级的利益,所起用的人选、所执行的内外政策都代表资产阶级的要求,其实质是保证资产阶级的统治。两大党都信奉分权制衡、自由竞争、私有制等治国的基本原则。两大党在根本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上意见一致,两党都全力保证执行宪法民主的原则和自由企业的根本经济制度。由此可见,美国虽实行两党制,两大党轮流执政,由于代表的阶级利益相同,统治国家的目的一致,所以,两党实行着相同的内外政策,在原则问题上没有分歧。

如果两党有分歧的话,也只是具体政策上的分歧。这种政策上的不同制式反映了形式的变化和资产阶级需要的变化,并不是指导原则的变化。有时两党虽然展开一些争论,但双方的意见和主张并没有本质的区别,而只是战略和方法上的分歧,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保护和扩大美国资产阶级在本国和世界的利益。同时,为了扩大美国在世界上的利益,两党政府都实行扩充军备、国民经济军事化的政策。在对外政策上,两党尤其强调“两党一致”的外交政策,以保证垄断资本主义的利益。

8、两党制存在的现实意义

两党制是美国政党制度的显著特点,在两党不存在根本分歧的情况下两党制存在的最大现实意义是一党对另一党的监督。首先,两党制产生责任政府制,因为一个政党掌权并领导政府,另一政党便执行着批评这个政府的任务;其次,美国的两党制度还是预防独裁政治的一种保障。

美国两党制的存在,使在野党担负监督执政党的职责,这种职责没有法律赋予,而是在两党制的实践中形成的。在野党甘愿承担这种职责,并且在实践中认真履行这种职责。在野党尽职尽责的对执政党进行监督,其本意是寻找本党的执政机会,但客观上起到了约束执政党的行为,防止执政党滥用权力的作用,这对完善党的自身建设、防止腐败、净化政治空气、推进民主大有裨益。

最后,还有一点需要补充。就是总统选举采用赢者全得的计票方法,即一党在一个州得到选民票的多数,哪怕只比另一党多一票,则该州全部选举人的名额都归属获胜的党。这是合法不合理的计票规则,是美国政党政治的一种表现。其最大的缺陷就是不能完全真实地代表人民的意愿,是美国民主制度的不足之处。

9、选举中的“选举人团”制度和“胜者得全票”原则

美国总统的选举分为以下几个阶段:预选、总统候选人提名、竞选活动、全国选举、选举团投票表决、当选总统就职仪式。如我们所知道的,选举分为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世界上大都数国家选择的非此即彼,而美国则不属于其中的一种,是选举制度的一个怪胎,可以称之为特殊的间接选举,即为:选举人制度。各州要先选出总统选举人,然后再对总统候选人名单进行投票,在每一个州获得选票最多的总统候选人便赢得全部选举人票。所有选举人组成选举人团(538),把票投给获得最多民众选票的总统候选人(270过半),如果候选人得票均未过半,由众议院决定,以每一州全体议员为单位投票,每一个州及特区只有一张票。各州选举人票数按各州在国会中参众两院的议员人数确定,有多少议员就有多少选举人票数。宪法规定:各州有两名参议员,众议员按各州人数确定。

案例:2000年,布什和戈尔争夺美国总统的宝座。计票后,布什在选举人票方面稍占优势,但选民票大概比戈尔少35万张,最终布什赢得大选。戈尔不服,诉讼

至最高法院,因此重新计票工作又持续了36天,其间经历了45场法庭诉讼,最后以布什获胜告终。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就是美国的选举人团制度。总统选举的选票分为两种:一种是选民票,一种为选举人票,其实这就与中国的选民选举权和人大代表选举权类似。在美国,选举人票决定谁是最后的胜利者,入主白宫,而不是选民票。

另外,美国实行“胜者得全票”制度,即某位候选人在一州只要获得相对多数票(哪怕只多一票),则该州的全部选举人票都归此人。这种制度就可能导致选民票与选举人票的不一致。例如,A州合格选民为1000万人,拥有20名议员。这1000万选民所投的票为直选票,而该州的选举人票数20。假设布什在该州获得501万的直选票,那么他就赢得了该州所有的20张选举人票,而戈尔在该州的选举人票则为0。正因如此,布什才险胜戈尔,当选美国总统。

这一原则向来受到很多非议。实行“赢家通吃”原则,似乎没有体现美国的民主政治,没有遵循“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但是它确实维护了每个人机会的平等,如果选举人团制被废除,那么候选人肯定会把精力放在人口稠密的几大都市,而忽视人口稀少的州,那么当地人的利益就可能无人问津。“民主”即少数服从多数,它只关心担任公职的人是否由多数选举产生,而忽视了少数的权益。“共和”则是一种兼容与平衡的精神,它强调所有人的权益都平等地受到保障,不同群体之应和谐共处。“胜者得全票”原则实际上体现了美国政治更侧重“共和”。

这场风波也反映出美国是一个成熟的法制国家。民主党方面要求重新计票,他们认为每一张选票都要得到尊重,强调的是实质民主;而共和党方面反对重新计票,认为这样将违反选举程序,强调的是程序民主,而联邦最高法院的判决是有利于共和党的。由此可见,美国法制化程度非常高,美国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宪政主义国家。

10、选举花费的问题

美国总统选举经费逐年攀高,1996年为7亿美元,2004年超过15亿,2008年更是突破了30亿美元的大关。搞民主选举肯定要有社会成本,但金钱数量增长太快会给美国带来各种问题,如特殊利益集团起的作用越来越大、民意遭到扭曲等。

11、低投票率的问题

美国人具有广泛参与热情,而且将投票作为自己神圣的权利,但是,自1960年以来,美国总统选举投票率平均仅达55%左右。其原因有很多,如美国在投票方面没有强制要求(新加坡、澳洲,受惩罚),选举一般安排在人们上班的星期二。

其实,除了这些客观条件的限制,我觉得这还和美国的个人主义精神和自立的观念有关。大多数的美国人认为,他们的幸福和未来取决于自己,而不是国家和政府。如果问美国人:如果一个人生活很困难,那么政府是否应该去承担救助他的责任?只有23%的美国人给予肯定回答,认为这是政府应该做的,但是在德国、英国、法国所得到的肯定回答占了50%到60%。这也是美国人“不信任政府”价值观的一种体现。

美国的政治文化

本文发布于:2024-02-03 19:46:3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4u4v.net/it/17069607915110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美国   总统   选举   政党   政治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网站地图1 网站地图2 网站地图3 网站地图4 网站地图5 网站地图6 网站地图7 网站地图8 网站地图9 网站地图10 网站地图11 网站地图12 网站地图13 网站地图14 网站地图15 网站地图16 网站地图17 网站地图18 网站地图19 网站地图20 网站地图21 网站地图22/a> 网站地图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