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5日发(作者:)
“智能计算平台应用开发(初级)”课程大纲
一、课程概要
中文:智能计算平台应用开发(初级)
课程名称 英文:Intelligent Computing Platform Application 课程代码
Development(Preliminary Level)
课程学分
课程类别
专业教育:基础课程核心课程 拓展课程
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网络技课程性质 必修 选修 适用专业 术、网站建设与管理、软件与信息服务等
服务器配置与管理、操作系统原理与技术、数据库应用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先修课程
大数据存储技术基础、大数据采集技术基础、Python网络爬虫基础、软件测试基础
第一学期
开设学期
教学方式
√
面授 实验 实践 网络 研讨 其他___________
第二学期 第三学期 第四学期 第五学期 第六学期
后续课程
顶岗实习
综合实训
4
课程学时 共96学时,理论64学时,实践32学时
通识教育:基础课程核心课程 一般课程 拓展专业课程
二、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计算机应用等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主要目标是培养计算机应用等专业学生的智能计算平台搭建、平台管理、数据管理、基础应用开发测试等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根据客户的需求完成智能计算软硬件平台的安装部署、软件开发环境部署,以及开发平台的日常管理、数据管理和基础应用功能开发测试等工作任务。本课程以企业需求为导向,通过与华为等世界级主流企业建立密切合作关系,将企业的教育资源融入到教学体系中,确保学生学习到最先进和实用的智能计算技术。学完本课程后,学生可以参加智能计算平台应用开发1+X认证考试,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1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智能计算平台的存储设备的安装、配置和维护技术;
2.掌握人工智能专用型服务器设备的安装、配置和维护技术;
3.掌握智能计算平台的操作系统和对应软件的安装、配置和调测技术;
4.掌握分布式数据采集系统的应用技术;
5.掌握软件移植至ARM服务器技术;
6.掌握Python爬虫程序技术;
7.掌握数据存储和管理技术。
(二)能力目标
1.具备智能计算平台存储设备的硬件安装、初始化配置和日常运维管理能力;
2.具备人工智能专用型服务器设备的硬件安装、初始化配置和日常维护管理能力;
3.能够配置与调测智能计算平台的操作系统和集成应用软件开发环境;
4.能够使用分布式数据采集系统或数据采集工具;
5.能够移植基础应用软件至ARM服务器;
6.能够使用Python脚本语言编写基础的爬虫程序;
7.能够存储和管理数据库。
(三)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掌握智能计算平台硬件、系统和软件的安装、配置和使用方法;
2.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协作意识、表达能力和文档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负责、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
4.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5.培养学生标准意识、操作规范意识、服务质量意识、尊重产权意识及环境保护意识;
6.培养学生平台管理和数据管理的意识。
四、课程设计
本课程立足人工智能和智能计算人才需求,以企业实际智能计算应用案例为载体,以企业涉及的智能计算平台应用开发技术为核心,以“职业岗位—学习领域—技能知识点—实验2
项目”为主线,以实际工作技能知识点为导向,以职业认证为抓手,以企业需求为依据,从宏观到微观,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科学设计技能学习路线和实验项目。本课程设计为7个章节(除第1章)理论介绍,同时配套5个实验项目。整体知识图谱如图1所示。
图1《智能计算平台应用开发(初级)》知识图谱
五、教学内容安排
(一)理论教学
序号
章节名称 主要内容 教学目标
1. 了解智能计算平台应用开发初级、中级、高级这3个级别对应的知识水平
2. 了解智能计算平台应用开发初级、中级、高级这3个级别对应的工作岗位
