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 第2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 单元测试 附

阅读: 评论:0

2024年2月7日发(作者:)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 第2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 单元测试 附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

第2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 单元测试

一、判断

1、TCP/IP是目前使用较为普遍的网络通信协议。( )

2、在OSI模型中,每一层真正的功能是向下一层提供服务。( )

3、数据链路层传输的数据单位是报文。( )

4、TCP/IP完全符合OSI标准。( )

5、分层是每一层的功能应非常明确,层数越多越好。( )

6、OSI的最高层是应用层,面向用户提供服务。( )

7、物理层直接与传输介质相链接。( )

8、应用层是计算机网络与最终用户的接口。( )

9、TCP/IP只包含TCP和IP两个协议。

10、国际标准化组织OSI提出了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ISO。( )

11、CRC码主要用于数据链路层控制协议中。( )

二、单选

1、HDLC是( )。

A.面向字符型的同步协议 B.异步协议 C.面向字节的技术同步协议 D.面向比特型的同步协议

2、Internet采用的信息协议是( ) /IPX /IP

3、以下协议中不属于TCP/IP的网络层的协议是( )

4、在TCP/IP协议簇中,负责将计算机的互联网地址变换为物理地址的协议是( )。

5、在OSI的模型中,能实现路由选择、拥塞控制与网络互联功能的是( )

A.物理层 B.网络层 C.数据连接层 D.传输层

6、在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中,把传输的比特流划分为帧的层次是( )。

A.网络层 B.数据连接层 C.传输层 D.分组层

7、在OSI模型中,提供建立、维护和拆除物理链路所需的机械、电气、功能和规程的特性层次是( )。A.网络层 B.数据链路层 C.物理层 D.传输层

8、TCP通信建立在面向连接的基础上,TCP连接的建立采用( )次握手的过程。

A.1 B.2 C.3 D.4

9、OSI参考模型中,( )负责为用户提供可靠的端—端服务。

A.网络层 B.传输层 C.会话层 D.表示层

10、下列层次中,属于资源子网的有( ) A.网络层 B.数据链路层 C.表示层 D.IP层

11、关于OSI参考模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OSI参考模型是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 B、OSI参考模型定义了开放系统的层次结构

C、OSI参考模型中的每层可以使用上层提供的服务

D、OSI参考模型是一个在制定标准时使用的概念性的框架

12、在下面给出的协议中,( )是TCP/IP的应用层协议。

A.TCP和FTP B.DNS和SMTP C.RARP和DNS D.IP和UDP

13、OSI参考模型中,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属于 ( ) 。

A.资源子网 B.通信子网 C.能源子网 D.其它

14、网络中,具体实现比特流发送和接收的层次是( )

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网络层 D.应用层

15、TCP/IP是一组 ( ) 。

A、局域网技术 B、广域网技术 C、只支持同一种计算机(网络)互联的通信协议。

D、既支持同一种计算机(网络)互联又支持异种计算机(网络)互联的通信协议。

16、下列关于UDP和TCP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

A、UDP比TCP的协议简单,数据传输效率也高 B、UDP和TCP均是传输层中的协议

C、UDP是面向连接的服务,而TCP是面向无连接的服务。D、UDP一般适用于成批传送大量数据的场合。17、下列协议不属于应用层协议的是( )A、ICMP B、SNMP C、TELNET D、FTP

18、TCP协议工作在以下的哪个层( )A 物理层 B 链路层C 传输层 D 应用层

19、TCP/IP层的网络接口层对应OSI的( )。

A、物理层 B、链路层C、网络层D、物理层和链路层

20、TCP/IP与OSI模型关系,正确的是( )。

/IP应用层汇集了OSI模型中的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IP网络接口层对应OSI模型中的数据链路层

/IP网络接口层对应OSI模型中的物理层 /IP的传输层包含OSI模型中的传输层和数据链路层

21、网络要有条不紊地工作,每台联网的计算机都必须遵守一些事先约定的规则,这些规则称为( )A.标准 B.协议 C.公约 D.地址

22、OSI参考模型的( )完成差错报告,数据帧的有序传输和流量控制的功能。

A.网络层 B.传输层 C.数据链路层 D.物理层

23、在网络协议中直接控制硬件工作方式的是( )

