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机房一体化综合建设方案

阅读: 评论:0

2024年2月8日发(作者:)

计算机机房一体化综合建设方案

计算机机房一体化综合建设方案

目录

一、机房建设原则 ......................................... 1

二、机房建设方案依据标准 ................................. 2

三、机房基建工程 ......................................... 2

四、机房配电工程 ......................................... 4

五、机房防雷工程 ......................................... 9

六、机房空调通风工程 .................................... 11

七、机房监控工程 ........................................ 13

八、消防系统 ............................................ 14

九、机房综合布线工程 .................................... 16

十、机房工程建设 ........................................ 17

计算机机房的建设涉及面广,内容复杂,是一项综合性工程,是 电子行业与建筑装饰行业融合的系统工程。

一、机房建设原则

1 .合理分布工作空间及各类设备安装场所,缩短工艺流程,降 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确保电子计算机系统稳定可靠运行,保 障机房工作人员良好的工作环境,并且以国家有关标准及规范为依 据。

2

.根据甲方提出的要求与现场实际情况以及计算机系统实际

作运行等情况进行设计,力求在设计、选材中做到整体布局的合理化

和科学化。

3、机房各项功能完整配套,达到专业规范、技术先进、经济合 理、安全适用、质量优良、管理方便之目的。

4、在经济实用的前提下,选择优质机房专用装修材料,主体装 修材料宜选用吸音效果好、不易变形、变色、易清洁、防火性好,且 高度耐用的材料,达到最佳装修效果。

5、室内控制设备、电器设备、布线系统的选材我们注重其可靠 性,全部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优质产品,以确保系统投入运行后故障 率为最低。

二、机房建设方案依据标准

(1)《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 50174-93〕

(2)《计算站场地技术要求》[GB 2887-89〕

(3)《计算机机房活动地板技术条件》[GB 6650-86〕

(4)《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GB 9361-88〕

(5)《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2-95〕

(6)《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TJ 34-79〕

(7)《室内装饰工程质量规范》[QB 1838-93〕

(8)《电子计算机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SJ/T 30003-93]

(9)《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JGJ71-90]

三、机房基建工程

机房地板 设计采用全钢抗静电地板,其特点是,全钢组件,机 械

性能高,承载力大、防火性能好;表面做静电喷塑、柔光、耐磨、 防腐蚀等处理;故抗静电性能优良、抗污染、便于清洗,造型美观、 组装灵活、维修方便、经久耐用,稳定性好,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标 准。

钢地板是具有防腐性的不燃物体,地板表面采用导电环氧树脂喷 塑处理。且表面可粘贴各种地板覆盖物所装饰,如HPL、PVC地毯 等,具有良好的抗静电性能,易于清洗、安装、更换。

机房天花 机房棚顶装修多采用吊顶方式。机房内吊顶主要作用 是:在吊顶以上到顶棚的空间做为机房静压送风或回风风库、可布置 通风管道;安装固定照明灯具、走线、各类风口、自动灭火探测器; 防止灰尘下落等等。机房应选择金属铝天花,铝板及其构件应具有质 轻、防火、防潮、吸音、不起尘、不吸尘等性能。

机房墙面机房内墙装修的目的的是保护墙体材料,保证室内使 用条件,创造一个舒适、美观而整洁的环境。内墙的装饰效果是由质 感、线条和色彩三个因素构成。目前,在机房墙面装饰中最常见的 是贴墙材料(如铝塑板、彩钢板)饰面等,其特点:表面平整、气密 性好、易清洁、不起尘、不变形。

机房隔断 为了保证机房内不出现内柱,机房建筑常采用大跨度 结构。争对计算机系统的不同设备对环境的不同要求,便于空调控制、 灰尘控制、噪音控制和机房管理,往往采用隔断墙将大的机房空间分 隔成较小的功能区域。隔断墙要既轻又薄,还能隔音、隔热。

四、机房配电工程

计算机机房负载分为主设备负载和辅助设备负载。主设备负载指 计

算机及网络系统、计算机外部设备及机房监控系统,这部分供配电 系统称为"设备供配电系统",其供电质量要求非常高,应采用UPS 不间断电源供电来保证供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辅助设备负载指空调 设备、动力设备、照明设备、测试设备等,其供配电系统称为"辅助 供配电系统",其供电由市电直接供电。