3. 熟悉智能计算平台应用开发职业技能初级部分所需掌握的技能点
学时
1
智能计算平台应用开发(初级)概述
1. 智能计算平台应用开发初级、中级、高级这3个级别对应的知识水平和对应的工作岗位
2. 智能计算平台应用开发职业技能初级部分的知识点概要
2
3
2
硬件设备
1. 常见存储协议简介,包括SCSI/iSCSI、SAS、FC/FCoE、PCIe、IB、CIFS/NFS等
2. 存储组网技术简介,包括SAN、NAS、DAS
3. 存储可靠性技术简介,包括RAID、主机多路径技术等
4. 服务器简介,包括服务器定义、服务器发展史、服务器常用部件技术
5. 常见的服务器,包括塔式服务器、机架式服务器、刀片式服务器
6. 综合布线标准,包括综合布线系统的国际标准、综合布线系统国内标准
7. 综合布线系统的主要部件,包括网络设备、电气设备
8. 设备上架,包括综合布线系统工程中安装设备的基本要求
1. Windows操作系统,包括Windows操作系统发展历程、目前主流的Windows个人操作系统、目前主流的Windows服务器操作系统
2. Linux操作系统,包括Linux操作系统发展历程、目前主流发行版本及其应用领域
3. Python发展史
4. Python语言特性
5. Python应用领域,包括Web开发、大数据处理、人工智能、自动化运维开发、云计算、爬虫、游戏开发
6. JDK,包括JDK的简介、开发工具
7. MySQL,包括MySQL的简介、特点及其应用场景
8. GaussDB,包括GaussDB的简介、特点
9. MongoDB,包括MongoDB的简介、特点及其应用场景
10. Kettle,包括Kettle的简介、特点及其应用场景
11. Nginx,包括Nginx的简介、特点及其应用场景
1. 了解存储设备与常用存储协议
2. 了解存储组网技术与可靠性技术
3. 了解服务器的发展与常见的服务器
4. 了解综合布线的标准和相关设备
5. 掌握设备上架的基本要求
8
3
系统与软件
1. 了解Windows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与各个版本的功能
2. 了解Linux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与各个版本的应用领域
3. 了解Python的发展历程、语言特性和应用领域
4. 了解常用的开发工具包JDK
5. 了解常用的数据库软件MySQL、GaussDB、MongoDB
6. 了解常用的ETL工具Kettle
7. 了解常用的软件服务器Nginx
8
4
4
系统管理
1. 了解设备状态指示灯1. 状态监测和识别,包括设备状态指示灯、系的含义
统状态 2. 掌握系统各类状态的2. 设备巡检,包括外部设备巡检、服务器巡检、查看方法
网络设备 3. 熟悉设备巡检的工作3. 系统巡检,包括操作系统检查、性能巡检、内容
安全巡检 4. 熟悉系统巡检的工作4. 日志收集,包括设备日志获得与查看、系统内容
日志获得与查看、日志分析 5. 掌握设备与系统日志5. 组网拓扑图,包括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网的收集方法
络拓扑图使用的工具 6. 熟悉组网拓扑图分类6. 系统运维文档,包括维护手册编制目的、维和工具
护手册的主要内容、维护手册的编制要求 7. 熟悉基础运维文档的内容结构
1. 数据采集基本内容,包括数据采集的定义、数据采集的作用、常见的数据来源采集的技术与方法、数据采集系统的结构
2. 常用的数据采集工具,包括Sqoop、Flume、Scribe、Chukwa、Logstash 5种数据采集工具的概述、架构、特点、应用场景、环境要求
3. 数据采集流程,包括Flume实时数据采集流程、基于Sqoop的Loader批量数据采集流程
4. 数据更新,包括全量导入和增量导入
5. 数据维护与修正,包括数据维护与修正的原因和检查项
1. 了解数据采集的基本概念
2. 掌握数据采集技术与方法
3. 熟悉数据采集常用工具及采集流程
4. 熟悉数据更新的形式
5. 熟悉数据采集阶段的数据维护与修正的方式
8
5
数据采集
8
5
6
数据存储
1. 文件系统简介,包括文件系统的概念、元数据的概念、数据块的概念以及文件系统的作用
2. 分布式与文件系统,包括分布式的含义、优点、挑战,分布式文件系统的概念、基本架构
3. 常见分布式文件系统,包括GFS、HDFS、FastDFS
4. 云存储简介,包括云存储的来源、特性、概念、结构模型、特点
5. 存储方式,包括文件存储、块存储和对象存储
6. 华为云对象存储服务,包括云硬盘、弹性文件服务、对象存储服务
7. 数据库系统基础,包括数据的定义、数据库的概念、数据库的特点
8. 关系型数据库,包括关系型互数据库概念、常见关系型数据库
9. NoSQL数据库,包括NoSQL数据库概念、NoSQL数据库使用场景、常见NoSQL数据库类型、常见的NoSQL数据库、NoSQL数据库与关系型数据库的区别
