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7日发(作者:)
tcp,ip协议答案第四版
篇一:TCP-IP练习题(有答案)
一 单选题
1. OSI模型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功能是(A)
A、利用不可路由的物理地址建立平面网络模型
B、通过物理媒体以比特流格式传输数据
C、利用逻辑地址建立多个可路由网络
D、建立、管理和终止应用层实体之间的会话
2. 网络类型号表示(其中x,y,z表示小于或等于255的一个任意十进制数字)(C)
A、一个专用地址B、一个组播地址
C、一个回送地址D、一个实验地址
3. TCP/IP模型的网络接口层对应于OSI模型的(A)
A、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
B、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
C、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
D、仅网络层
4.
5.
1
6. IP报头的最大长度是多少个字节(B) A、20 B、60 C、64 D、256 下列哪个协议可提供“ping”和“traceroute”这样的故障诊断功能(A) A、ICMPB、IGMPC、ARPD、RARP
下列对于IP地址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A、主机部分全为“1”的IP址址称为有限广播
B、表示本网络的指定主机
C、一个A类网的IP址址x.0.0.0表示x这个网络
D、IP地址172.16.0.0~172.31.255.255属于保留地址
7. 下列哪项属于有效的C类IP地址范围(“hhh”表示可分配的主机地址部分)(A)
A、 ~
B、 ~ 239.255.255.255
C、224.000.000.000 ~ 239.255.255.255
D、 ~
8. 为了确定将数据发送到下一个网络的路径,网络层必须首先对接收到的数据帧做什么(D)
A、封装数据包B、改变其IP地址
C、改变其MAC地址 D、拆分数据包
9.
10. 从一个C类网络的主机地址借3位时,可建立多少个可用子网(B) A、3B、6C、8D、12 位于同一子网内的每台主机的IP地址满足(B)
2
A、网络部分与主机部分相同B、网络部分与子网部分相同
C、子网部分与主机部分相同D、只需网络部分相同即可
11. 使用超网(CIDR)技术的主要原因是(C)
A、为了去除对子网掩码的需求
B、为了扩大路由表的长度
C、为了减少路由表的条目
D、为了增加额外的B类网络
12.
13.
14. ARP请求作为下列哪种类型的以太网帧被发送(A)
TCP在应用程序之间建立了下列哪种类型的线路(A) 下列哪项正确地描述了代理ARP(D)
A、广播B、单播C、组播D、定向广播 A、虚拟线路 B、动态线路 C、物理线路 D、无连接线路
A、代理ARP允许一个无盘工作站获取另一个无盘工作站的IP址址
B、代理ARP将目的IP地址解析为目的物理(MAC)地址
C、代理ARP允许路由器代替本地主机回应ARP请求
D、代理ARP允许路由器代替远程主机回应ARP请求
15. 在发送TCP接收到确认ACK之前,由其设置的重传 3
计时器到时,这时发送TCP会(A)
A、重传重要的数据段B、放弃该连接
C、调整传送窗口尺寸D、向另一个目标端口重传数据
16. 下列哪项有关UDP的描述是正确的(D)
A、UDP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协议,用于在网络应用程序间建立虚拟线路
B、UDP为IP网络中的可靠通信提供错误检测和故障恢复功能
C、文件传输协议FTP就是基本UDP协议来工作的
D、UDP服务器必须在约定端口收听服务请求,否则该事务可能失败
17. 下列哪项最恰当地描述了建立TCP连接时“第一次握手”所做的工作(C)
A、“连接发起方”向“接收方”发送一个SYN-ACK段
B、“接收方”向“连接发起方”发送一个SYN-ACK段
C、“连接发起方”向目标主机的TCP进程发送一个SYN段
D、“接收方”向源主机的TCP进程发送一个SYN段作为应答
