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6日发(作者:)
《2009年度美军基地结构报告》:海外基地总数716处,陆军基地293处,空
军261,海军136,海军陆战队26
2010-09-02 11:51
揭秘美国全球军事基地:呈现平躺S形布局(组图)
来源:中国广播网 2010年08月17日17:17我来说两句(0)复制链接打印大中
小大中小大中小
6月底以来,美国海军在中国周边拉网式操练,频频“展示肌肉”。在邻近的新
加坡海域,由东盟七国参加的“卡拉特2010”进程还未过半,华盛顿又在夏威
夷登坛召集了亚太13个盟友和伙伴,汇聚2万余精兵,盛大出演“环太平洋
2010”。在东北亚,原计划由航母“华盛顿”号护驾,美韩阅兵黄海,后由于中
方数次高分贝抗议,遂转战日本海。
隔了一个浩瀚海洋的美国大兵,能在中国周边频繁亮剑,倚靠的不仅是其一
流的军事投放能力,更是其在全球各区域布下的军事基地网络。此番三场军演,
参演部队主力皆非源自美国本土,而是常年部署在亚太各基地上的海军。
五角大楼发布的《2009年度美军基地结构报告》显示,美国海外军事基地
遍及六大洲(除南极洲外)、四大洋,辐射全球38个国家。基地总数716处,
其中,陆军和空军基地较多,各有293处和261处,海军136处,海军陆战队只
有26处。
值得注意的是,五角大楼每年发布一次的这类报告,并未将自己的家底和盘
托出。比如,美国在伊拉克和阿富汗开辟的数百个基地,以及在“新欧洲”国家
修建的十数基地,都未被列入名录。加上一些通过政府间秘密协议获取的或其它
不适宜公布的场地,五角大楼管控运作的军事基地不下千处。
这些密集分布的基地,和驻扎或部署其上的约40万美国大兵,以及巡弋在
各海域的航母战斗群、舰艇一起,构成了一个庞大帝国的权力版图。正是凭借这
一网络,美利坚可端坐权力金字塔尖,一方面迅速对其指控的任一“无赖”、“流
氓”、“撒旦”国家或政权挥舞“道德”利剑,另一方面又能深入参与世界各地
区事务,将华盛顿权势辐射到全球各角落。
美国霸权成长图
从古罗马帝国到大不列颠,利用军事基地来控制枢纽、谋取霸权,可谓霸主
通用手腕。美国在这方面虽属后起之秀,成就却亘古未有。罗马帝国地跨三大洲,
影响终究只及于其军事控制之地域;近代以来辉煌了两个世纪的全球霸主大不列
颠,鼎盛时期也仅在30多个国家安插基地,而二战结束后的美国却在100个左
右国家和地区建立了2000多个基地,大小军事设施高达3万余,“海外军事基
地网络仅次于核武垄断,构成了其超级大国身份的公认标志”。
战争是获取和拓展军事基地的最有效手段。1898年年轻的美利坚初试牛刀,
即从老大帝国西班牙身上获取4块战略要地:菲律宾、古巴、波多黎各、关岛。
美国军队直到1992年才退出菲律宾,而波多黎各和关岛则一步步沦为美国领地,
成为五角大楼在加勒比海和太平洋扩展势力的重要据点。值得一提的是,古巴的
关塔那摩名为租借地,却无租期。卡斯特罗革命后,华盛顿甚至赖着不支付租费。
这块面积45平方英里的天然海湾,不仅是美大西洋舰队的主要训练基地,还是
美囚禁重犯的地方。大批“基地”和塔利班成员在阿富汗战争后被关押于此,并
酿出虐囚丑闻。
1938年美国的海外军事基地还只有14个,远少于其他列强。7年之后,五
角大楼却成了全世界最大地主,基地数目膨胀到顶峰。1941年,美国只用了几
艘破旧驱逐舰,就换得英国在加勒比6处基地的长期租借权。同年,美国又获得
荷兰在格陵兰和冰岛的基地。为阻止希特勒,西半球大量的军事设施甚至在老列
强的帮助下构建起来。这时,华府重点在欧洲,亚太还没新建基地,但珍珠港事
件的爆发,又彻底改变了那里的情势。
受基地所在国家的抵制和削减兵力影响,二战后美海外基地大幅压缩。仅
1947~1949两年间,基地数目即从1139锐减至582,撤减近半。不过,这种状况
很快逆转,欧洲的冷战和亚洲的两场热战使数字再次急剧攀升。华盛顿不仅在东
亚和西欧大肆构建同盟圈,获取战略要地,更在广大未决地区大肆扩张。1953
年朝鲜战争结束后,美军基地数目已达815处,1967年越战扩大时,则持续增
长到1014处。这一扩张态势终被痛苦不堪的越南战争击破,美国垂头丧气,再
无力进取。中东和非洲的基地损失惨重,在革命和民族主义压力下,伊朗、沙特、
埃塞俄比亚、利比亚、苏丹、突尼斯、阿尔及利亚等地纷纷弃守。几十年间,美