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网络层 D.应用层

24、计算机通信体系结构中最关键的一层是( )

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网络层 D.传输层

25、现代计算机网络设计是按( )结构方式进行组织的。根据功能的需要分层,每一层完成一个特定的有明确含义的功能。

A、模型 B、层次 C、计算机 D、网络

26、计算机的网络体系结构是( )的结合。

A.模型和协议 B.层和网络 C. 层和协议 D.网络和协议

4

27、以下关于OSI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最下面两层为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 B.开放系统互连(OSI)是由ISO提出的

C、IP,ICMP,ARP,RARP D、UDP,IP,ICMP,RARP

37、服务与协议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不列关于它们的说法错误的是( )

C.网络层负责路由选择 D. 物理层负责数据压缩

28、OSI模型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功能是( )

A. 利用逻辑地址建立多个可路由网络

B.通过物理媒体以比特流格式传输数据

C. 封装数据帧、进行数据的透明传输、差错检测

D.建立、管理和终止应用层实体之间的会话

29、下列哪项最恰当地描述了建立TCP连接时“第一次握手”所做的工作(

A.“连接发起方”向“接收方”发送一个SYN-ACK段

B.“接收方”向“连接发起方”发送一个SYN-ACK段

C.“连接发起方”向目标主机的TCP进程发送一个SYN段

D.“接收方”向源主机的TCP进程发送一个SYN段作为应答

30、对等层实体之间采用( )进行通信

A、服务 B、服务访问点 C、协议 D、上述三者

31、IP协议和TCP协议分别提供的是( )

A、可靠的、面向连接的服务,可靠的、面向连接的服务

B、可靠的、面向连接的服务,不可靠的、面向无连接的服务

C、不可靠的、面向无连接的服务,可靠的、面向连接的服务

D、不可靠的、面向无连接的服务,不可靠的、面向无连接的服务

32、网络层的数据单位是( )

A、报文 B、分组 C、数据报 D、帧

33、ISO提出OSI模型是为了( )

A、建立一个设计任何网络结构都必须遵从的绝对标准

B、克服多厂商网络固有的通信问题

C、证明没有分层的网络结构是不可行的

D、以上叙述都不是

34、SNMP位于ISO/OSI参考模型的( )

A、应用层 B、数据链路层 C、对话层 D、网络层

35、任何一层的报文由( )组成

A、协议和数据报

B、报头和上一个相邻高层的实体的数据

C、数据报和引导符

D、 上一个相邻高层的实体的数据

36、Internet网络层含有四个重要协议,分别是( )

A、IP,ICMP,ARP,UDP B、TCP,ICMP,UDP,ARP

A、协议是水平的,即协议是控制对等实体间通信的规则,服务是垂直的,即服务是下层向上层通过层间接口提供的

B、在协议的控制下,两个对等实体间的通信使得本层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要实现本层协议,还需要使用下面一层所提供的服务

C、协议的实现保证了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

D、OSI将层与层之间交换的数据单位称为协议数据单元PDU

38、数据链路两端的设备是( )

A、DTE B、DCE C、DTE或DCE D、DTE和DCE

39、在IP数据报分段重组时,以下( )不是IP分组格式信息进行标识的项

A、标识符 B、分组段偏移 C、标志位 D、生命周期TTL

40、IP数据包重组是分段的逆过程,把若干个IP分段重新组合后还原成原来的IP报文。在目的端收到一个IP报文时,可以根据其分段偏移和MF标志位来判断它是否一个分段。如果MF位是0,并且分段偏移为0,则表明这是一个( )

A、数据报分段 B、TCP报文 C、完整的IP数据报 D、UDP报文

41、在INTERNET中,IP数据包从源结点到目的结点可能需要经过多个网络和路由器。在整个传输过程中,IP数据包头中的( )

A、源地址和目的地址都不会发生变化

B、源地址有可能发生变化而目的地址不会发生变化

C、源地址不会发生变化而目的地址有可能发生变化

D、源地址和目的地址都有可能发生变化

42、采用TCP/IP数据封装时,以下哪个端口号范围标识了所有常用应用程序( )

