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一流课程申报】《Python数据分析》课程

阅读: 评论:0

2024年8月19日发(作者:)

【混合式一流课程申报】《Python数据分析》课程

混合式一流课程申报:《Python数据分析》课程

一.课程建设

(一)课程建设基础(课程前期建设基础,是否来源于省级及以

上的精品课、精品资源共享课、视频公开课、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等,

50O字以内)

本课程作为选修课于2019-2020学年春季学期首次开课,3学分共

48学时。以Python语言为载体介绍数据分析的常规流程及使用要点,

考虑到该编程语言的官方文档、开源社区及相关资源多为英文,结合

数学系国际化课程改革,确定采用中英双语教学。2020年,顺应国

家、省及学校的人才培养理念发展,调整为2学分共32学时,并申请

校级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培育项目,开始进行混合式课程的改革探

索。2021年,进一步调整为统计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必修课。截

至目前己开设3次混合式课程教学,所选用的在线教学平台历经中国

大学MOOC平台、超星平台,经过教师端、学生端的使用感受对比,最

终依托超星平台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的教改研究。

课程内容包括Python基本语法介绍、数据获取及预处理、分析与

统计及可视化,主要介绍的Python第三方库有:NumPy,pandas,

Matplotlib等。线上视频资源采用课程示范包《Python程序设计基

础》及《Python网络爬虫技术》、《Python语言程序设计》的部分课

1

程视频资源的部分视频作为必学资源,并配有若干全英视频作为高阶

资源,供有兴趣和能力的学生学习。同时配备在线作业、在线测试、

线下课堂的随堂测试、调查问卷等资源,实现线上线下、课前课中课

后全覆盖的课程教学。

(二)课程特色、影响力(课程的主要特色介绍、影响力分析。

500字以内)

课程秉承“启发引导、循序渐进、学以致用”的原则,在教学中

注重理论和实践的融合,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形成“融立德树

人、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实晚应用于一体”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内

容、方法和手段、考核方式和评价体系等方面采取多种举措,构建《R

语言编程》课程线上线下、课前课中课后全方位一体式实践型教学体

系,培养学生使用R语言的编程实践能力,以适应当今世界教育国际

化和信息化的时代潮流。

课程核心落脚点在于使用Python语言进行数据分析,不同于传统

计算机专业编程类课程,不过多深究Python语言与计算机底层交互的

特性,而将精力集中于其在一个完整数据分析项目中的重要作用。并

以撰写一份内容完鉴、信息丰富的数据分析报告为主线,讲授Python

语言基本语法、数据获取及预处理、分析与统计及可视化等技术,帮

助学生实现“开箱即用”,更加牢固地掌握相关知识点。

2

借助线上教学平台提供的实时学习反馈工具,及时发现学生学习

过程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并进行解答,再到线下课堂进一步巩固讲解,

可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能实现对重点学生群体(如学习

进度较慢)的学习状态监控。三期混合式授课累计选课人数近两百五

十人,占数学系本科生近三分之二。

二.课程设计

(一)总体设计(举证说明本课程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设计及

实施过程中采用的教育思想或理念,说明本课程的教学目标、适用对

象、选取内容、学习资源建设与使用情况、课程组织实施情况等,800

字以内)

以学生为中心,在线资源建设强调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充分锻炼

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线下通过创设情境、协作、会话等环境要素,

引导学生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采用“实例式教学”或“基

于问题的教学"",基于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进行课程教

学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课程学习,学生将具备使用Python语言解决一般计算问题的