机房内的电气施工应选择优质电缆、线槽和插座。插座应分为市 电、UPS及主要设备专用的防水插座,并注明易区别的标志。照明应 选择机房专用的无眩光高级灯具。

机房供配电系统是机房安全运行动力保证,机房往往采用机房专 用配电柜来规范机房供配电系统,保证机房供配电系统的安全、合理。

机房一般采用市电、发电机或UPS不间断电源双回路供电,发 电机作为主要的后备动力电源,运行成本较低。

4.1 UPS电源设计要求

计算机机房的UPS电源一般选用大、中型,在线式的UPS。这 些UPS电源的价格比较昂贵,在选型上一定要认真细致,避免造成 不必要的损失,因此选型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根据本单位机房计算机及相关设备的用电量,并考虑到将来 设备的增加预留25%—30%的冗余,来选择UPS电源的输出功率; 根据各地供电条件的不同,选择适应本地区公用电网电压波动范围内 的UPS电源,一般UPS电源的输入电压在380V±10%范围。

2

3

.要对选用的UPS进行相应的动态、静态、过载、和放电测试。

. 了解UPS的网管功能,进行实地的远程的监测控制测试。

4 .根据机房所需的不间断供电时间,考虑密封电池的数量,对 于后备时间长,需要电池较多的UPS电源,应考虑机房的单位面积 承重量。

4.2 UPS电源的使用管理

UPS电源是计算机正常工作的保障电源,要保证计算机高质量的 电能,就必须对UPS电源进行可靠的维护和管理:

1. UPS的运行环境:UPS电源对温、湿度的要求比较高,一 般温度控制在5℃—22℃,相对湿度在50±10%的范围。同时,工作 间应保持清洁、无灰尘、无污染、无有害气体。

2. UPS电源的市电输入要求:UPS电源的输入线应是单独从 变压器以来的一路电,且不能再接其它用电设备;市电输入端应设有 专控开关;UPS电源输出端应设UPS配电柜,经配电柜后再分别接 各计算机及其外设;如果有条件,在UPS电源输入处设稳压电源或 隔离变压器,因为UPS电源的输入电压和频率有一定的工作范围, 如果输入电压过低,UPS将自动转为电池供电,并报警。

3. UPS电源正常运行时,开机后一般不要停机。频繁开机容易 造成UPS电源特别是大、中型UPS电源的设备损坏。

4. 正常工作时,UPS蓄电池一直处在浮充状态,长期的只充不 放会导致电池的加速老化,减短电池寿命。因此在使用中应定期人为 放电,时间一般每月一次,放电量为电池总容量的20%—30%。

5. 其它注意问题:认真检查UPS电源的接地;保证空调系统的 正常工作;加强机房的安全防火措施;对机房工作人员进行UPS电 源相关知识的培训。本方案中推荐使用台达UPS,赛特UPS专用电 池。

4.3 机房供配电设计要求

1 .计算机机房的供电应380/220V电压、50HZ频率和三相五线 制(即TN-S系统)的配线方式供电,单回路供给机房用电。

2 .计算机机房的设备供电应按设备总用电量的20% —25%进行 预留。

3 .计算机机房内的插座应分三种,它们分别是:不间断电源

(UPS)供电的计算机主机专用防水插座,不间断电源(UPS)供电 的设备用三孔标准插座,市电直接供电的设备用五孔标准插座。

4 .计算机机房内设备电源的电压变化应在220V±5%之内,频率 变化应在50H±0.5Hz之内。

5 .计算机机房内的照明应分工作照明和事故照明两类,工作照 明接入配电柜,事故照明接入UPS。

6 .计算机机房内照明装置宜采用无眩光灯盘,照明亮度应大于

300LUX,事故照明亮度应大于60LUX。

7 .计算机机房内的配电系统应考虑到与应急照明系统的自动切 换和消防系统的联动。

4.4 供配电系统设计说明

1 .线路的布线方式

根据公安消防局规定,机房装修所采用的导线应符合消防安全, 即通过消防局认证。所以室内导线全部采用新型阻燃导线组。为了满 足计算机机房的防湿措施,除了在地面上作一些处理外,同时为防止 漏电危及人身安全和防电磁干扰,所有金属线槽、金属线管必须全部 可靠连成