10. MySQL Workbench,包括MySQL
Workbench的简介,以及SQL开发、数据建模、服务器管理、MySQL Utilities等功能
11. Studio 3T,包括Studio 3T的简介,以及Visual Query Builder、IntelliShell、Aggregation
Editor、Map-Reduce、SQL查询、展开数据库并显示文档及呈现数据、数据导入及导出、创建用户及角色、Schema、Compare、Server Status
Chart等功能
12. Kettle,包括数据库连接、数据库查询、检查表是否存在、表输入、表输出、插入/更新、更新、数据同步、MongoDB Input、MongoDB
Output、调用DB存储过程、MySQL批量加载、SQL文件输出等功能
1. 了解分布式文件系统的基础知识
2. 了解云存储相关基础内容
3. 熟悉数据库可视化工具常用功能
12
6
7
基础应用软件开发测试
1. 不同架构对于应用的影响,包括CISC和RISC架构、x86架构与ARM架构区别、ARM的优势、ARM服务器
2. 移植操作流程,包括软件移植原理和软件移植的过程
3. 移植工具,包括华为鲲鹏系列的分析扫描工具、代码迁移工具、性能优化工具
4. 软件测试简介,包括软件测试的定义、目的、分类、流程、内容
5. 常用测试工具,包括性能测试工具和自动化测试工具
6. 测试报告,包括测试报告的简介和测试报告组成
1. 爬虫概念,包括通用网络爬虫、聚焦网络爬虫、增量式网络爬虫、深层网络爬虫
2. 应用领域,包括网站安全、搜索引擎、采集网络数据用于数据分析、舆情监测、聚合应用
3. 常用爬虫工具库,包括urllib、Requests、urllib3、Scrapy、lxml、Beautiful Soup 4等6个Python库相关介绍
4. 网址分析,包括协议、主机名、主机资源的具体地址
5. 请求与响应,包括urllib、Requests、urllib3
6. 网页解析,包括使用Chrome开发者工具查看网页,以及正则表达式、XPathBeautiful Soup库3种解析网页的方法
7. 数据入库,包括将数据存储为JSON文件、将数据存储入MySQL数据库、将数据存储入MongoDB数据库3部分
8. 爬虫框架,包括Scrapy框架、Crawley框架、Portia框架、PySpider框架
学 时 合 计
1. 了解x86和ARM架构的区别
2. 熟悉软件移植的基本流程和典型工具
3. 了解测试的基本内容和过程
4. 了解常用的测试工具
5. 了解自动化测试脚本的基本知识和作用
8
8
人工智能示教编程
1. 了解爬虫的概念
2. 了解常用的Python爬虫工具库
3. 了解HTTP请求与响应
4. 掌握使用Chrome开发者工具、正则表达式、XPath和Beautiful Soup解析网页
5. 了解常用的Python爬虫框架
10
64
(二)实验教学
序号 实验名称 实验要求
1. 能完成物理设备硬件安装和初始化配置
2. 能完成云平台的环境部署与初始化配置
3. 能正确安装配置脚本开发运行环境,如Python,SQL等
4. 能完成人工智能平台的初始化部署
1. 能完成应用迁移项目的需求分析
2. 能完成应用迁移项目的实施准备
3. 能完成应用迁移项目的方案实施
4. 能完成应用迁移项目的方案验收
1. 能完成Jupyter Notebook的基本操作
2. 能能够了解Python的基础的编程思想
7
学时
1
计算平台搭建
6
2
应用软件移植方案实践
4
3
Python基础编程
6
3. 能实现简单的Python编程
4. 能完成Matplotlib、NumPy、pandas的基本操作
4
电影评论数据采集入库
人工智能全流程开发初体验
1. 能够掌握网页结构分析方法
2. 能够编写爬虫代码获取网页数据
3. 能将采集数据导入NoSQL数据库MongoDB中进行存储
1. 能了解AI开发关键步骤
2. 能了解AI行业落地应用
3. 能了解AI的未来发展趋势
学 时 合 计
10
5 6
32
六、考核方式
本课程采用形成性考核方式,注重学生智能计算平台应用开发知识和技能的测试。各部分考核比重如下:
1.课堂学习占50%(包括平时成绩,阶段性测试成绩,课程设计成绩)。其中:
(1)出勤、平时课堂表现:15%
(2)实训项目:15%
(4)智能计算平台应用开发技术理论测试:20%
2.实操考试占50%,主要考核学生对智能计算平台应用开发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
3.鼓励学生参加1+X认证考试,通过考试总分可以加15分。
8
本文发布于:2024-02-05 04:02:1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4u4v.net/it/17070769355574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