能力、理解数据分析的基本流程、了解大数据分析的实战技巧。具体

3

的,掌握Python语言的基础语法,能熟练使用Python语言处理数

据、绘制各种统计图形、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回归分析等,并能独

立使用英文撰写一篇完整的数据分析报告。

适用对象

统计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一年级本科生、对使用Python进行

数据分析感兴趣的其它专业本科生选取内容

核心课程内容包括Python基本语法介绍、数据获取及预处理、分

析与统计及可视化,主要介绍的Python第三方库有:NumPy,

pandas,Matplot1ib等。

学习资源建设及使用情况

本课程线上视频资源采用课程示范包《Python程序设计基础》及

《Python 网络爬虫技术》、《Python语言程序设计》的部分视频作为

必学资源,并配有若干全英视频作为高阶资源,供有兴趣和能力的学

生学习。同时依托超星平台进行异步SPOC课程建设,配备在线作业、

在线测试、线下课堂的随堂测试、调查问卷等资源,在线下课堂讲授

中安排学生随堂限时完成习题或围绕程序项目进行课堂讨论,实现线

上线下、课前课中课后全覆盖的课程教学。

课程组织实施情况

4

目前课程具备超过210个授课视频、总时长超过2000分钟,超过

430道题的习题库,以及超过980个非视频课程资源,并在持续建设更

新之中。依托丰富的教学资源库,每次开课均将当学期全部线上资源

向选课学生发布,要求学生在每周线下课堂前,完成对应周次的线上

资源学习,线下课堂根据学生的线上学习情况,重点讲解存在的难

点、共性问题等,并依托超星学习通APP组织随堂签到、练习及问卷

调查等教学活动。

(二)课程思政设计(举证说明本课程教学设计中如何有效融入

课程思政、课程思政的主要渗透点及实施方式、所取得的育人成效

等,800字以内)

通过课堂教学或课外材料向学生介绍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中国最新

成就,将国民经济、数据安全等融入课程材料建设,力求通过教学内

容和思想政治的融合,让学生领略数据分析的魅力和作用,知晓我国

统计学家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并对他们所展示出来的科学人文素养及

对国家奉献自我的精神产生共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所学知识

应如何满足社会各行业的不同发展需求,进而思索个人的发展如何适

配国家和社会的需求,并形成科学理性的思维习惯、求真务实的敬业

精神。

5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力求将课程思政元索自然融入教学内容中,

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讲授法:在部分教学内容中开篇进行背景介绍,通过讲述相关专

业的历史及现状,展示我国统计学家取得的成就,尤其是他们的创新

精神、敬业精神等。

示范法:通过课堂演示Python代码进行示范。

讨论法:通过课前给予讨论素材主题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收集

有关资料,思考相关理论知识在社会各领域中的应用,并进行讨论。

练习法:让学生做课堂及课后练习,以培养严谨的科学思维。翻

转课堂:以学生为中心,由学生主导专业课程内容的讲授。

设置若干相关讨论主题,通过线上平台讨论区、线下课堂讨论、

课前思政3分钟分享等形式,引导学生收集资料、深入思考、开展讨

论,以自我驱动的方式接受课程思政的氛围。具体内容包括但不仅限

于:结合Python语言自身的开源性特点,思索软件开源性的意义和价

值;收集了解在Python社区中,有多少国人贡献了第三方库;网络爬

虫技术的合法性讨论;我国统计学家许宝先生的生平贡献介绍;我国

知名统计学网站社区;统计之都的推介;对比国外闭源的软件,如

SPSS、SAS等,引导学生在创设的情境“若SAS由于种种原因不再提供

6

技术支持,是否有Python第三方库可以提供相近功能?”中开展讨

论,并选取某一数据分析功能,要求学生尝试使用Python编程实现。

通过在数据挖掘竞赛等国内外权威学科竞赛中运用所学知识,多

名学生斩获一、二等奖,课程育人成效逐渐显现。

三.混合式教学教案、课堂实录样例

(至少提供一次能体现本课程技学特色的线上线下混合式课堂教

学的详细教案。)

第5周课程主题:列表相关、可变对象的概念、引用、浅拷贝、

深拷贝基本情况。

1.学时安排:线上学习1学时,线下课堂2学时

2、授课人数:142,统计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一年级本科生

学情分析:

经过前4周的学习,学生已完成Python开发环境的配置

(Jupyter Notebook或者PyCharm),掌握Python的基本语法特性

(基本数据类型string、Int、float、bool等:缩进代替括号:关键

字:变量赋值:查看文档等)。if 语句及while语句的使用规则、

for循环语句的使用规则、初步知晓==与is的异网。经过线上习题.课

7

堂提问及问卷调查得知,学生对Python中赋值操作后,底层的操作逻

辑理解程度有差异,有一定比例的学生仍不太理解。

列表的基本操作在教材第3章第1节的内容中。由于教材重心在

介绍Python进行数据分析的相关方面,未对Python的编程语言特性

多着笔墨,为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使用列表以及编写个人程序,需

补充可变对象。引用、拷贝相关的知识点。

教学内容:

[课程思政]国外软件的国产替代,以MATLAB的卡脖子事件为例,

介绍我国开发团队的研发进展,教育引导学生把国家。社会、公民的

价值要求融为一体。同时通过本周课程所学的浅拷贝、深拷贝概念,

引导学生要形成实事求是、严谨治学、求根问底的学习、做事态度。

[专业内容]本周课程将讲解Python中的重要数据结构之一:列

表,以列表为例,延伸介绍可变对象的概念,此外。针对前面课程中

学生理解较为困难的赋值操作底层逻辑,结合讲解引用

(reference)、浅拷贝(shallow copy)。深拷贝(deep copy)的

全面介绍。

教学目标:

必须掌握的知识点经过本周课程的学习,学生需熟练掌握列表的

创建。常用方法(子集、切片、添加、插入。扩充、删除、反转、复

8

制等)以及Python特有的列表推导式语法需基本了解引用、浅拷贝、

深拷贝的概念,并能正确区分深浅拷贝带来的程序运行效果差异。

高阶性、挑战度的内容:需基本知晓列表推导式在涉及多层循环

或条件判断时,对循环对象的加载缓存机制;需清楚列表append、

clear方法组合使用时的运行逻辑。

学习态度、价值观的塑造:促使学生积极思考Python语言设计过

程中的动机。主动对已学知识点的归纳整理、注重逻辑思维训练、形

成求根问底的学习习惯、勇于挑战难点的精神以及逐步培养解决痛点

的能力。

教学重点:

列表的常用方法、各方法叠加使用的注意事项。列表推导式([]

及()下的异同)。引用。深浅拷贝的区别。

教学难点:

浅拷贝和深拷贝的底层操作逻辑、以列表推导式为例知晓Python

中定义及编译的实现时间差异。

教学策略:

线上环节:观看视频学习、完成线上练习汇总线上学习过程中遇

到的问题,在课程微信群、线上课程讨论区中发帖讨论,鼓励学生进

行交流、合作及探讨,相互促进。

9

线下课堂:采用讲授法、示范法,通过课堂演示讲解,针对线上

环节中收集以及前期开课中学生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深入解答;采

用问卷调查、随堂小测,将本周课程中的重点难点先由学生进行探索

及思考,再在课堂进行答疑,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加深对

重难点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针对引用、浅拷贝、深拷贝对初学者理

解的主要困难,通过类比举例的方式,以贴近学生在校园的日常生活

构建情境,帮助理解。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要求学生复习前4周的已学内容:认真观看线上指定

内容的视频资源;动手编写代码实践视频中的程序:整理遇到的问

题。为线下课堂活动做好准备。

教师准备:线下课堂演示的Python环境(Jupyter Notebook):

收集学生线上学习过程中的普遍问题:整理前面开课中学生在学习相

关内容时遇到的普遍性问题:做好线下课堂课前3分钟的思政元素设

计:在线上课程管理后台为线下课堂创建签到、随堂小测等资源。为

线下课堂活动做好准备。

教学过程:

线上学习(从上周课程结束后到本周线下课堂前一天完成):

(1)观看学习“章节”板块中第5.2视频资源的全部内容

10

5.2.1 [学]列表的创建

5.2.2 [学]列表中元素的查找

5.2.3 [学]列表中元素的修改

5.2.4 [学]列表中元素的删除

5.2.5 [学]列表的遍历

5.2.6 [学]列表的常见计量操作

5.2.7 [学]列表的排序操作

5.2.8 [学]列表的嵌套应用

(2)其它要求:

自行将视频资源中的程序编写一遍,理解列表的这一数据结构的

定义。特性及常用操作方法,注意理解可变对象的抽象概念

线下课堂:

第一节课

[第一步]课前思政3分钟(上课前3分钟左右)

[课程思政题材] [投影展示]上周(第4周)线上资源中,拓展阅

读4.3.1工业软件现状及发展,作为素材展示,再结合近期MATLAB的

禁用事件,介绍国内团队网元软控的新一代科学计算环境

开发历程,以开发团队的豪言壮志激励学生学好专业

11

知识,提升专业能力,树立明确的规划目标,立志为国家的技术发

展、创新进步添砖加瓦。

“漫漫长征路任重而道远”

相比于国外软件几十年来在全球工业领域的深厚积累,MWORKS在

科学计算函数库数量、专业工具箱数量、模型驱动代码生成的质量、

以及应用生态成熟度上,距离国际领先的能力还有较长路要走。但在

当前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必须加快步伐!

同元希望MWORKS做好新一代科学计算与系统建模仿真的底座,提

供开放的接口,依托中国科学与工程的创新发展需求。高校院所3800

万师生和工业企业4000万工程师,共同创建MWORKS的应用生态。加

速发展,实现创新并超越!