一体并可靠接地,接地电阻R<4Q

2 .接地系统

接地系统就是把电路中的某一点或某一金属壳体用导线与大地 连在一起,形成电器通路,其目的是让危及人身或设备的电流易于流 到大地,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希望接地电阻越小越好。另外计算机 系统的接地,还希望在接地电流受某种外界条件影响数值发生变化 时,使接地点的电位随之变化而产生的噪声应尽量减少。

在计算机系统中同时存在几种不同的接地系统:

(1)交流工作地:在电力系统中运行需要的接地(如中性点接 地),应不大于4欧姆。与变压器或发电机直接接地的中性点连接的 中性线称零线;将零线上的一点或多点与地再次做电气连接称重复接 地。交流工作地是中性点可靠地接地。当中性点不接地时,若一相碰 地而人又触及另一相时,人体所受到的接触电压将超过相电压,而当 中性点接地时,且中性点的接地电阻很小,则人体受到电压相当于相 电压;同时若中性点不接地时,由于中性点对地的杂散抗阻很大,因 此接地电流很小;相应的保护设备不能迅速切断电源,对人及设备产 生危害;反之则行。

(2)安全保护地:安全保护地是指机房内所有机器设备的外壳

以及电动机、空调机等辅助设备的机体(外壳)与地之间做良好的接 地,应不大于4欧姆。当机房内各类电器设备的绝缘体损坏时,将会 对设备和操作及维修人员的安全构成威胁。所以应使设备的外壳可靠 接地。

(3)计算机系统直流接地:计算机本身的逻辑参考地,小于1欧 姆。

(4)防雷保护地:即整个大楼的防雷系统的接地,一般以水平 连线和垂直接地桩埋设地下,主要是把雷电电流由受雷装置引到接地 装置,应不大于10欧姆。

(5)屏蔽接地:为了防止电磁感应而对电力设备的金属外壳、 屏蔽罩、屏蔽线的外皮或建筑物金属屏蔽体等进行接地。

机房内应引入三种地线:既交流工作地、安全保护地和计算机直 流地。

机房计算凯典古防洪F

机席

析在层

防雷接地 安金馋犷地 直看工作地 交前工作地

楼孑

KKTXI

癖在第

直选工作他交流接地和安全工作接地合二为一,与直流接地,防雷接地分别

用三根接地引线引至大楼的地面,如所示E2, E3, E4。再将它们与 避雷地桩E1接成综合接地网。这样他们就有同样的电位,在发生雷 击时,不会发生雷电反击而损坏设备。只要接地电阻小于1Q,就可 保证接地线间不产生电位差、不相互干扰。这是目前工程上最常见的 做法。

五、机房防雷工程

5.1 机房防雷技术概述

伴随着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元件 的高度集成化,设备耐过电压、耐过电流的水平下降,导致电信系统 和数据处理系统中的微电子设备、信息传输网络变得极易遭受瞬间过 电压的危害。由于机房通信和供电电缆多从室外引入机房,易遭受雷 电的侵袭,机房的建筑防雷设计尤其重要,而在通常的站区建筑设计 中往往忽视这一点,机房的建筑防雷除应有效地保护建筑自身的安全 之外,也应为设备的防雷及工作接地打下良好的基础,机电工程多采 用联合接地方式,系统设备接地都是与建筑接地连接在一起的。建筑 防雷设计施工完成后应提供准确的系统接地网或接地环带的位置和 布设图,避免设备接地网与建筑接地网冲突,虽然大楼建筑已有避 雷针防雷,但不能阻止感应雷击过电压、开关电源和操作工业设备而 产生的各种瞬间过电压。

5.2 防雷系统建设原则

1、信号系统和电源系统、高压系统和低压系统不应使用共地回路。

2、灵敏电路的接地应各自隔离或屏蔽,以防止地回流和静电感 应而产生干扰。机房接地宜采用综合按地方案,综合接地电阻应小于

1欧姆。

机房雷电分为直击雷和感应雷。对直击雷的防护主要由建筑物所 装的避雷针完成;机房的防雷(包括机房电源系统和弱电信息系统 防雷)工作主要是防感应雷引起的雷电浪涌和其他原因引起的过电 压。