国还被迫从法国、南斯拉夫、越南、印度尼西亚以及秘鲁、墨西哥、委内瑞拉等
国据点撤离。此后,基地数量一直维持在朝鲜战争时的水平。
1991年的海湾战争使美势力重返中东,沙特成了美屯兵重地,借以威慑萨
达姆政权。不过,数千美国大兵在伊斯兰圣地耀武扬威,却种下了“文明冲突”
的祸根。本?拉丹即将驻沙特美军视为伊斯兰的伤疤和对其文化的玷污,不断鼓
动恐怖袭击,最终酿出“9-11”。
“9-11”之后,华府战略界在预防地区性或全球性大国崛起的同时,越来越
关注所谓“不稳定弧形带”。这一地带由加勒比海沿岸、非洲、高加索、中亚、
南亚和朝鲜半岛诸地区构成,能源蕴藏量丰富,但内部危机重重且不断向外扩散,
被华府看作对自身利益的重大威胁。和中俄等崛起大国以及像伊朗这样的敌对性
地区大国不同,“弧形带”构成的主要是恐怖袭击、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海
盗活动、毒品泛滥、难民流动之类的非传统安全威胁。对付这类威胁,大型、永
久基地显得代价高昂,又不合时宜,美军需要更加灵活机动、小型化的“靠前部
署”。为此,小布什政府曾连番进行重大布局,包括在“弧形带”周边寻找新的
基地,加强布防,以及调整驻军方式,缩短驻军期限,将小型基地“浮萍”化等。
例如,在之前从未掌握过的中亚地区,美军终于以支援阿富汗“反恐战争”
为名,进驻中亚的几处据点,尽管美军在吉尔吉斯斯坦的马纳斯空军基地处境尴
尬。而在海湾地区,美军虽从沙特撤出,却在卡塔尔、巴林、阿曼站稳了脚跟,
在科威特和阿联酋也有数处基地。其中,巴林驻有第五舰队,是美中央总部海军
司令部所在,地位显赫。它与上述四国一起,共同控制着进出阿曼湾和波斯湾的
要冲。即使美军全部撤出伊拉克,这里也能对伊朗形成钳制。
“平躺S形”的布局态势
若将五角大楼2009年公布的军事基地在地图上标示出来,不难发现美全球
基地分布呈巨大的“平躺S形”。“平躺S形”东端从拉美摆出,经过本土的加
厚加重,由北部的阿拉斯加基地群转向联结东北亚的日本和韩国,由此一路南下,
循东南亚至澳大利亚、新加坡,最后在印度洋美唯一据点迪戈加西亚处发生偏转,
向北经中东、北非,逶迤延伸至南欧、西欧、北欧。若单看欧亚大陆,这一布局
则简化为“V”字形,一条由阿拉斯加而下,一条由北欧而下,会于“V”形底端
迪戈加西亚。
在716处基地中,德国235处,日本123处,韩国87处。这三个国家加在
一起,即超过总数一半。和基地分布类似,美军除阿富汗、伊拉克两处外,海外
20余万军队也有大半驻在这三地。德国、日本驻军属二战后产物,而驻韩美军
则属朝鲜战争时期“联合国军”主力,三地采用的都是长期部署,3年一轮换。
由于过分集中,三地兵力和基地在2006年以来都属重点调整对象,五角大楼正
大幅裁减。
美在欧洲军事基地布点最稠。以德国为中心,全欧布局呈现明显的冷战特色
——西密东疏。单从基地数目来看,德国居首,意大利其次(83处),不过美
在意驻军并不比排在第三的英国(47处)多——意、英两地远离冷战对峙线,
故以空军为主,美在英约驻军1万,在意则不到5000人。排在后面的尚有葡萄
牙(21处)、比利时(18处)、荷兰(9处)、希腊(7处)。除中立的奥地利、
瑞士、爱尔兰,和将北约总部赶出境外的法国外,美军基地覆盖了所有冷战对峙
线以西的国家。
美在德、韩驻军主要是陆军,美海外陆军2/3云集两地。部署在德的是第一
步兵师和第一装甲师,5万余人。冷战结束后,大批在德美军不仅维系着北约的
存续,还对周边负有责任,曾参加波斯尼亚、科索沃、伊拉克等地的军事行动。
不过,由于属重装备部队,运动起来缓慢而笨重。2003年3月,第一装甲师费
时3个月,才到达伊拉克战区。
驻韩的是第二步兵师,2万余人,分散在首尔以北的17个驻地,离南北军
事分界线仅30英里。因被视为对朝鲜的威慑力量,基本无法从半岛抽身。前任
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在职时,一方面将部分军队调回国内,一方面着手将其驻
地撤至平壤炮火难以覆盖的汉江以南地区,并强化其机动性,使之对半岛以外威
胁也能做出反应。
在欧洲,以反恐和部署导弹防御系统为契机,华盛顿将军事触角逐渐伸向了
冷战时的禁地东欧。在这里,五角大楼不仅很快获得了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波