[第二步]学习通APP发布随堂签到、复习第4周的重难点内容(5

分钟)

[学习通APP]超星学习通发布随堂签到,提醒到课同学及时签到,

截止时间为本次课程结束。

[投影展示]复习上一周(第4周)所讲的while、for循环语句,

结合字符串的常规操作,以以下代码块进行重点知识点的汇总复习。

while True:

i=3

12

for i in range(3):

print(i)

a=" ing"

print(id(a))

print(id("some" + "-" + "string"))

if i==1:

break

if i=1:

break

[讲]while循环语句需要有中止循环的条件,for循环的中间变量

i会在覆並外部工作空间中

已存在的变量值,Python会将由ASCII编码字母、数字和下划线

构成的字符串缓存起来,以节省内存的开销(这是一种Pythonic的处

理风格)。

[思考]变量赋值是对内存中存放的对象进行引用。

[第三步]讲授新课:列表的创建及常用方法、列表推导式(40分

钟)

[投影展示] + [讲]使用Jupyter Notebook 进行演示,列表

(list) 对象的全部方法可使用命令dir(list)查看。

13

课间休息

[随堂小测]第一节课下课,通过学习通APP发布随堂小测,让学

生利用课间休息审题,并在学习通上进行回答(题目具有挑战度,综

合了第4周的for循环语句、第一节课学习的列表append方法、列表

clear方法)。

第二节课

[第一步] (3分钟)继续完成学习通发布的随堂小测,让还未完

成的同学抓紧时间完成。

[第二步] (2分钟)查看学习通APP小测的完成情况,与学生互

动,公布各选项的选择比例,向学生提问选择正确答案的是否清楚其

中的运算逻辑。

[第三步]随堂小测的详细解答(10 分钟)

[投影展示]+[讲]

演示以下代码,告诉学生当遇到程序返回结果与预期不一致时,

可以采用最小有效原则进行排查,以本题为例,只筛选course的第一

一个元素构成单一元素的列表,并在调用append和clear方法前后,

插入print函数,显式的输出调用方法前后的first和last变量取

值。

14

从上述代码的运行输出结果可以发现,在调用clear方法对first

列表进行内容清楚之前,last列表为单元素的列表,且该元素为

first列表,即last为嵌套列表。调用clear方法之后,first列表

变为空列表,同时last列表中的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元素,也同

步变成空列表。为什么?引导学生回忆第一节课中所讲的,列表的多数

方法都是原地生效,即在内存中进行操作,在上节课的演示中,可以

发现clear方法调用前后,列表的内存地址不变,变化的只是内存地

址存放的对象内容。

[思考]为何last列表的内容在first列表调用clear方法后,也

同步变化?

[讲]结合前面课程中讲过的内容,如创建符合一定规则的字符串

时,存在缓存机制,即会指向同一内存地址。刚才演示代码中,last

的元素跟随first同步变化,说明last的元素事实上指向first的内

存地址,使用的是这一地址中存放的对象内容。这一处理方式即为

Python中的重要概念之一浅拷贝(shallow copy)。

[第四步]引用、浅拷贝、深拷贝讲解、空列表(12分钟)

[投影展示] + [讲]

15

[讲]可能经过前述的讲解,仍有很多学生不太理解引用、深浅拷

贝的实际含义,以下进一步通过创建一个图书馆借书的场景,进行形

象化具体解释。

场最介绍:

图书馆对馆藏的每一本书都贴了对应的索取号,根据索取号可以

在对应书$架上找到那本。

(根据课堂时间情况决定是否进行演示打开浏览器,访问图书馆

主页,检索馆藏资源“Python数据分析”,展示具体图书5的索取号

及馆减地等信息)。那么,索取号TP311. 561/2020--就相当于是

Python中的变量名:实际存放在图书馆的实体书,就相当于内存中某

个位置的对象:索取号跟实体书$之间就构成了一种引用的关系。

引用:

假设甲同学现在在图书馆,想借这本书,但忘了在哪儿,向在电

脑旁的乙同学求助,乙同学通过检索图书馆网页,获取了索取号,就

可以把索取号告诉甲同学,这样甲同学就可以找到要借的书。整个过

程就相当于在Python中以变量名的方式使用存放在内存中的对象。

浅拷贝:

甲同学根据索取号找到了对应的图书$类区域TP311-TP312,看到

书架旁边立着一块通知:

16

“由于书架维护需要,现将TP312的图书都移动到原书架旁边的

移动推车上,TP311不受影响”。原来TP311-312是在同一层书转架,

大家要借阅这两层书架的书,都只需要到这一层书架找就行,现在由

于临时调整,TP312 的书都在移动推车上.图书馆工作人员将TP312书

所在位置进行了整体性调整,后来的同学要找IP312的书,就知道要

到移动推车找。这一系列操作,就相当于是浅拷贝的第一个情况:大

家知道TP311-312在同一层书架,管理员移动TP312并贴了告示,现

在大家就知道要去新地点寻找。

甲同学继续在TP311找他要借的书,只看到TP311. 560跟TP311.