5.3机房防雷系统

机房内防雷系统主要是对服务器、终端、电话机、程控交换机、 网络设备、数据传输线、UPS、空调机等电子设备加装过压保护装置, 在设备受到过电压侵袭时,保护装置能快速动作将能量泄放,从而保 护设备不受损坏。

市电电源经电缆引入室内配电柜,母线经空气开关后接一个三相 电源防雷器,其接地线接至综合接地排。这种把防雷器安装在配电柜 上设备的源头处,可直接分流大闪电电流,并避免电磁耦合,同时也 使接地网络的连接最优。

防雷器技术特点:

* 高速能量释放

* 低残压等级

* 快速响应(t WIOOns)

* 高绝缘电阻(>10 M)

防雷磊安装图接

机房主电王 ^^:关

I ]

安.机房设备

保险丝

1"[| II [1 |] &TopaT&

[===三相防雷器

0 ] ? I o I q

至接地极 主接地接线排I1◎ 01

六、机房空调通风工程

6.1 机房专用空调

计算站空调、新风、净化系统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和工作人员正 常工作的重要条件.诸如环境、温度、湿度、洁净度,以及工作人员 和设备的散热量等都会对计算机及附属设备工作的稳定性、可靠性造 成危害,所以国家规定机房区一一室温:A级22℃±2℃,湿度:(40 —60)%, >5乩尘埃粒度<18000 粒/dm3.

由于计算机对其所处的环境条件参数极为敏感,它需要特定的温 度、湿度和洁净度来保证其高效的运行,如果上述条件不能满足的话, 将引起数据失真、丢失甚至计算机完全停止工作,我们所推荐选用的 机房恒温恒湿专用空调,就是考虑到如何来满足主机房内设备对环境 特殊的要求,这种空调带有先进的微处理控制板,模块化设计、能效 极高及宁静的压缩机、远程监测系统、低噪音风机、超声波加湿器、 可随时更换的过滤器、节能性多级加热器。

6.2 机房专用空调特点

1 .大风量,小焓差,高显热比与相同制冷量的舒适空调机相比, 机房专用空调机的循环风量约大一倍,相应的焓差只有一半,机房专 用空调机运行时通常不需要除湿,循环风量较大将使得机组在空气露 点以上运行,有利于稳定机房的温、湿度指标。

2 .机房专用空调能够适应机房的幅度较大的热负荷变化,以使 元器件工作在所要求的环境条件之中,保证电路性能的可靠性。

3 .送风回风方式多样,能充分与计算机主机散热形式一致,从 而大大提高空调效率。

4 .两级过滤:机房专用空调机内设有初、中效两级过滤器,使 机组送出的泠气达到一定的净化能力,以满足洁净度要求。

5 .可靠性高:具有报警功能、自我诊断功能、后备机组管理功 能。

6 .全年制冷运行:多数机房专用空调机能在室温降至一15℃以 下时仍能制冷运行。

6.3 新风系统

新风在机房系统建设中是必不可少一部分,是为机房工作人员创 造舒适工作环境必须建设的项目,在密闭条件下,新风显得尤为重要。 机房对新风系统的主要要求如下:

a.送进机房的空气是经过处理后的空气。

b.新风不仅向机房内补充新鲜空气,还要维持机房内的正压。

c.新风在空调系统中含量应约占送风量的5〜10%为宜。

新风机组是向室内单向进风的一种设备,而新风换气机却具有同 时双向换气的功能和特点,它在向室内提供经过过滤的新鲜空气的同 时,将室内污浊空气排出室外,起到了一机两用的作用,新风换气机 采用热回收装置,可减少热量或冷量损失,具有明显的节能效果。

七、机房监控工程

7.1 监控系统建设原则

监控布点机房中有大量的服务器及机柜、机架。由于这些机柜 及机架一般比较高,所以监控的死角比较多,因此在电视监控布点时 主要考

虑各个出入口,每一排机柜之间安装摄象机。如果在各出入口 的空间比较大,可考虑采用带变焦的摄象机,在每一排的机柜之间, 根据监视距离,配定焦摄象机即可。如果机房有多个房间的话,可考 虑在UPS房和控制机房内安装摄象机。

7.2 产品选型及技术要求

电视监控系统图像信号应满足图像信号技术指标表中的要求:

>复合视频信号幅度:(1±0.3)V

(峰-峰)

