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19日发(作者:)

《人机对话——我的第一个Python程序》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2019年川教版新教材《信息技术》第三单元第一节的内容,
教材中包含的主要知识点有Python的编程环境、print语句、input语句、变量、print
中的计算等,为降低学习难度,将第一节的内容分为两课时,本节课是第一课时,选取
Python的编程环境、print语句、input语句、变量作为教学知识点,以人机对话为教学
线索,融入知识点,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通过小学阶段的学习,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对《信息技术》
的学习充满的兴趣,部分同学在小学阶段接触过Scratch编程,具有一点编程思维。本
节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代码编程,所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对于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
度。虽然困难,但是学生对代码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学习兴趣较为浓厚,为本节课的教
学提供了课堂保证。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进入Python代码编程环境的方法,能够进入编程环境编写程序;
2、掌握print(“ “)语句的用法,能够用其让计算机输出指定的话语;
3、掌握input(“ ”)语句的用法,能够用其实现输入;
4、理解变量的含义,能够正确使用变量。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教师讲解与演示,了解Python代码编程环境、print(“ “)语句的用法、input(“ ”)
语句、变量的含义;
2、通过自我操作、编辑代码,掌握并巩固Python代码编程环境、print(“ “)语句的用
法、input(“ ”)语句、变量的使用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人机对话的原理,培养学习Python语言的兴趣;
2、理解计算机的思维,培养计算思维。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
1、print(“ “)语句的用法;
2、input(“ ”)语句的用法;
3、变量的含义及用法。
难点:
1、变量的含义及用法;
2、综合使用print(“ “)语句、input(“ ”)语句及变量,实现简单的人机对话。
【教学过程】
环
节
教师活动
展示小米智能运动手环
引
入
提出问题:这款手环有什么功能?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由学生熟悉的运动手环
回答问题,明确引入学习主题,吸引学
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
通过视频,让学生了解
演示手环的对话功能并引入用Python实现人学习主题。
机对话
新
知
教
学
(一)认识Python
播放视频——什么是Python?
诞生:1991年
特点:简洁、融合
应用:人工智能、游戏开发等
(二)Python的代码编程环境
操作方法(一边讲解,一边演示):
观看视频,了解Python语言,明白为什
Python语言的
特点及应用。
么选择Python语言而没
有学习其他编程语言。
边讲边演示,给学生以
1、点击开始,进入开始菜单,选择所有程序; 观看操作演示,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冲
2、点击Python 3.7,选择“IDLE(Python 3.7 并自己操作,进击,帮助学生掌握进入
64-bit)”; 入Python的代代码编程环境的方法。
同时,演示完立即让学
生操作,以达到巩固操
作、加深印象的目的。
3、点击“File”菜单下的“New File”命令,码编程环境。
新建空白的代码文件;
任务一:进入Python的世界
(三)让计算机说话——print(“ ”)语句
回答问题,观看
2
新
知
教
学
猜一猜:如果编写print(“你叫什么名字?”),操作结果,验证
运行之后会出现怎样的结果?
在代码编程环境中输入代码并运行。
总结Print(“ ”)语句:
功能:输出双引号中的内容
注意:( )、” ”等符号必须为英文符号
任务二:用计算机表达,让计算机说出“你
叫什么名字?”
(四)与计算机对话——input(“ ”)、变量
注意:在没有安装语音识别器之前,计算机
无法听到声音,用户的话语只能从键盘输入
邀请学生来与机器对话吧!!!
猜想。总结
print(“ ”)语句
的功能。
完成用计算机
表达的内容并
分享。
先猜后验证,加深学生
对print 语句功能理解。
学生操作,巩固print语
句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
项。
参与人机对话,
并积极思考问以人机对话过渡到
input输入语句,从结果
分析到代码,吸引学生
兴趣。
提出思考1:这一组对话与刚才让计算机的独题。
白有什么不同?(多了输入功能)
1、input(“ ”)语句
功能:输出双引号中的内容并等待输入
print与input对比:
理解input语句
的使用方法,掌对比print输出语句,帮
握print与input助学生区别输入输出语
的区别。
句的区别和使用时机。
只有输出用print,既有输出又有输入用input
2、变量
提出思考2:计算机是怎样记住你的名字的?
提出思考3:为什么“张丽”不是“小明”?
(类比黑色瓶子讲解变量的含义及用法)
变量:用于保存输入的值,变量的值是可以
修改的
变量的命名规则:
第一个字符不能是数字
阅读教材42页
——使用变量
模块并回答问
题。
变量对于学生来说,理
解非常困难,类比黑色
瓶子讲解,从生活出发,
认真听讲,理解帮助学生理解变量的含
3
新
知
教
学
变量名中不能含有特殊字符和标点
变量的含义及
变量名区分大小写
使用方法。
义。
判断变量名是否正确:(name 2name *age
3、剖析对话
认真听讲,理解
对话的代码程
name= input(“请问你叫什么名字?”)
Print(“你好,” +name+”!”)
4、试一试:编写代码,实现下面一组对话。
计算机:你叫什么名字?
输入:小丽
计算机:我知道了,你是小丽!
(五)人机对话的应用(视时间而定)
服务机器人、迎宾机器人、早教机器人等。
检查学生学案中知识小结中的填写情况。
检验学生知识掌握情
况。
序。
完成试一试内
容并分享。
剖析对话,让学生明白
对话后的代码。
学以致用,巩固输入输
出及变量的用法。
我学到了简单的人机对话中的两个重要
语句,第一个是输出语句(1. print(“ ”) 2.
课
堂
小
结
input(“ ”)),它的功能是输出双引号中的内
容,另一个是输入语句(1. print(“ ”) 2. 填写导学案并
input(“”)),它的功能是输出双引号中的内容分享
并等待用户(输入/输出);我还知道了变量,
它可以(保存/修改/删除)输入的值,并且它
的值是(可以/不可)修改的,输出变量使用
(1. print(“ ”) 2. print( ))语句。
分
享
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学习一门编程语
言,学习编程教会你如何思考。
——史蒂夫·乔布斯
【教学反思】
4
板书设计:
我的第一个Python程序
一、输出
print(“ “)
二、输入
Input(“ “)
三、变量
保存、可修改
我
的
第
一
个
PPython
让计算机说话:输出
输入
与计算机对话
变量
简
单
人
机
对
话
程
序
5
本文发布于:2024-08-19 15:28:3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4u4v.net/it/172405251130538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