562,没找到TP311. 561.原来这本书正好被其他同学拿走,正坐在书

架旁边的桌子上看。这就相当于浅拷贝的的第二个情况: TP311 的某

本书被拿走,但整体的书架位置没有变化,再拿走TP311. 561书的同

学把书放回书架之前,所有其他同学过来找这本书,都会跟甲同学- -

样,找不到。

深拷贝:图书朽馆通过分析借阅历史,发现TP311-312书架的书

借的人特别多,需求很大,决定投入经费,再购买一批同样的书,然

后在TP311-312朽架旁边放置了另一个新的朽架TP311-312(新)。这

个时候,对原来TP311-312书架的书$做的借阅、调整位置,都不会对

新的书架产生影响。因此,相当于深拷贝。

17

四.学习支持服务及学习评价

本课程学习支持服务:(说明本课程教学过程的导学、督学、促

学、助学等学习支持服务活动的组织、模式、落实措施和成效300字

以内)

课程主要采用超星平台课程示范包《Python程序设计基础》及

《Python网络爬虫技术》、《Python语言程序设计》进行异步SPOC

课程在线资源建设。由于所选:示范包缺少

odels. sklearn等内容,课程团队以现有视频资

源为基础,选取网络公开或开源的视频资源、代码资源,并将在后期

建设中持续更新为自有视频、动画等资源,对在线教学内容进行补

充。

分阶段定期安排高年级优秀学生或硕士研究生对学生进行辅导,

包括课后作业答疑、课程难点重点导读等:依托课程论文,组织学生

进行课外资料的收集、整理及总结:在学期中后段根据教学进度安排

情况,选择具有一定难度、紧跟时事热点的话题,组织学生分组讨

论,主讲教师进行点评指导。

18

学习评价:(说明课程采用的过程化与个性化相结合。形咸性评

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站合的学习考核及评价方式,线上线下各种考核方

式在学生课程学习最终成绩中的占比(百分制)等,300字以内)

每周的线上自主学习均安排代码实践内容,通过在线作业、在线

测试、在线讨论等形式,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检测,并依托超

星平台的学习过程数据,监控学生的学习情况。

线下教学过程中,除常规课后作业之外,适时穿插安排课堂讨论

与点评。进行随堂小测、发布随堂问卷等,对预期学习结果进行动态

评估。

要求每名学生在学期末之前完成-一份规范的数据分析报告。以检

查分析报告为重点,分别从报告的规范性(文字表达的清晰程度、结

构的合理程度以及报告排版等)、算法及结果的正确性等几个方面来

确定实验报告的等级。

最终成绩占比:平时表现(线上线下综合表现) 10%、线上:作

业30%、线上测试30%、课程论文(必须完成,未完成最终成绩为0

分) 30%。

五.课程后续建设计划

19

(课程后续建设、资源更新与维护、教学应用计划,经费预算与

落实等,500字以内)

课程后续建设

组织课程团队进行线上教学视频的录制更新,借助、

AE等动画制作、视频后期软件,制作形象化、趣味性的视频,寓教于

乐,全面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通过4年左右的持续建设,到

2025年开课前,完成对线上视频资源的完全更新,配套相应的作业、

习题、数据集及案例资料库,构建以具体数据分析项目全流程为主

线,覆益Python基础语法、数据整理、建模分析、可视化、应用共享

的课程教学体系,完成配套教材、习题册、案例册的撰写、出版。

资源更新与维护

每期结课后,对课程的适用性、高阶性、完整性进行反思总结,

通过教学过程评估资料、问卷调查等形式,完善线上线下教学资源。

由于Python的开源特性,文档更新较快,课程团队将在每期开课前,

周期性调整课程PPT.讨论话题、拓展阅读资源、作业及考试题库等内

容,保持课程资源的时效性。

教学应用计划

20

本课程为统计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必修课,安排在每学年

秋季学期上课。2023年将依托超星平台作为在线开放课程上线,面向

国内更多学生授课。

经费预算与落实

课程建设预算为每年1-2万元,持续5年,用于文献出版、视频

后期、课程推广等费用,依托一流课程、数学高水平重点学科、校级

以上质量工程项目等项目提供经费保障。

21

【混合式一流课程申报】《Python数据分析》课程

本文发布于:2024-08-19 15:05:4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4u4v.net/it/172405114930537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课程   学生   学习   进行   资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网站地图1 网站地图2 网站地图3 网站地图4 网站地图5 网站地图6 网站地图7 网站地图8 网站地图9 网站地图10 网站地图11 网站地图12 网站地图13 网站地图14 网站地图15 网站地图16 网站地图17 网站地图18 网站地图19 网站地图20 网站地图21 网站地图22/a> 网站地图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