>黑白电视水平清晰度:> = 350TVL

>彩色电视水平清晰度:> = 270TVL

>黑白电视灰度等级:>=8

>信噪比:> = 38

一般情况下,定焦摄象机在光照度变化大的场所应选用自动光圈 镜头并配置防护罩,在光照稳定光源充足的地方,用固定光圈镜头可 降低成本。

图像信号应保持24小时录像,录像方式可采用硬盘录像,也可 采用传统的录像系统。闭路电视控制系统最好有视频动态报警功能。 同时如果具有视频远程传输功能,即通过Internet、ISDN、局域网或 电话线将监视信号传输到远程客户指定的地方,在使用时将会更加方 便。

在安装闭路电视的同时,也可考虑在重要的机房档案库安装防盗 报警系统以加强防范手段。

八、消防系统

8.1 氟丙烷灭火系统设计方案

1 .设计依据

>《七氟丙烷(HFC-227ea)灭火系统技术规程》 (DBJ53-11-2003)。

>《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3-92)。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2 .设计参数

>七氟丙烷设计灭火浓度:10.0%。

>灭火剂喷放时间:W8S。

>七氟丙烷灭火系统设有自动控制,手动控制和机械应急三种启 动方式。

>环境温度:0℃-55℃。

>采用全淹没固定式有管网自动灭火系统。

>全淹没七氟丙烷的浸制时间W10min。

>使用电源:主电源为AC220V、50HZ ,备用电源为DC24V。

>启动方式:电启动DC12V〜28.8V(60。)、气动启动气体压力

三0.35MPa、应急机械手动启动机械操作压力W50N。

>启动气源使用气体为N2工作压力W10 MPa。

>七氟丙烷灭火剂储瓶充装压力4.2 MPa。

>七氟丙烷灭火剂的充装密度不大于W1000kg/m3。

>七氟丙烷灭火剂主要以物理方式和化学方式灭火。

8.2 灭火系统组成及功能

1 .系统组成

七氟丙烷灭火系统设置成一个组分配系统分别对五个机房进行 保

护,该套七氟丙烷灭火系统共分为五个保护区。

每套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由以下设备组成:七氟丙烷灭火剂储瓶、 瓶头阀、液体单向阀、灭火剂储瓶架、高压软管、汇集管、压力开关、 选择阀、启动钢瓶、启动钢瓶瓶头阀、启动钢瓶架、气体单向阀、启 动管路、气路三通、安全阀、喷头、灭火剂输送管路。自动报警系统 由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气体灭火控制盘、声光报警器、放气指 示灯、紧急启停按钮、报警控制线路等组成。

(气体灭火系统设备及自动报警系统设备的型号和数量详见报 价表)。

2 .系统功能

本系统具有自动控制、手动控制、机械应急启动三种启动方式。 保护区发生火灾时,某个感烟或感温探测器最先捕捉到火警信号,输

送到报警控制设备。

当只有一种探测器探测到火警信号输入时,控制器只报警,但不 执行灭火,只有当两种探测器探测到火警信号均有输入时,在经过延 时10〜30S后,确认有火灾发生,才自动执行灭火,这时灭火剂储瓶 的瓶头阀和选择阀被打开,喷放到保护区进行灭火。在延时期间伴有 声光火灾报警信号,可使人员撤离现场。

在此期间,如果操作人员根据实际情况确认为误报警,不需启动 灭火装置时,按“紧急截止”按钮,可不执行灭火指令。如操作人员 发现保护区内发生火灾而探测器没有探测到火警这时需要启动灭火 七氟丙烷装置,操作人员可按下“紧急启动”按钮这时报警控制器发 出执

行灭火指令启动七氟丙烷灭火装置进行灭火。在执行灭火时,火 灾报警控制器上的灭火灯亮,压力开关闭合,同时放气指示灯亮,显 示“灭火勿入”,使工作人员知道保护区内已放气不能进入。

3 .其它杂项

机房内应注意防水,必要时应安装漏水检测装置。考虑到贵单位 机房有下水管道经过,故在此方案中设计了一套漏水检测装置,该漏 水检测装置能在机房内有水浸入时通过传感绳将信号传输到设定的机 器上。并建议配备手提式灭火器和空气呼吸器。

