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技术

阅读: 评论:0

2024年2月3日发(作者:)

计算机技术

第一节 计算机系统

1.计算机的四个时代

①电子管、磁芯、磁鼓,千~万次,机器和汇编语言

②晶体管、磁芯、磁盘,十万~百万次,高级编程语言

③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半导体存储器,百万~千万次,操作系统成熟

④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万亿~百万亿次,网络时代

2.未来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①高性能②人性化③网络化④多级化⑤多媒体化⑥智能化

3.计算机分类

①处理量值:模拟、数字计算机

②适用范围:专用、通用计算机

③规模:巨、大、中、小、微计算机、单板机、单片机

④内部逻辑:复杂指令、精简指令计算机

⑤字长:8、16、32、64计算机

4.计算机特点

①计算精度高、运算速度快

②拥有逻辑判断和选择能力

③具有记忆功能

④反应速度快(纳秒级)

⑤通用性

⑥联网功能,数据传输,资源共享

5.计算机硬件设备组成:

①存储器②运算器③控制器④输入设备⑤输出设备

包括运算器+控制器。

7.计算机硬件系统由主机+外设组成,包括:

①总线②内存③处理器④输入设备⑤输出设备

8.计算机中存在数据、地址、控制三种信息,分别在其相应的总线上流动。

9.总线在计算机系统中被视为一个独立部件,由一组导线+相关的控制驱动电路组成。

10.数据总线:传输数据和程序信息,数据所包含的二进制位数为字长。

11.地址总线:专门用来传送地址,CPU→存储器为地址码,CPU→I/O接口为设备码。

12.控制总线:用来传送控制信号。

13.控制器:分析和执行指令的部件,包括:

①程序计数器(PC):存放下一条要执行的指令

②指令寄存器(IR):保存当前正在执行的一条指令

③指令译码器:负责对指令的指令码部分进行译码,产生该指令所需要的一系列微操作

④控制部件:按微操作信号控制计算机中的所有部件

⑤地址寄存器:保存当前CPU所访问的内存单元的地址

14.运算器:完成算术和逻辑运算的部件,包括:

①算数逻辑单元(ALU):主要完成算术和各种逻辑运算

②数据寄存器:存放操作数、运算结果、运算的中间结果,减少访问存储器的次数

:随机存储器

ROM:只读存储器

Cache:高速缓存

16.存储器=内存+外存

①内存:短暂存储程序和数据,关闭电源/断电,数据丢失,量小、速快、价高

②外存:量大、速慢、价低。

17.输入设备:输入程序和数据

输出设备:输出数据

18.软件系统:系统软件、支撑软件、应用软件

①系统软件:控制和协调计算机和外部设备工作的软件,常指操作系统。

②支撑软件:又称软件开发环境,支撑各种软件的开发和维护

③应用软件:使用各种程序设计语言编制应用程序,分为通用、专用应用软件。

19.系统软件和支撑软件统称系统软件。

20.操作系统的功能: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系统内各种硬件和软件资源。

21.现代操作系统的特点:①并发性②共享性③随机性

22.引入操作系统的目的:最大限度的提高计算机系统资源的使用效率和方便用户使用计算机。

23.操作系统分类:

①用户数目:

单用户:MS、DOS、OS/2、WINDOWS2000/XP

多用户:UNIX、Xenix

②同时执行任务数目:

单任务:早期的MS、DOS

多任务:UNIX、WINDOWSXP

③硬件和结构配置:

单机配置:多媒体系统、大/小微型机操作系统

多机配置:网络操作系统、分布式系统

④操作系统的功能、使用环境、作业处理方式:

批处理系统(MVX)、分时系统(UNIX、Xenix、Linux)、实时系统(iEMX、VRTX)

24.批处理操作系统:按照预先写好的作业说明书控制作业的执行,执行作业时无需人为干预,不允许用户和作业交互。

25.批处理操作系统的缺点:程序出现错误,用户不能及时加以控制,只能由操作系统输出信息,再由操作员通知用户修改程序,再次提交给系统重新装入运行(程序错误→输出信息→修改程序→重新运行)。

26. 批处理操作系统包括:单道批处理系统、多道批处理系统

①单道批处理系统:一批作业能自动、顺序的进行(宏观串行)

②多道批处理系统:各个作业可以同时使用各自所需的外部设备(宏观上并行),轮流的在中央处理机上运行(微观上串行)。

27.分时操作系统(又称交互式操作系统)的特点:

①同时性(系统主要特点):若干用户同时使用计算机,微观上是各用户轮流使用计算机,宏观上是各用户同时工作。

②交互性:用户可根据系统对请求的影响结果,进一步向系统发出新的请求。

③独立性:用户间可相互独立操作,互不干涉、互不影响。

28.分时处理系统的性能指标:及时对用户的输入作出响应。

29.实时操作系统:收到信号及时处理,严格在规定的时间内结束

处理,再输出反馈信号,一般是一种专用系统,为专门的应用而设计。

30. 实时操作系统的目标:

(1)设计目标

①对外部请求在严格时间范围内作出响应

②有高可靠性和安全性

(2)追求目标:实现实时响应及处理的能力和高可靠性。

31.衡量操作性能的指标:

①系统的RAS(RAS是可靠性、可维护性、可用性三者的简称)

②系统的吞吐率③系统的响应时间

④系统资源利用率⑤可移植性

32.网络操作系统的目标:实现相互通信及资源共享。

33.网络操作系统的功能:

①高效、可靠的网络通信②对网络中共享资源的有效管理

③提供电子邮件、文件传输、远程登录等服务

④网络安全管理⑤提供交互操作能力

34.分布式操作系统特征:

①统一性:统一的操作过程

②共享性:资源实现进一步共享

③透明性:网络资源调度对用户透明

④自治性:多个主机处于平等地位

35.网络、分布式操作系统的区别:

①分布式具有各个计算机相互通讯、无主从关系,网络有主从关系②分布式系统为所有用户资源共享,网络为有限制资源共享

③分布式系统中若干个计算机可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一项任务

36.单用户操作系统特点

针对个人计算机,目标是界面友好,使用方便,效率不必很高

37.嵌入式操作系统特点:微小、实时、专业、可靠、易裁剪

38.计算机语言的分类

①机器语言(第一代计算机语言):

0,1,直接面向机器,运算效率最高,但编制和修改困难

②汇编语言(第二代计算机语言):

易于理解和读懂、纠错及维护,但是需要专门的汇编程序翻译成计算机语言才能被计算机识别,移植性不好,但效率高;

针对计算机特定硬件编制的汇编语言程序,能比较充分的发挥计算机硬件功能和特长,精练且质量高,至今仍在使用的软件开发工具③高级语言(第三代计算机语言)

例;JAVA、BASIC、VC、C++

接近数学语言/人的语言,直观、易于理解、通用性强、编写和修改原程序容易,广泛应用,需要高级语言编译程序翻译成计算机语言才能被识别。

④面向问题的语言(第四代计算机语言,代表SQL)

SQL语言结构简洁、功能强大、简单易学、广泛应用

⑤第五代计算机语言

人工智能

39.语言处理程序是翻译程序的统称,包括:汇编、编译解释程序

①汇编程序:汇编语言编写的程序(源程序)翻译成机器语言程序(目标程序),汇编

②编译程序: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源程序)翻译成机器语言程序(目标程序),编译

③解释程序:边扫描边翻译边执行的翻译程序,解释执行的是高级语言程序,不形成目标程序,语言不同使用的编译/解释程序也不同

40.常用编程语言:

①FORTRAN:编写科学、工程计算软件

②LISP:编写人工智能、专家系统程序

③Pascal:编写教学程序,是以学生学习编程思想

④BASIC:编写一般实用程序

⑤VB:可视化程序设计语言

⑥C:功能丰富、表达能力强、应用面广、目标程序效率高、可移植性好的程序设计语言

⑦C++: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

⑧JAVA:最有活力、发展最快、最具网络优势的编程语言

41.数据库特点:

①数据结构化②共享性高③独立性强④冗余度低⑤易扩充

42.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属于应用软件。

43.A/D:模数转换

D/A:数模转换

CAD:计算机辅助设计

CAM:计算机辅助制造

44.各数/进制特点:

①十进制:0~9,基数为10,逢十进一

②二进制:0,1,基数为2,逢二进一

③八进制:0~7,基数为8,逢八进一

④十六进制:0~9,A~F(10~15),基数为16,逢十六进一

45.数值之间的转换:

①十进制→二进制:整数部分除2取余,小数部分乘2取整

②二进制→十进制:各位数上的数字与它的位权相乘的积之和

(1011.11)2=(1×23+1×22+1×2+1×20+1×2-1+1×2-2)=(13.75)10

③八进制→二进制:以小数点为界,向左/向右的每一位八进制数用三位二进制数取代,不足三位补零

④二进制→八进制:以小数点为界,向左/向右的每三位二进制数用相应的以为八进制数代替

(714.431)8=(111 001 100 . 100 011 001)2

(111 001 100 .100 011 001)2=(714.431)8

⑤十六进制→二进制:以小数点为界,向左/向右的每一位十六进制数用四位二进制数取代,不足四位补零

⑥二进制→十六进制:以小数点为界,向左/向右的每四位二进制数用相应的以为十六进制数代替

(1AC0.6D)16=(0001 1010 1100 0000 . 0110 1101)2

(0001 1010 1100 0000 . 0110 1101)2=(1AC0.6D)16

46.二进制的特点:

①技术上容易实现②运算规则简单③方便逻辑预算

④机器可靠性高⑤通用性强

47.二进制数算术运算规则

①加法:0+0=0,1+0=1,0+1=1,1+1=10

②减法:0-0=0,1-0=0,1-1=0,10-1=1

③乘法:0×0=0,0×1=0,1×0=0,1×1=1

④除法:0÷1=0,1÷1=1

48.二进制数的逻辑运算(不存在进、退位)

①与运算“·”:0·0=0,1·0=0,0·1=0,1·1=1

②或运算“+”:0+0=0,1+0=0,0+1=0,1+1=1

③非运算“—”:非0=1,非1=0

④异或运算“⊕”:0⊕0=0,0⊕1=1,1⊕0=1,1⊕1=0

49.机器数的整数表示:

(1)无符号整数:例8位对应十进制数00000000~11111111,

即0~255

(2)有符号整数:0为“+”,1为“-”。

①原码:机器数的最简单表示方法

0为“+”,1为“-”,其他位为数的绝对值

②反码:正数的反码=原码

负数的反码=除符号位外其他按位求反(0→1,1→0)

③补码:正数的补码=原码

负数的补码=其反码在最低位+1

X1=+1100110,则[X1]原=[X1]反=[X1]补=01100110

X2=-1100110,则[X2]原=11100110,[X2]反=10011001

[X2]补=[X2]反+1=10011001+1=10011010

④BCD码:8421BCD码

9761=(1001 0111 0110 0001)8421BCD

50.浮点数的组成:表示为纯小数×乘幂

二进制数N=2j×s(s为纯小数)

阶符(j的符号)-阶码(j)-数符(N的符号)-尾数(s)

尾数的第一位不能为零

1010.01=2100×(0.101001)(缩小,阶码为+)

-0.00011001=2-011×(-0.11001)(扩大,阶码为-)

51.7位版本的ASCII码:

①128个元素,用7个2进制位,共有27个编码

②一个字节的最高位存0

③数码数值范围(00000000~01111111)2、(0~7F)16、

(0~127)10

码特点:

①A~Z的ASCII码:

2进制:01000001~01011010

16进制:41H~5AH

10进制:65~90

②a~z的ASCII码:

2进制:01100001~01111010

16进制:61H~7AH

10进制:97~122

③0~9的ASCII码:

2进制:00110000~00111001

16进制:30H~39H

10进制:48~57

④常用ASCII的大小规则:0~9<A~Z<a~z

53.汉字编码包括:

①汉字输入码②汉字内部码③汉字交换码④汉字字形码

54.汉字输入码(外码)包括:

①流水码②拼音类输入法③拼形类输入法④音形结合类输入法

55.汉字内部码(汉字机内码/汉字内码):

①一个汉字的内码用2个字节表示

②为了和西文符号区别,两个字节的最高位均置1

56.汉字交换码(国标码):

①每个汉字用2个字节表示

②每个字节仅用低7位,最高位为0

③国标码+1=内码

57.汉字字形码(输出码):汉子点阵:m×n个点

58.多媒体的关键特性:①集成性②交互性③多样性

59.图像/像素的颜色深度:图像的颜色用多少位二进制数表示

60.由于视频和音频数据量大,同时传输速度要求高,所以多媒体信息必须进行实时的压缩和解压缩。

61.多媒体的编码和压缩标准:

(1)JPEG(静态图像压缩标准):

①主要针对静止图像、无损和有损两种压缩编码方案

②应用于CD-ROM与彩色图像

③单色压缩比:10:1;彩色压缩比15:1

(2)MPEG(数字电视标准/动态图像压缩标准):

