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S污染,又称为域名服务器缓存污染(DNS cache pollution)或域名服务器缓存投毒(DNS cache poisoning)
是指一些刻意制造或无意中制造出来的域名服务器分组,把域名指往不正确的IP地址。一般来说,外间在互联网上一般都有可信赖的域名服务器,但为减免网络上的交通,一般的域名都会把外间的域名服务器数据暂存起来,待下次有其他机器要求解析域名时,可以立即提供服务。一旦有关网域的局域域名服务器的缓存受到污染,就会把网域内的电脑导引往错误的服务器或服务器的网址。
域名服务器缓存污染可能是通过域名服务器软件上的设计错误而产生,但亦可能由别有用心者通过研究开放架构的域名服务器系统来利用当中的漏洞。
一般来说,一部连上了互联网的电脑都会使用互联网服务提供商提供的域名服务器。这个服务器一般只会为供应商的客户来服务,通常都会储蓄起部分客户曾经请求过的域名的缓存。缓存污染攻击就是针对这一种服务器,以影响服务器的用户或下游服务。
在中国大陆,对于所有经过防火长城的在UDP的53端口上的域名查询进行IDS入侵检测,一经发现与黑名单关键词相匹配的域名查询请求,其会马上伪装成目标域名的解析服务器给查询者返回虚假结果。由于通常的域名查询没有任何认证机制,而且域名查询通常基于的UDP协议是无连接不可靠的协议,查询者只能接受最先到达的格式正确结果,并丢弃之后的结果。[2]
来源:
本文发布于:2024-01-27 20:00:1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4u4v.net/it/1706356820233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