18. 发送应用程序可以通过设置下列哪两个标志来使TCP进程在传送缓冲器填满前发送数据(B)
A、FIL和PSH B、PSH和URG
4
C、UGR和FIN D、FIL和FIN
19. 下列哪项最恰当地描述了生存时间TTL在IP数据报中的使用(D)
A、TTL指出了允许发送主机在线的时间长度
B、TTL指出了数据报在一个网段上停留的秒数
C、TTL对数据报在一个路由器处等待的时间进行按秒计数
D、数据报每经过一个路由器其TTL值就减一
20. 下列哪项最恰当地描述了UDP的多路分解过程(C)
A、UDP使目标主机将接收到的数据包通过多个IP地址进行路由
B、UDP使用IP地址使得多个应用程序在同一主机内同步通信
C、UDP使用端口编号使得多个应用程序在同一主机内同步通信
D、UDP允许多个主机通过单一虚拟线路进行通信
21. 一个数据报被标记为“不可分段”,而这时数据报要通过一个最大传输单元MTU小于该数据报尺寸的网段进行传输,
则接下来会发生(C)
A、用于传输的网络设备将调节该网段的MTU以适应该数据报的尺寸
5
B、用于传输的网络设备将压缩此数据报以适应该网段的MTU
C、用于传输的网络设备将放弃该数据报并通知源结点
D、用于传输的网络设备将保留该数据报直到该网段的MTU增大为止
22. 为了将几个已经分片的数据报重新组装,目的主机需要使用IP数据报头中的哪个字段(D)
A、首部长度字段 B、服务类型ToS字段
C、版本字段 D、标识符字段
23. 对于下列给定条件:(1)目的网段的最大传输单元MTU为512字节;(2)一个1500字节的数据报;(3)一个20字
节的IP报头。传输设备需要将数据报分成多少段来匹配此网段的MTU(D)
A、1 B、2 C、3 D、4
24. TCP插口socket由下列哪项中的地址组合而成(B)
A、MAC地址和IP地址 B、IP地址和端口地址
C、端口地址和MAC地址 D、端口地址和应用程序地址
25.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TCP的功能(A)
A、最高效的数据包传递B、流控制
C、数据包错误恢复 D、多路分解多个应用程序
26. 下列哪项最恰当地描述了在TCP数据包中使用的序 6
列编号(D)
A、标识下一个期望的序列号
B、标识源结点希望连接的下一个应用程序
C、说明主机在当前会话中接收到的SYN编号
D、标识段中第一个数据字节的序列号
27. 下列哪项不是TCP协议为了确保应用程序之间的可靠通信而使用的(D)
A、ACK控制位 B、序列编号
C、校验和 D、紧急指针
28. 本地TCP进程发送4个数据段,每个段的长度为4字节,其第1个序列号为7 806 002。那么接收进程为表明其接收
到第3个数据段而返回的确认号是(C)
A、7 806 010 B、7 806 011 C、7 806 014 D、7 806 015
29.
30.
31. 接收TCP为了表明其已收到源结点的SYN数据包,向源结点发送下列哪种类型的数据包(C) 下列哪种类型的TCP段包含窗口尺寸公告(B) TCP进程如何处理失败的连接(B) A、SYN-ACK B、SYN-2 C、ACK D、RESYN A、SYN B、ACK C、PSH D、WIN
A、发送一个FIN段询问目的端的状态
7
B、在超出最大重试次数后发送一个复位(RST)段
C、发送一个RST段重置目的端的重传计时器
D、发送一个ACK段,立即终止该连接
32.
33.
34.
35. 下列哪种网络通信类型不需要使用路由器(A) 为了自动建立路由表,路由器必须使用下列哪种间接路由类型(D) 自治系统相互之间交换路由信息时使用的协议类型为(C) 下列哪项最恰当地解释了RIP协议中“最大直径为15跳步”的含义(B) A、直接路由 B、静态路由 C、默认路由 D、动态路由 A、静态路由 B、默认路由 C、stub路由
D、动态路由 A、IGRP B、IGP C、EGP D、DVA
A、路由器最大可以有15个端口
B、路由器最大可连接15个独立的网络
C、任何一个网络不能超过15跳步
D、任何所连接的网段都仅支持15台主机
36. 为了定位相邻路由器,OSPF路由器会发送下列哪种类型的数据包(B)
A、Discover数据包 B、Hello数据包
C、Locate数据包 D、Find数据包
37. 下列哪项不属于距离向量算法DVA稳定特性(A)
8
A、停止B、抑制更新
C、跳步数限制D、水平分割
38.
39.
