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4日发(作者:)
医学影像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4月 第3卷第7期
椎-基底动脉迂曲扩张症(VBD)的MRI诊断及其临床应用价值王麟杰(山东青岛中西医结合医院 山东 青岛 266002)【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椎-基底动脉迂曲扩张症(VBD)的MRI诊断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于2016年6月—2018年10月期间,12例椎-基底动脉迂曲扩张症(VBD)的MRI平扫及MRA的图像,分析其血管的异常分布、血管形态的改变以及MR信号强度的变化。结果:12例在MRI上表现为椎-基底动脉迂曲扩张,其中10例同时累及椎基底动脉及颈内动脉。基底动脉扩张后的直径约5.0mm~14.5mm,延长的长度约为30.4mm~33.6mm。另外,12例病例中,4例迂曲的血管走行以上下方向折曲,8例为左右方向的扭曲延长。11例患者的MRI平扫中可发现梗死灶,梗死灶多发于后循环。结论:MRI及MRA有利于诊断椎-基底动脉迂曲扩张症(VBD),并对该症进行综合评价,为临床提供有力依据,可作为首选检查。【关键词】椎-基底动脉迂曲扩张症(VBD);MRI;MRA【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07(2019)07-0144-02椎基底动脉迂曲扩张症(VBD)在临床较为少见的动脉血管变异畸形的疾病,其指的是椎-基底动脉明显扭曲变形延长,并伴有血管管腔的增宽。当基底动脉直径≥4.5mm、基底动脉上段超过鞍上池或床突平面6mm以上,位置在鞍背或斜坡的旁正中至边缘间以外,可诊断为椎-基底动脉迂曲扩张症(VBD)[1]。若椎-基底动脉迂曲扩张不严重时,临床无明显症状。当椎-基底动脉扩张严重,周围组织受压明显,则临床症状明显且复杂,可有:脑梗死、脑干受压、脑积水、动脉破裂等。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更新及发展,影像学诊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2]。MR的平扫及功能成像也在广泛的应用普及。以MR对椎-基底动脉迂曲扩张症(VBD)的诊断有其一定的优势。本文就2016年6月—2018年10月,我院2例椎-基底动脉迂曲扩张症(VB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MR图像,及该病在MR上表现的影像特征,具体如下。1
本文发布于:2024-02-04 10:02:3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4u4v.net/it/17070121535321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