兰等国许诺的军事基地,还和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乌克兰这些原苏联加盟共和
国眉来眼去。原属苏联内海的黑海,已转手受美控制。借此,美国已将势力推至
俄罗斯眼皮底下。
从地域上看,美对拉美和非洲军事投入明显不足。两者都缺乏战略纵深,一
旦有事,前者就需美动用本土力量护佑,后者则需从欧洲长途驰援。
两者相较,非洲尤其薄弱。在五角大楼的海外基地名录上,只能发现3个非
洲国家。其中,埃及两处,肯尼亚两处,吉布提一处,3个沿海国家提供的也主
要是海军基地。近些年,美试图透过“非洲之角”的反恐活动进一步向内陆渗透,
并寻求在北非建立十多个“前沿作战基地”,但进展有限。非洲人对美国的“长
靴踏上陆地”,不能容忍。2008年非洲司令部成立后,除了战乱频仍的利比里
亚,竟无国家愿意提供办公地点,该司令部至今还被冷落在德国的斯图加特。
拉美地区以加勒比基地为主,由美本土延伸至巴哈马、关塔那摩,经美领地
波多黎各抵安提瓜,再折返到东太平洋沿岸三国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和秘鲁。基
地分布稀稀拉拉,在哥伦比亚新获6处算最大成就,不过哥却为此遭委内瑞拉等
邻国白眼无数。自1999年万余军队撤出巴拿马后,美在自家后院的基地部署近
乎一蹶不振。
东亚防线密集而厚重
东亚地区是大国与小岛国的势力交汇处,潜在矛盾多,又存在两大冷战断裂
线(三八线和台湾海峡),故而是美军基地部署的重中之重。
在东亚的军力部署中,日本的地位特别突出。不仅因为第七舰队坐镇横须贺,
部署有西太平洋唯一核动力航母“华盛顿”号,更在于驻日美军特别强调机动
性,防守范围也要宽泛得多,很大程度上弥补了驻韩美军的不足。这点从其基地
和军种组成上可以明显看出:在88个较大基地中,海军占了35个,空军占了
20个,各有军人6000和1.4万;另一方面,美国很少在海外部署的海军陆战队,
在日本却有2万人。
驻日美军一半以上,分布在面积只有日本国土0.6%的冲绳县。陆战队主力
驻扎于巴特勒兵营,而美在远东最大的空军基地嘉手纳则位于冲绳岛西南部。华
盛顿之所以看重这里,是因为冲绳这个狭长群岛,扼守着从日本到东南亚这条远
东“第一岛链”的中段。在美军被赶出菲律宾苏比克海军基地后,冲绳的战略价
值进一步凸显。由此也可以理解,为何美军愿意主动放弃日本本土基地,却在普
天间这个武装直升机机场搬迁问题上死磨硬缠,成了令东京头痛不已的“钉子
户”。
在东南亚除缅甸以外的国家,华盛顿却备受隆遇。出于大国平衡的需要,东
盟诸国虽不愿让出地盘让美军长驻,却也十分乐意抬着这位大款。在此地,美国
的最大成果是获得了在新加坡樟宜海军基地的驻泊权。从此,驻防亚太的第七舰
队和驻防中东的第五舰队就可以相互照应,无需担心后勤补给和维修服务供应不
上了。
从目前态势看,美远东“第一岛链”自冲绳以下还缺乏连贯,而且由于基地
不多,显得有些虚弱。为弥补这一劣势,五角大楼正积极强化美最西领地关岛的
前沿威慑能力,并筹划将部分驻日韩军队调至澳大利亚、新西兰,用第二岛链和
以夏威夷为中心的第三岛链力量配合补充第一岛链的防御能力。如此调整,东亚
防线显得密集而厚重。
美利坚是海洋大国,由“V”形基地分布图来看,其对欧亚大陆保持强势的
策略基础,即在于以海权压制陆权。凭依自己绝对优势的海军力量,控制世界主
要海域、要道,在实现外围包抄后,再施以“离岸平衡”,最终从三面向内陆腹
地施压渗透,钳制区域大国。
在这条“S”形布局图里,中俄两个崛起大国都成了重点防御对象。不过和
有着辽阔迂回空间的俄罗斯相比,中国从中感受到的压力要大得多。美军强化在
“第一岛链”南端及关岛的防御能力后,中国几乎被封堵在近海范围。这对亟需
保护自己能源通道安全和日益增多的海外利益的中国来说,无疑是巨大挑战。(作
者:李因才;来源:《南风窗》)
本文发布于:2024-09-06 20:18:5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4u4v.net/it/172562513936286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