40. 链路状态路由器建立下列哪项内容以描述到达每个目的网络的成本(D) BGP虽是一种外部网关协议,但它的原理与下列哪种协议或算法类似(B) OSI模型物理层的主要功能是(D) A、LSA树 B、DNS树 C、STP树 D、SPF树 A、LSA B、DVA C、IGP D、SPF
A、为信息传送提供物理地址
B、建立可以通过网段携带高层PDU的数据帧
C、利用网络和主机地址通过网络路由数据包
D、通过物理媒体以比特流格式传输数据
41. 下面哪一项不属于网际层协议(C)
A、IGMPB、IPC、UDPD、ARP
42. 下列哪种网络设备无法减少网络冲突(A)
A、集线器B、网桥C、交换机D、路由器
43. 下面哪个是有效的B类地址(B)
A、15.129.89.76B、151.129.89.76
C、193.129.89.76 D、223.129.89.76
44. 无盘工作站在使用RARP协议请求一个IP地址时,如何识别其自身(B)
9
A、通过其子网掩码B、通过其MAC地址
C、通过其IP地址 D、通过其网络编号
45. 十进制数129的二进制表示是(B)
A、10001000B、10000001C、11001000D、10010000 46. 从一个C类网络的主机地址借5位则每个子网支持的可用主机数是(B)A、3 47. 下列哪个术语不是表示物理地址(A)
A、端口地址 B、MAC地址 C、适配器地址 D、硬件地址 48. 一个IP数据报的最大长度是多少个字节(D)
A、521 B、576 C、1500 D、65535
49. 路由器根据下列哪种信息来做出数据包转发决定(B)
A、路由器的MAC地址表 B、路由器的路由表
C、路由器的主机表 D、路由器的NAT表
50. 下列哪项是距离向量算法(DVA)的别名(C)
A、Dijkstra算法 B、SPF算法 C、Bellman-Ford算法 D、LSA 51. 路由信息协议RIP使用下列哪种度量标准来确定路径(D)
A、成本 B、带宽 C、滴答数 D、跳步数
52. 以太网专用组播地址为(C)
A、00.00.5E.00.00.00 B、01. 00.00.00.00.00
C、01. 00.5E.00.00.00 D、
53. 下列哪项不是用于OSPF控制网络路由表更新流量的(D)
10
A、OSPF将网络分为多个子域,称为区域路由
B、OSPF支持组播,而不是广播路由信息
C、OSPF仅传递路由表发生改变的条目,而不是整个路由表
D、OSPF定义了15个跳步的自治系统直径
54. 在子网广播地址中,哪部分地址的位全为“1”(D)
A、子网部分 B、网络部分
C、掩码部分 D、主机部分
55. 下面哪一项不是TCP/IP网际层协议的功能(C)
A、全球性寻址结构 B、数据包分段
C、端到端数据流服务 D、服务类型请求
56. Telnet是TCP/IP哪一层的协议(D)
A、网络接口层B、网际层C、传输层D、应用层 57. 对于给定的逻辑地址,网络主机使用下列哪个协议来得到其物理地址(D)
A、DNS B、RARP C、DHCP D、ARP
58. 用一个集线器连接几台主机构成的网络拓扑结构是(B)
A、总线型B、星型C、环型D、网状
B、6C、8 D、12
59.
60.
61. 路由器工作在TCP/IP模型中的哪一层(B) OSI参考模 11
型中,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属于(B) A、资源子网 B、通信子网C、能源子网D、服务子网 C类网络地址共有多少个网络位和主机位(C) A、网络接口层B、网际层C、传输层D、应用层
A、16个网络位,16个主机位
B、8个网络位,24个主机位
C、24个网络位,8个主机位
D、30个网络位,2个主机位
62.
63.
64.
65.
66.
67.
68. 下列哪个设备可支持在独立的IP网络之间通信(D)
TCP/IP模型的应用层对应OSI模型的(D) C类地址的每个网络的可用主机数为(A) D类地址也可以叫做哪类地址(D) 下列哪项是十进制数254对应的二进制数(A) 若子网掩码为255.255.255.192,用对应的IP前缀表示应为(A) 传输控制协议TCP表述正确的内容是(B) A、集线器B、网桥C、第2层交换机D、路由器 A、应用层B、会话层C、表示层D、以上三层都包括 A、254B、256C、65534D、65536 A、单播 12
B、广播C、专用D、组播 A、11111110B、01111111C、10111111D、00111111 A、/26B、/28C、/30D、/32
A、面向连接的协议,不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
B、面向连接的协议,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
C、面向无连接的服务,提供可靠数据的传输
D、面向无连接的服务,不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
69. 以下对IP地址分配中描述不正确的是(C)
A、网络ID不能全为1,也不能全为0
B、网络ID不能以127开头
C、同一网络上的每台主机必须有不同的网络ID
D、同一网络上的每台主机必须分配有唯一的主机ID
70. 逻辑地址202.112.108.158,用二进制表示正确的是(A)
A、11001010 01110000 01101100 10011110
B、10111101 01101100 01101100 10011001
C、10110011 11001110 10010001 00110110
D、01110111 01111100 01110111 01110110
71. 子网掩码的设置正确的是(C)
A、对应于网络地址的所有位都设为0
B、对应于主机地址的所有位都设为1
C、对应于网络地址的所有位都设为1
D、以上都不对
72.
13
73.