①针对CD-ROM式有线电视传播的全动态影像

②包括MPEG-Video、MPEG-Audio、MPEG-System

③严格规定了分辨率、数据传输速率、格式

④平均压缩比50:1

⑤MPEG-1传输速率为1.5Mbps=1.5Mb/s

⑥MPEG-System处理音频和视频的复合和同步

(3)H.261:

①关于CCITT关于视像和声音的双向传输标准,又称P×64标准

②P×64表示P×64Kbps,P=1~30,以64的整倍数作为传输速率:P=1/P=2用于可视电话;

P≥6用于电视会议

62.声音数字化:

声音→模拟音频(麦克、电路)→数字音频(采样、模数转换、编码)

63.数字化声音还原:

数字音频(编码)→模拟音频(数模转换、软件、电路)→声音(喇叭)

64.声频卡:

①采样频率:44.1khz/48khz/更高

②二进制编码直接影响还原声音的质量

③种类:8/16/32位

④采样值的编码越高,声音的还原质量越好

⑤关键技术:数字音频、音乐合成、MIDI、音效

65.位bit是最小的存储单位,字节B是存储器的基本单位

66.一个字=2bit

16位机:采用16位的字运算,双字是2个字

32位机:采用32位的双字运算,四字是2个双字

67.机器的字长是计算机的硬性指标,指同时传输和运算的二进制位数

68.1B=8bit

69.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数据,影响计算机的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程序代码。

70.计算机病毒的特征:

①非授权性②传染性③寄生性④潜伏性

⑤破坏性⑥占系统资源⑦可触发性

71.计算机病毒的分类:

①引导区型病毒:感染启动盘的引导区,先于操作系统加载

②文件型病毒:传染的主要对象是com、exe文件

③混合型病毒:具有引导型和文件型病毒寄生方式的病毒

④宏病毒:寄存在文档/模板的宏中的病毒

⑤特洛伊木马病毒:可以实现远程控制的病毒

⑥时间和逻辑炸弹:满足条件时破坏数据和应用程序的病毒

⑦蠕虫病毒:利用互联网缺点,自动进入网络中的各个计算机,并迅速的复制自己,以使网络拥堵和瘫痪

72.计算机病毒的防治:(进入:一切计算机输入口)

①不使用盗版软件

②注意对互联网的防范(安装网络实时监控杀毒软件)

③注意U盘、软盘的应用(写保护)

④消除计算机病毒(“药”滞后于“病”→以防为主,以治为辅)

73.信息不安全的因素:

①操作错误②供电不正常③硬件失效④计算机病毒

74.传统加密技术:

①替换密码:密码字母替换明文字母

②换位密码:明文字母保持相同,但顺序打乱

75.现代加密技术:

①对称加密技术:使用的密钥只有一个

②密钥加密技术:公共密钥产生2个相关密钥,一个私下保存,一个放于公共区,公开密钥加密,私存密钥解密

③数字签名:双重加密,发送者不能对签名抵赖、接收者不能对发送者签名伪造,实现防伪、防赖

76.信息化技术的主要支柱:①计算机技术②通信技术③网络技术

s操作系统的管理功能:

①进程与处理机管理②存储管理

③文件管理④设备管理⑤作业管理

78.操作系统中,进程管理的主要目的:提高CPU的利用率

79. 进程与处理机管理中,进程的基本特征:

①动态性②并发性③独立性④异步性

80. 进程与处理机管理中,线程的作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系统吞吐量,减少并发执行时付出的时间开销

81. 进程与处理机管理中,线程的属性:

①相对速度快,线程除了能保证独立运行的资源,基本不拥有资源;进程是资源分配的单位,有自己的资源

②共享进程资源③可并发执行

④线程比进程更小的能独立进行的基本单位,创建和调度更为方便82.操作系统的存储管理技术:

①分段存储管理

特点:用户自己划分,数据共享及段大小不同

②分页存储管理

特点:系统划分,数据不共享及大小不同

③分段分页存储管理

特点:具有分段和分页存储管理的优点避免了两者的缺点

④虚拟存储:内存和外存结合使用,得到一个容量很大的“内存”,实现存储扩充

83.设备管理的任务:

①方便对设备(计算机系统中的所有外部设备)进行操作

②提高设备的使用率并提高整个系统的运行速度

84.常用设备分类:

①从属关系:系统设备、用户设备

②分配属性:独享设备、共享设备、虚拟设备

③工作特性:存储设备、输入输出设备

s的设备管理特点:即插即用,支持动态加载程序,用高速缓存解决速度不匹配的问题,支持设备的安装与卸载

86.操作系统中的文件管理功能实现了用户对文件的“按名存取”。

87.文件的分类:

①性质和用途:系统、库、用户文件

②保存属性:临时、永久、档案文件

③保护属性:只读、读写、可执行、无保护文件

④逻辑结构:流式、记录文件

⑤物理结构:顺序、链接、索引文件

⑥存取方式:顺序、随机文件

88.文件的逻辑结构:字符流式、记录式

s支持的文件系统:FAT、FAT32、NTFS。

90. windows支持光盘存储媒介的文件系统CDFS。

32(?):该格式目录结构无序,不能快速查找文件、不能自动压缩文件,安全性差。可在512M~2TB驱动器上,若使用双重引导配置,可使用FAT32系统。

:比FAT32有更高的安全级别、更好的权限设置,容错性和访问速度都有提高,支持最大磁盘2T,非常适用于WindowsXP。

93.操作系统的作业管理方式:

①脱机作业控制/作业的自动控制:为脱机用户提供

②联机作业控制/作业的直接控制:为联机/终端用户提供

94.用户要求计算机处理的一体个计算机问题称为作业。

95.操作系统的管理文件保存在外存储器中。

96.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①数据通信②资源共享(前提数据经过授权)

③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④增强系统的处理能力

97.计算机网络分类:

(1)作用范围:①局域网②城域网③广域网

(2)使用范围:①公共网(支持用户远程通信)

②专用网(不允许其他用户/部门使用)

(3)交换技术:

①电路交换网络(电话网络):

优点:数据直接传送,延迟小

缺点:不能充分利用线路容量,不便于进行差别控制

②报文交换网络③分组交换网络/包交换网络

(4)传输介质:①双绞线网②同轴电缆网③光纤网④无线网

(5)网络传输技术:①广播式②点—点

(6)传输方式:①基带网②宽带网

98.计算机网络:网络硬件系统+网络软件系统,包括:

①计算机②网络设备③传输介质④网络操作系统

99.对于局域网,没有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

100.网络协议是管理管理计算机通信的规则。

101.网络协议组成:语法+语义+同步(定时)

102.计算机网络功能分层目的:方便开发、设计、故障排除。

103.计算机网络功能分层原则:

①每个层实现特定的功能

②各层之间有清晰的边界,层接口清晰,便于理解

③层的数目适中,便于实施

④层层都使用下层的服务为上层提供服务,即N层使用(N-1)层为N+1层服务,是N-2用户

⑤在层中可以再设置子层,当不需要时可以绕过子层

参考模型将网络协议分为7层,各层功能及名称依次是:

①物理层(第一层):负责传输比特流

②数据链接层:信号同步、查错校验(CRC)、流向控制

③网络层:确定传送地址、选择传输路径

④传输层:分组、流量控制、查错与错误处理

⑤会话层:建立传输规则、约定,不同主机进程间的通信/会话

⑥表示层:数据转换、压缩与解压缩、加密与解密

⑦应用层:提供各种应用和服务:文件传输、电子邮件、万维网等

:传输控制协议

IP:因特网协议

106.国际互联网采用的TCP/IP体系结构。

/IP体系结构:

①应用层②传输层③互联曾层④主机-网络层

108.局域网是封闭的,遵循IEEE802系列标准

109.以太网(IEEE802.3标准)是最常用的局域网组网方式,使用双绞线作为传输媒介,无中继情况下,最远可覆盖200m范围。

110.最普及的以太网类型,数据传输速率100Mb/s,更新的标准则支持1000Mb/s速率。

111.随802.11标准的制定,无线局域网传输速率11Mb/s和54Mb/s,覆盖范围100m。

112.广域网的数据传输速率比局域网低。

113.广域网互联的介质与设备:

①双绞线②同轴电缆③光缆④无线传输介质⑤卫星线路

114.网卡的工作是双重的:

①负责接收网络上传过来的数据包,解包后,将数据通过主板上总线传输给计算机

②将本地计算机上的数据打包后送到网络上

115.常用网络互连设备及作用:

①中继器:在OSI模型的物理层上实现信号的放大和再生

②网桥:在OSI模型的数据链接层上实现互联

③路由器:在OSI模型的网络层上实现互联

④交换机:交换发生在OSI模型的数据链接层

⑤网关:在OSI模型的传输层上实现互联

⑥调制解调器:接入设备,通过公用网络连接到计算机,用于调制或解调

调制:将计算机的数字信号调制成电话线上传输的模拟信号

解调:线路上传来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送给计算机

⑦ADSL:非对称数字用户线,接入设备,类似调制解调器,允许边打电话边上网

116.一种传输介质传输多路信号,多路复用。

117.在计算机局域网络中,可以实现软件和硬件共享。

地址:

①32bit(4字节)地址

②每台计算机唯一,常被写成10进制形式,中间用“.”分开不同的字节

③包括网络号+主机号

4:IP地址占4个字节(32bit),一般用10进制数表示,每个字节对应1个0~255的无符号十进制数,数字之间用“.”隔开。

120.A类地址:

①第1字节为网络地址,其他3字节为主机地址

②范围(第1位1~126):1.0.0.1~126.255.255.254

③10.0.0.0~10.255.255.255是私有地址(只应用于局域网络中)

④127.X.X.X是保留地址,用于循环测试

121.B类地址

①第1、2字节为网络地址,其他2字节为主机地址

②范围(第1位128~191):128.0.0.1~191.255.255.254

③172.16.0.0~172.31.255.255是私有地址(第一位172,第二位16~32)

④169.254.X.X是保留地址

122.C类地址

①第1、2、3字节为网络地址,第4字节为主机地址

②第1字节的前三位固定为110

③范围(第1位192~223):192.0.0.1~223.255.255.254

④192.168.0.0~192.168.255.255是私有地址(第一位172,第二位168)

123.D类地址

①网络地址、主机地址不区分

②第1字节的前四位固定为1110

③范围(第1位224~239):224.0.0.1~239.255.255.254

124.E类地址

①网络地址、主机地址不区分

②第1字节的前五位固定为11110

③范围(第1位240~255):240.0.0.1~255.255.255.254

125.子网掩码:

①将某个IP地址划分为网络地址+主机地址

②是1个32位的2进制数

③对应网络地址的所有位都置为1,

④对应主机地址的所有位都置为0

126.各类网络的默认子网掩码:

①A类:255.0.0.0

②B类:255.255.0.0

③C类:255.255.255.0

127.子网掩码与IP地址按位进行逻辑运算,得到IP地址的网络地址+主机地址(用于区分任意IP地址中的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

:域名服务系统,进行域名解析的服务器,为解决IP地址难以记忆的问题而引入,通过域名解析系统计算出相对应的IP地址。

129.计算机的域名:

①每个域名/中文域名只对应一个IP地址

②左→右:计算机名.网络名.机构名.最高域名

et提供的服务:

①收发EMAL②远程登录服务③文件传输服务

④WWW服务⑤信息搜索服务

页面使用超文本语言HTML,定位使用世界范围内信息资源

的统一定位符URL。

(URL地址/Web地址/网址):

①组成:协议类型+主机名+文件名

②访问Web服务器协议类型是http

133.电子邮件是一种利用网络交换信息的非交互式服务。

134.使用搜索引擎可以大大减少网上搜索时间,提高信息服务的准确性和专业性。

135.网络管理的功能:

①故障管理②性能管理③配置管理④安全管理⑤计费管理

136.网络管理协议:

①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只提供最小网络管理功能

②CMIS/CMIP:公共管理信息服务/协议,OSI提供的网络管理协议簇。

CMIS:定义了每个网络的组成部分,提供网络管理和服务

CMIP:实现CMIS服务的协议

137.网络安全面临的主要威胁:

(1)人为的无意失误:用户安全意识不强

(2)人为的恶意攻击:

①主动攻击:有选择的破坏信息的有效性完整性

②被动攻击:截获、窃取、破译等

(3)网络软件的漏洞和后门:

①网络软件的漏洞:黑客攻击的首选目标

②网络软件的后门:主要是为了自己的方便,一旦被别人发现会造成严重不良后果

139.网络安全的要求:

①保密性②完整性③可用性④真实性⑤可控性

140.网络安全的对策:

①数据加密②数字签名③鉴别④访问控制⑤防火墙

——文件传输

计算机技术

本文发布于:2024-02-03 21:53:2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4u4v.net/it/17069684075141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计算机   网络   使用   数据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网站地图1 网站地图2 网站地图3 网站地图4 网站地图5 网站地图6 网站地图7 网站地图8 网站地图9 网站地图10 网站地图11 网站地图12 网站地图13 网站地图14 网站地图15 网站地图16 网站地图17 网站地图18 网站地图19 网站地图20 网站地图21 网站地图22/a> 网站地图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