九、机房综合布线工程

4 .开启式插座

采用开启式插座,插座大小相当于主板的九分之一(即一个子板大

小),插座的一边有和主板边角相同的凹槽,盖板可以直接搭在插座边

角上,从而将插座和地板固定在一起。

优点:操作简单,只需简单的手工锯、螺丝刀即可轻松完成布线 进度快。开启式插座容量大于普通插座,布线单位成本大大降低 适用范围:建议所有强电和弱电采用开启式插座。

5 .走线口

在主板或盖板任意位置,开50mm圆孔,并搭配塑料走线口。弱电 可以直接穿出使用,强电可以在引出后接插线板,或者引到隔断底部 另按塑料面板。

优点:成本低。

适用范围:所有弱电信息点都可以采用此方式,部分强电视情况也

可使用走线口。

适用范围:所有强弱电信息点。

6 .机房消防

机房应设气体灭系统,气瓶间宜设在机房外,为管网式结构,在 天花顶上设置喷嘴,火灾报警系统由消防控制箱、烟感、温感联网组 成。

机房消防系统应采用气体消防系统,常用气体为七氟丙烷和SDE 两种气体。

十、机房工程建设

10.1 施工前准备

1 .制定《施工注意事项》、《仓库管理手册》、《布线点登记表》、《布 线点更改申请表》。

2

3

4

5

6

7

.选定办公及仓库位置(建议在一起),布置办公地点。

.施工材料清点人库,登记。

.准备施工工具。

.准备施工布线图,查证布点位置有无错漏。

.确定工地负责人责任。

.建立电脑室,以备在施工中布线时的更改登记及布点登记。

8 .水平配电间及主配电间的初步布置及墙上尺寸安排。(墙上钉 木板,开洞等)

9

10

.竖井中用于主干的绑线架设完毕。

.线槽架设完毕,开始依设计铺设PVC管。

11 .预埋PVC管。

10.2 拉线须知

拉线前先做好标签(督导人员准备)。准备好开工前所需材料。

拉线人员(施工队方准备)需8人。负责拉线。督导人员2-3 人员,负责贴标签。

线到管理间到地后留出3米。信息口端留出1米。

线拉出箱后,一定要在线两端及箱上做出标记。线两端贴标签, 箱上写标记。

进出现场的材料由施工队负责保管。

10.3 布线、打线操作、注意事项

布线时注意动作不得粗鲁,对线不要大力拉扯,以防导线因拉扯 变形而致参数测试不合格。

弯曲地方过线时不要束同时布。

布线时将不同作途缆分开束扎,计有话音、数据、监控等。

主干电缆应将数据与话音分开。

配线架上打线时应严格按规范进行。

打线时应确定压压紧,保证不会因反转出现脱落现象。

RJ-45端头制作时应准备,小心运用压线钳,避免压花模块。

RJ-45端头制作时应小心注意不能排错颜色位置。

严格按图纸清晰标注模块头编号。

10.4 施工人员注意事项

保证施工质量,施工时严格施工规范进行。

施工人员应严格听从工地负责人的调度及安排。

施工人员应妥善保管领出的施工工具,仪器,当日工作完毕后交

回仓库保管,若有遗失或人为损坏要照价赔偿。

施工时要注意施工材料的节约。

严格遵守质量检验制度,按施工程序要检验的必须检验后再进行

下一程序。

严格遵守工地安全制度,保证施工安全,爱惜自己和别人的生命,

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

10.5 施工责任

具体责任如下:

布线系统的详细设计。

提供符合合同规定的网络布线产品及网络设备。

施工的督导和质量检验,提出修改建议。

提供布线系统器件,包括插座暗盒、电缆、

信息插座、配线架的安装。

施工过程中应遵循的标准:

EIA / TIA568工业标准及国际商务建筑布线标准

IEEE802.3 100-BASE-TX

计算机机房一体化综合建设方案

本文发布于:2024-02-08 04:33:3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4u4v.net/it/17073380196653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机房   系统   设备   接地   电源   采用   施工   灭火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网站地图1 网站地图2 网站地图3 网站地图4 网站地图5 网站地图6 网站地图7 网站地图8 网站地图9 网站地图10 网站地图11 网站地图12 网站地图13 网站地图14 网站地图15 网站地图16 网站地图17 网站地图18 网站地图19 网站地图20 网站地图21 网站地图22/a> 网站地图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