74. 文件传输协议(FTP)使用什么样的服务(C) 在同一自治系统内实现路由器之间自动传播可达信息、进行路由选择的协议称为(C) RIP规定活动节点每隔多少秒广播一轮其当前路由表中的路由信息(D)
A、ICMP服务B、UDP服务C、TCP服务D、SMTP服务 A、EGPB、BGPC、IGPD、GGP
篇二:TCP IP课后习题 答案
TCP/IP课后习题2011-12-30 11:14 | (分类:默认分类)
1-1 你认为在因特网的发展过程中,哪几件事对其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2 什么是数字地球?
1-3 中国国内第一个被IETF认可的RFC文档是什么文档?
1-4 与因特网相关的机构IAB、IETF、IRTF、ISOC、InterNIC、ICANN、W3C的主要工作分别是什么?
1-5 RFC文档有哪几种可能的状态?各种状态的含义是什么?
1-6 上网查询RFC文档的最新情况。
2-1 网络协议的对等实体之间是如何进行通信的?
2-2 协议分层有什么好处?
2-3 目前主要有哪些无线个域网(WPAN)技术?
2-4 要完成协议的转换,进行转换的层次必须满足什么条 14
件?
2-5 TCP/IP是如何实现数据多路分用的?
2-6 Wi-Fi和WiMAX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2-7 简述OSI参考模型与TCP/IP模型的关系。
3-1 直接广播和受限广播有何不同?
3-2 使用私有网络地址有什么好处?
3-3 现有一个C类网络地址块199.5.6.0,需要支持至少7个子网,每个子网最多9台主机。请进行子网规划,给出各子网的地址、可以分配给
主机的地址范围和子网广播地址。
3-4 子网号为10比特的A类地址与子网号为2比特的B类地址的子网掩码有何不同? 3-5 若IP地址为156.42.72.37,子网掩码为255.255.192.0,其子网地址是什么?
3-6 将以203.119.64.0开始的16个C类地址块构造一个超网,请给出该超网的超网地址和超网掩码。
3-7 若一个超网的地址是204.68.64.0,超网掩码是255.255.252.0,那么下列IP地址中那些地址属于该超网?
204.68.63.26 204.68.67.216 204.68.68.1 204.69.66.26
204.68.66.2
3-8 在下列地址块组中,哪个组可以构成超网?其超网掩码是什么?
15
a. 199.87.136.0 199.87.137.0 199.87.138.0 199.87.139.0
b. 199.87.130.0 199.87.131.0 199.87.132.0 199.87.133.0
c. 199.87.16.0 199.87.17.0 199.87.18.0
d. 199.87.64.0 199.87.68.0 199.87.72.0 199.87.76.0
3-9 以斜线表示法(CIDR表示法)表示下列IP地址和掩码。
a. IP地址:200.187.16.0,掩码:255.255.248.0
b. IP地址:190.170.30.65,掩码:255.255.255.192
c. IP地址:100.64.0.0,掩码:255.224.0.0
3-10 188.80.164.82/27的网络地址是什么?
3-11 查阅文档RFC 1219和RFC 1519。
4-1 当源主机和目的主机位于同一网络时,ARP协议解析的结果将提供什么样的(什么设备的)物理地址?
4-2 当目的主机位于远程网络时,ARP协议解析的结果将提供什么样的(什么设备的)物理地址?
4-3 当ARP/RARP报文封装在以太网帧中进行发送时,为什么要添加PAD字段?
4-4 物理网络为以太网,其上运行TCP/IP协议,主机A的IP地址为194.120.29.12,物理地址为0x0C00145B2810,主机B的IP地址为
194.120.29.28,物理地址为0x0C0014276A16,给出主机A对主机B进行地址解析的请求报文和应答报文的内容。
16
4-5 物理网络为以太网,其上运行TCP/IP协议,主机A的IP地址为194.120.29.12,物理地址为0x0C00145B2810,主机A为无盘计算机,RARP服
务器的IP地址为194.120.29.28,物理地址为0x0C0014276A16,给出主机A对本机进行反向地址解析的请求报文和应答报文的内容。
4-6 简述目标主机为远程主机时的信息传输过程。
5-1 IP协议为什么不提供对IP数据报数据区的校验功能?IP协议为什么要对IP数据报首部进行校验?
5-2 当IP数据报在路由器之间传输时,IP首部中哪些字段必然发生变化,哪些字段可能发生变化?
5-3 严格源路由与宽松源路由有什么区别?
5-4 为什么分片的重组必须在信宿机上进行?
5-5 计算下面数据报的校验和并给出校验过程。
5-6 一个首部长度为20字节、数据区长度为2000字节的IP数据报如何在MTU为820字节的网络中传输?
