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8日发(作者:)
模块化、项目式《生产与运作管理》教学改革与实践
1. 前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教育方式逐渐被新的教育方式所代替。作为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生产与运作管理的教育也在不断地探索和创新。模块化、项目式教学是当前比较流行的教学方式之一,本文将重点介绍在生产与运作管理教育中采用模块化、项目式教学所带来的改革和实践。
2. 模块化教学的意义和模式
2.1 意义
模块化教学是将传统的连续过程拆分为几个独立的部分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模块化教学强调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融合,使学习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在生产与运作管理教育中,模块化教学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更好地适应学生的需求。
模块化教学能够使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进度和兴趣进行自主选择和掌握知识点,不断提高自己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2.
更好地应对工作需要。
模块化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清晰地了解自己的知识结构,逐步提高综合能力,更好地应对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和需求。
2.2 模式
模块化教学可以分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模式。自上而下是指教师按照课程总体框架进行分析设计模块,学生按照先后顺序进行学习;自下而上是指学生按照自己的学习兴趣和需求选择模块,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强化模块内容之间的联系。
在生产与运作管理教育中,采用自下而上模式的模块化教学效果比较好,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3. 项目式教学的意义和模式
3.1 意义
项目式教学是将所学内容进行实际应用的教学方式。它强调实践功能,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逐步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生产与运作管理教育中,项目式教学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更加贴近实际工作。
项目式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获得更加贴近实际工作的实践经验和技能,提高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更好地培养综合能力。
项目式教学可以让学生组织和管理项目的全过程,这有助于提高管理和组织能力,以及协调各方面资源的能力。
3.2 模式
项目式教学主要采用团队合作和个性化学习相结合的模式。团队合作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协同工作,个性化学习可以让学生更好地适应工作需求,强化个人的综合能力。
在生产与运作管理教育中,采用以学生为主导的项目式教学效果比较好。
4. 实践案例
在教学改革实践中,模块化、项目式教学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某校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将课程拆分为若干个模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兴趣进行学习。每个模块之间都设计了相应的联系和融合,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整个课程的知识结构。
除此之外,该校还采用项目式教学,要求学生在小组组织下针对特定生产和运作管理问题提出实质性解决方案。这种教学方式强调“学生是主体,教师是辅助”,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帮助学生整合所学知识和实践技能,达到更好的应用效果。
5. 结论
模块化、项目式教学是一种新的教育方式,可以很好地应用在生产与运作管理教育中。模块化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融合,更好地适应工作需求;项目式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应对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和需求,提高个人综合能力。教学改革实践表明,模块化、项目式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值得被更多教育工作者所采用。
本文发布于:2024-02-08 04:10:1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4u4v.net/it/17073366136648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