A、0到255 B、256到1022 C、0到1023 D、1024到2047

43、通过哪种协议可以在网络中动态地获得IP地址( )

A、SNMP B、DHCP C、UDP D、PPP

44、下列哪个传输层协议提供低开销传输,因而可用于不需要可靠数据传输的应用场合( )

A、TCP B、IP C、UDP D、HTTP

45、DNS的作用是( )

A、为客户机分配IP地址 B、访问HTTP的应用程序

C、将域名翻译为IP地址 D、将MAC地址翻译为IP地址

46、FTP控制连接端口号( ) A、27 B、21 C、23 D、25

47、在IP数据包头的字段中,以下( )内容和IP报文分片无关

A、目的IP地址 B、标识符 C、标志位(MF、DF字段) D、偏移

5

三、填空

1、_______是通信双方彼此能互相了解和共同遵守的规则和约定。

2、_______层是处理机械的、电气的、过程的接口及传输介质等问题。

3、在OSI参考模型中,________层解决多节点传送时的路由选择,处理报文分组,网络流控及网间互连等。

4、协议分层结构中每一层的目的都是向________________提供一定的服务

5、在OSI中,传送层向________________提供服务

6、在OSI参考模型中,________层解决的是不同数据格式的编码之间的转换,为应用层提供能解释所交换的信息含义的一组服务,如代码转换、格式转换、文本压缩、文本加密与解密等。

7、在OSI参考模型中,_______层直接为端点用户提供服务,用软件将虚终端映射到实终端,具有文件传输,电子邮件,远程作业录入等功能。

8、在协议分层中,两个结点间的通信,只有________________为水平通信,其它层均为垂直通信。

9、流量控制是________________层的功能

10、三次握手是OSI 层的服务。

11、协议的三要素中语法定义了________________

12、网络结点中相邻层间都有一个含义明确的

13、在点到点之间进行可靠透明传输是 层的功能

14、提供端到端之间可靠数据传输的是________________层

15、TCP协议的中文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协议,UDP协议的中文名称是____________协议。

16、OSI参考模型从低到高依次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__________,会话层,__________和应用层。

17、数据链路层中传送的数据块被称为_____。

18、TCP/IP将网络分为 、网络互联层、传输层、应用层四个层次。

19、OSI将整个通信功能划分为 层。

20、在OSI框架结构中,第N层实体与对等层之间使用 进行协商,还通过层间的 使用来自第 层的服务,并为第 层提供服务。

21、OSI的中文含义是 ,它是由 (ISO)提出的。

22、协议是通信双方彼此能互相了解和共同遵守的规则和约定。如果一台计算机上第4层与另一台计算机上第4层进行通信,其通信的规则和约定就是第 层协议。

23、SLIP协议和PPP协议都是属于 通信方式。

24、物理层协议可以通过4个特性来表示,即 、 、 和 。

6

答案:

一、判断

二、单选

D

C

B

C

A

三、填空

协议

物理

网络

向上层

会话层

表示

应用

最底层

数据链路

传输

怎样进行通信

接口

数据链路

传输

传输控制 用户数据报

传输层 表示层

网络接口层

7

协议 接口 N-1 N+1

开放系统互联 国际标准化组织

4

点对点

机械 电气 功能 规程

C

B

C

B

C

C

B

A

B

B

B

A

D

A

C

B

D

B

B

C

B

C

C

C

B

C

A

D

D

A

C

C

C

C

B

D

C

D

C

A

C

C

X X X X √ √ √ X X √

7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 第2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 单元测试 附

本文发布于:2024-02-07 17:22:1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4u4v.net/it/17072977306549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协议   数据   服务   网络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网站地图1 网站地图2 网站地图3 网站地图4 网站地图5 网站地图6 网站地图7 网站地图8 网站地图9 网站地图10 网站地图11 网站地图12 网站地图13 网站地图14 网站地图15 网站地图16 网站地图17 网站地图18 网站地图19 网站地图20 网站地图21 网站地图22/a> 网站地图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