6-1 TCP/IP的可靠性思想是将可靠性问题放到传输层去解决以简化路由设备的实现。那么,请问为什么还要在IP层的ICMP中实现差错报告功
能?
6-2 源抑制包括哪三个阶段?
6-3 ICMP与IP协议是什么关系?
17
6-4 在利用时间戳请求应答报文进行时钟同步时,主机A的初始时间戳为32530000,接收到主机B应答时的时间戳为32530246,主机B的接收
时间戳和发送时间戳分别为32530100和32530130,主机A和主机B之间的时间差是多少? 6-5 在什么情况下主机决不会收到重定向报文?
7-1 直接传递和间接传递有什么不同?
7-2 路由信息协议RIP和开放最短路径优先OSPF有什么不同?
7-3 RIP在收到路由通告V-D报文后,为什么要将距离值加1后再逐条处理?
7-4 OSPF具有一些什么特点?
7-5 RIP、OSPF和BGP报文分别被封装在什么协议中传输?
8-1 为什么常用的服务器的端口号都采用熟知端口号,而客户端一般采用临时端口号?
8-2 TCP段首部中的序号和确认号的含义和作用是什么?
8-3 TCP段首部中的控制字段各位的含义和作用是什么?
8-4 TCP包含哪些选项?这些选项的作用是什么?
8-5 解释滑动窗口协议是如何实现流量控制的。
8-6 为了避免和消除拥塞,TCP采用了哪些策略来控制拥塞窗口?
18
8-7 说明图8-12中客户端的状态转换过程。
9-1 递归解析与反复解析有什么不同?
9-2 DNS是如何实现IP地址到域名的反向解析的?
9-3 DNS是如何提高解析效率的?
9-4 DNS服务器的配置文件通常包含一些什么信息?
9-5 DNS正向查询区域文件通常包含一些什么信息?
9-6 DNS反向查询区域文件通常包含一些什么信息?
10-1. 简述BOOTP协议与RARP协议的异同。
10-2. BOOTP协议和DHCP协议报文格式上存在哪些主要区别,为什么?
10-3. DHCP支持哪3种类型的地址分配?
10-4. 简述DHCP服务器的运行机制。
10-5. DHCP/BOOTP中继代理的作用是什么?
12-1 阐述简单文件传送协议TFTP和文件传送协议FTP的不同点。
12-2 指出文件传送协议FTP的文件类型。
12-3 描述FTP进程模型的五个进程和两个相关。
12-4 指出TFTP协议的五种消息。
12-5 FTP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
12-6 FTP中传输与控制为什么采用独立的连接?
13-1 如果一个电子邮件信息被发向一个邮件列表,该列 19
表中的每个接收方是否都保证能收到一个副本?为什么?
13-2.一些站点运行一个称为mailer的程序,它允许用户为他们自己的电子邮件地址创建任意的别名。用户可以收到发向任一别名的邮件。
允许存在别名的主要优点是什么?主要缺点是什么?
13-3 .试分析比较SMTP、MIME、POP、IMAP之间的主要区别。
13-4.分析电子邮件的格式。
14-1. 说明Telnet协议的作用
14-2. 列出Telnet协议的命令
14-3. 说明Telnet协议选项协商的含义
15-1 写出HTTP协议请求报文的完整格式。
15-2 描述HTTP协议的通信过程。
15-3 查阅有关资料,阐述HTTP1.1协议的主要新增内容。
15-4 试述HTTP的三种通信方式。
15-5 简述SSL的通信工作过程。
15-6 HTTP具有哪些特点?
16-1 什么是MIB,如何访问?
16-2 描述MIB中的主要组的作用。
16-3 简述网络管理模型的组成。
16-4 简述简单网络管理协议的功能。
16-5 数据采集的两种方法是什么?比较它们的优缺点。
20
17-1 简述移动IP具有的优点。
17-2 简述改善移动IP性能的途径。
17-3 解释通用路由封装GRE技术原理。
17-4 解释主动发现的代理请求消息的格式内容。
17-5 简述归属代理和外区代理以及它们的功能。
17-6 给出三种隧道技术的性能比较。
21-1 请简述IPv6相对IPv4的改进体现在哪些方面。
21-2 简述IPv4和IPv6的地址结构的不同。
21-3 下面是一些由IPv6首部,扩展首部和高层首部组成的IPv6信息包,它们出现的顺序哪些是正确的?
A IPv6首部,路由选择首部,逐跳选项首部,TCP报文段
B IPv6首部,鉴别首部,路由选择首部,TCP报文段
C IPv6首部,路由选择首部,分片首部,TCP报文段
D IPv6首部,路由选择首部,TCP报文段
21-4 请描述向IPv6过渡的隧道技术方案。
21-5 试比较IPv4和IPv6两类地址的相似点和不同点。
21-6 简述双栈网络建设的两种模式和双协议栈的具体工作方式。
21-7 为什么“::”符号在一个IPv6地址中只能出现一次?
篇三:TCP-IP练习题(有答案)
一 单选题
21
1. OSI模型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功能是(A)
A、利用不可路由的物理地址建立平面网络模型
B、通过物理媒体以比特流格式传输数据
C、利用逻辑地址建立多个可路由网络
D、建立、管理和终止应用层实体之间的会话
2. 网络类型号表示(其中x,y,z表示小于或等于255的一个任意十进制数字)
(C)
A、一个专用地址B、一个组播地址
C、一个回送地址D、一个实验地址
3. TCP/IP模型的网络接口层对应于OSI模型的(A)
A、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
B、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
C、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
D、仅网络层
4. IP报头的最大长度是多少个字节(B)
A、20 B、60 C、64 D、256
5. 下列哪个协议可提供“ping”和“traceroute”这样的故障诊断功能(A)
A、ICMPB、IGMPC、ARPD、RARP
6. 下列对于IP地址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A、主机部分全为“1”的IP址址称为有限广播
22
B、表示本网络的指定主机
C、一个A类网的IP址址x.0.0.0表示x这个网络
D、IP地址172.16.0.0~172.31.255.255属于保留地址
7. 下列哪项属于有效的C类IP地址范围(“hhh”表示可分配的主机地址部分)(A)
A、 ~
B、 ~ 239.255.255.255
C、224.000.000.000 ~ 239.255.255.255
D、 ~
8. 为了确定将数据发送到下一个网络的路径,网络层必须首先对接收到的数据帧做什么
(D)
A、封装数据包B、改变其IP地址
C、改变其MAC地址 D、拆分数据包
9. 从一个C类网络的主机地址借3位时,可建立多少个可用子网(B)
A、3B、6C、8D、12
10. 位于同一子网内的每台主机的IP地址满足(B)
A、网络部分与主机部分相同B、网络部分与子网部分相同
C、子网部分与主机部分相同D、只需网络部分相同即可
11. 使用超网(CIDR)技术的主要原因是(C)
23
A、为了去除对子网掩码的需求
B、为了扩大路由表的长度
C、为了减少路由表的条目
D、为了增加额外的B类网络
12. ARP请求作为下列哪种类型的以太网帧被发送(A)
A、广播B、单播C、组播D、定向广播
13. TCP在应用程序之间建立了下列哪种类型的线路(A)
A、虚拟线路 B、动态线路 C、物理线路 D、无连接线路
14. 下列哪项正确地描述了代理ARP(D)
A、代理ARP允许一个无盘工作站获取另一个无盘工作站的IP址址
B、代理ARP将目的IP地址解析为目的物理(MAC)地址
C、代理ARP允许路由器代替本地主机回应ARP请求
D、代理ARP允许路由器代替远程主机回应ARP请求
15. 在发送TCP接收到确认ACK之前,由其设置的重传计时器到时,这时发送TCP会(A)
A、重传重要的数据段B、放弃该连接
C、调整传送窗口尺寸D、向另一个目标端口重传数据
16. 下列哪项有关UDP的描述是正确的(D)
A、UDP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协议,用于在网络应用程序间建立虚拟线路
24
B、UDP为IP网络中的可靠通信提供错误检测和故障恢复功能
C、文件传输协议FTP就是基本UDP协议来工作的
D、UDP服务器必须在约定端口收听服务请求,否则该事务可能失败
17. 下列哪项最恰当地描述了建立TCP连接时“第一次握手”所做的工作(C)
A、“连接发起方”向“接收方”发送一个SYN-ACK段
B、“接收方”向“连接发起方”发送一个SYN-ACK段
C、“连接发起方”向目标主机的TCP进程发送一个SYN段
D、“接收方”向源主机的TCP进程发送一个SYN段作为应答
18. 发送应用程序可以通过设置下列哪两个标志来使TCP进程在传送缓冲器填满前发送数
据(B)
A、FIL和PSH B、PSH和URG
C、UGR和FIN D、FIL和FIN
19. 下列哪项最恰当地描述了生存时间TTL在IP数据报中的使用(D)
A、TTL指出了允许发送主机在线的时间长度
B、TTL指出了数据报在一个网段上停留的秒数
25
C、TTL对数据报在一个路由器处等待的时间进行按秒计数
D、数据报每经过一个路由器其TTL值就减一
20. 下列哪项最恰当地描述了UDP的多路分解过程(C)
A、UDP使目标主机将接收到的数据包通过多个IP地址进行路由
B、UDP使用IP地址使得多个应用程序在同一主机内同步通信
C、UDP使用端口编号使得多个应用程序在同一主机内同步通信
D、UDP允许多个主机通过单一虚拟线路进行通信
21. 一个数据报被标记为“不可分段”,而这时数据报要通过一个最大传输单元MTU小于该
数据报尺寸的网段进行传输,则接下来会发生(C)
A、用于传输的网络设备将调节该网段的MTU以适应该数据报的尺寸
B、用于传输的网络设备将压缩此数据报以适应该网段的MTU
C、用于传输的网络设备将放弃该数据报并通知源结点
D、用于传输的网络设备将保留该数据报直到该网段的MTU增大为止
22. 为了将几个已经分片的数据报重新组装,目的主机需 26
要使用IP数据报头中的哪个字段
(D)
A、首部长度字段 B、服务类型ToS字段
C、版本字段 D、标识符字段
23. 对于下列给定条件:(1)目的网段的最大传输单元MTU为512字节;(2)一个1500字
节的数据报;(3)一个20字节的IP报头。传输设备需要将数据报分成多少段来匹配此
网段的MTU(D)
A、1 B、2 C、3 D、4
24. TCP插口socket由下列哪项中的地址组合而成(B)
A、MAC地址和IP地址 B、IP地址和端口地址
C、端口地址和MAC地址 D、端口地址和应用程序地址
25.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TCP的功能(A)
A、最高效的数据包传递B、流控制
C、数据包错误恢复 D、多路分解多个应用程序
26. 下列哪项最恰当地描述了在TCP数据包中使用的序列编号(D)
A、标识下一个期望的序列号
B、标识源结点希望连接的下一个应用程序
C、说明主机在当前会话中接收到的SYN编号
D、标识段中第一个数据字节的序列号
27
27. 下列哪项不是TCP协议为了确保应用程序之间的可靠通信而使用的(D)
A、ACK控制位 B、序列编号
C、校验和 D、紧急指针
28. 本地TCP进程发送4个数据段,每个段的长度为4字节,其第1个序列号为7 806 002。
那么接收进程为表明其接收到第3个数据段而返回的确认号是(C)
A、7 806 010 B、7 806 011 C、7 806 014 D、7 806 015
29. 接收TCP为了表明其已收到源结点的SYN数据包,向源结点发送下列哪种类型的数据
包(C)
A、SYN-ACK B、SYN-2 C、ACK D、RESYN
30. 下列哪种类型的TCP段包含窗口尺寸公告(B)
A、SYN B、ACK C、PSH D、WIN
31. TCP进程如何处理失败的连接(B)
A、发送一个FIN段询问目的端的状态
B、在超出最大重试次数后发送一个复位(RST)段
C、发送一个RST段重置目的端的重传计时器
D、发送一个ACK段,立即终止该连接
32. 下列哪种网络通信类型不需要使用路由器(A)
A、直接路由 B、静态路由 C、默认路由 D、动态路由
28
33. 为了自动建立路由表,路由器必须使用下列哪种间接路由类型(D)
A、静态路由 B、默认路由 C、stub路由 D、动态路由
34. 自治系统相互之间交换路由信息时使用的协议类型为(C)
A、IGRP B、IGP C、EGP D、DVA
35. 下列哪项最恰当地解释了RIP协议中“最大直径为15跳步”的含义(B)
A、路由器最大可以有15个端口
B、路由器最大可连接15个独立的网络
C、任何一个网络不能超过15跳
步
D、任何所连接的网段都仅支持15台主机
36. 为了定位相邻路由器,OSPF路由器会发送下列哪种类型的数据包(B)
A、Discover数据包 B、Hello数据包
C、Locate数据包 D、Find数据包
37. 下列哪项不属于距离向量算法DVA稳定特性(A)
A、停止B、抑制更新
C、跳步数限制D、水平分割
38. 链路状态路由器建立下列哪项内容以描述到达每个目的网络的成本(D)
29
A、LSA树 B、DNS树 C、STP树 D、SPF树
39. BGP虽是一种外部网关协议,但它的原理与下列哪种协议或算法类似(B)
A、LSA B、DVA C、IGP D、SPF
40. OSI模型物理层的主要功能是(D)
A、为信息传送提供物理地址
B、建立可以通过网段携带高层PDU的数据帧
C、利用网络和主机地址通过网络路由数据包
D、通过物理媒体以比特流格式传输数据
41. 下面哪一项不属于网际层协议(C)
A、IGMPB、IPC、UDPD、ARP
42. 下列哪种网络设备无法减少网络冲突(A)
A、集线器B、网桥C、交换机D、路由器
43. 下面哪个是有效的B类地址(B)
A、15.129.89.76B、151.129.89.76
C、193.129.89.76 D、223.129.89.76
44. 无盘工作站在使用RARP协议请求一个IP地址时,如何识别其自身(B)
A、通过其子网掩码B、通过其MAC地址
C、通过其IP地址 D、通过其网络编号
45. 十进制数129的二进制表示是(B)
A、10001000B、10000001C、11001000D、10010000
30
46. 从一个C类网络的主机地址借5位则每个子网支持的可用主机数是(B)A、3
6C、8D、12
47. 下列哪个术语不是表示物理地址(A)
A、端口地址 B、MAC地址 C、适配器地址 D、硬件地址
48. 一个IP数据报的最大长度是多少个字节(D)
A、521 B、576 C、1500 D、65535
49. 路由器根据下列哪种信息来做出数据包转发决定(B)
A、路由器的MAC地址表 B、路由器的路由表
C、路由器的主机表 D、路由器的NAT表
50. 下列哪项是距离向量算法(DVA)的别名(C)
A、Dijkstra算法 B、SPF算法 C、Bellman-Ford算法 D、LSA
51. 路由信息协议RIP使用下列哪种度量标准来确定路径(D)
A、成本 B、带宽 C、滴答数 D、跳步数
52. 以太网专用组播地址为(C)
A、00.00.5E.00.00.00 B、01. 00.00.00.00.00
C、01. 00.5E.00.00.00 D、
53. 下列哪项不是用于OSPF控制网络路由表更新流量的(D)
31
A、OSPF将网络分为多个子域,称为区域路由
B、OSPF支持组播,而不是广播路由信息
C、OSPF仅传递路由表发生改变的条目,而不是整个路由表
D、OSPF定义了15个跳步的自治系统直径
54. 在子网广播地址中,哪部分地址的位全为“1”(D)
A、子网部分 B、网络部分
C、掩码部分 D、主机部分
55. 下面哪一项不是TCP/IP网际层协议的功能(C)
B、
A、全球性寻址结构 B、数据包分段
C、端到端数据流服务 D、服务类型请求
56. Telnet是TCP/IP哪一层的协议(D)
A、网络接口层B、网际层C、传输层D、应用层
57. 对于给定的逻辑地址,网络主机使用下列哪个协议来得到其物理地址(D)上
A、DNS B、RARP C、DHCP D、ARP
58. 用一个集线器连接几台主机构成的网络拓扑结构是(B)
A、总线型B、星型C、环型D、网状
59. 路由器工作在TCP/IP模型中的哪一层(B)
A、网络接口层B、网际层C、传输层D、应用层
60. OSI参考模型中,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属于(B)
32
A、资源子网 B、通信子网C、能源子网D、服务子网
61. C类网络地址共有多少个网络位和主机位(C)
A、16个网络位,16个主机位
B、8个网络位,24个主机位
C、24个网络位,8个主机位
D、30个网络位,2个主机位
62. 下列哪个设备可支持在独立的IP网络之间通信(D)
A、集线器B、网桥C、第2层交换机D、路由器
63. TCP/IP模型的应用层对应OSI模型的(D)
A、应用层B、会话层C、表示层D、以上三层都包括
64. C类地址的每个网络的可用主机数为(A)
A、254B、256C、65534D、65536
65. D类地址也可以叫做哪类地址(D)
A、单播B、广播C、专用D、组播
66. 下列哪项是十进制数254对应的二进制数(A)
A、11111110B、01111111C、10111111D、00111111
67. 若子网掩码为255.255.255.192,用对应的IP前缀表示应为(A)
A、/26B、/28C、/30D、/32
68. 传输控制协议TCP表述正确的内容是(B)
A、面向连接的协议,不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
B、面向连接的协议,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
33
C、面向无连接的服务,提供可靠数据的传输
D、面向无连接的服务,不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
69. 以下对IP地址分配中描述不正确的是(C)
A、网络ID不能全为1,也不能全为0
B、网络ID不能以127开头
C、同一网络上的每台主机必须有不同的网络ID
D、同一网络上的每台主机必须分配有唯一的主机ID
70. 逻辑地址202.112.108.158,用二进制表示正确的是(A)
A、11001010 01110000 01101100 10011110
B、10111101 01101100 01101100 10011001
C、10110011 11001110 10010001 00110110
D、01110111 01111100 01110111 01110110
71. 子网掩码的设置正确的是(C)
A、对应于网络地址的所有位都设为0
34
本文发布于:2024-02-07 17:24:2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4u4v.net/it/17072978626549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