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设论文要求Latex入门教程

阅读: 评论:0

毕设论文要求Latex入门教程

毕设论文要求Latex入门教程

为什么以及如何用latex

    • 为什么从word转入latex
    • 常用的语法
    • 公式语法
    • 图表语法
      • 图表基本要求
      • 图片要求
    • 参考文献和交叉引用
      • 交叉引用图表公式
      • 参考文献

为什么从word转入latex

马上要写毕业论文了,但是word的公式实在难看,行间距被肉眼可见地拉大了,怎么调节都不会很美观:

常用的语法

文档层级(标题):这个可能和模板还有学校要求相关

层级命令
0xchapter{Chs}{Eng}
1xsection{Chs}{Eng}
2xsubsection{Chs}{Eng}
3subsubsection{Chs/Eng}
4paragraph{Chs/Eng}
5subparagraph{Chs/Eng}
6subsubparagraph{Chs/Eng}

xchapter{第一级标题$1$}xsection{第二级标题$1$}xsubsection{第三级标题$1$}subsubsection{第四级标题$1$}paragraph{第五级标题$1$}paragraph{第五级标题$2$}paragraph{第五级标题$3$}subparagraph{第六级标题$1$}subparagraph{第六级标题$2$}subparagraph{第六级标题$3$}

效果如下所示:

常用的语法:

功能语法
加粗textbf{text}
斜体emph{text}
脚注(自动编号)footnote{}
脚注(手动编号)footnotetex{text}
分页clearpage

枚举环境:

一段文字,这是一段文字,这是一段文字,这是一段文字,这是一段文字,这是一段文字,这是一段文字,这是一段文字,这是一段文字begin{enumerate}item 第一item 第二item 第三
end{enumerate}一段文字,这是一段文字,这是一段文字,这是一段文字,这是一段文字,这是一段文字,这是一段文字,这是一段文字,这是一段文字

公式语法

模板引入了siunitx宏包实现数字与单位的正确排版,具体使用细节请自行查看该宏包,即texdoc siunitx。
数学公式要注意的地方:

  • 公式应另起一行,居中编排,较长的公式尽可能在等号后换行,或者在“+”、“-”等符号后换行。公式中分数线的横线,长短要分清,主要的横线应与等号取平。
  • 公式后应注明编号,公式号应置于小括号中,如公式(2-3)。写在右边行末,中间不加虚线;
  • 公式下面的“式中:”两字左起顶格编排,后接符号及其解释;解释顺序为先左后右,先上后下;解释与解释之间用“;”隔开。
  • 公式中各物理量及量纲均按国际标准(SI)及国家规定的法定符号和法定计量单位标注,禁止使用已废弃的符号和计量单位。

新起一行的公式写法为(自动编号,公式引用,公式注释):

公式如下:
begin{equation}-e^{max}_text{dis} leq a_t leq e^{max}_text{ch}label{eqn:c1:mdl:constraint_discharge}
end{equation}所以如式eqref{eqn:c1:mdl:constraint_discharge}所示:
begin{equation}-e^{max}_text{dis} leq a_t leq e^{max}_text{ch}
end{equation}
式中:$e$为xxx;$a$为xxx。所以如式eqref{eqn:c1:mdl:constraint_discharge}所示:
begin{equation}-e^{max}_text{dis} leq a_t leq e^{max}_text{ch}
end{equation}

效果如下图所示:

本模板已经定义了clist{diff}命令作为微分符号,请不要自己使用新的符号。同时,定义了部分用于简化输入的命令。

语法公式
num{3.45d-4} 3.45 × 1 0 − 4 3.45times 10^{-4} 3.45×10−4
num{-e10} − 1 0 − 10 -10^{-10} −10−10
ang{1;2;3} 1 ∘ 2 ′ 3 ′ ′ 1^{circ}{2}'{3}'' 1∘2′3′′
SI{10}{hertz} 10 H z 10{rm{Hz}} 10Hz
seq{x}{n} x 1 , x 2 , … , x n x_{1},x_{2},dots ,x_{n} x1​,x2​,…,xn​
iprod{i}{j} ⟨ i , j ⟩ left langle i,j right rangle ⟨i,j⟩
mbf{B} B mathbf{B} B
Re{Q},Im{Q}$$$$
$$$$

图表语法

图表基本要求

  • 图、表、公式等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分章连续编号,如 图1-3、表2-1、(3-2)等。图、表、公式等与正文之间间隔0.5行。
  • 图应有图题,表应有表题,并分别置于图号和表号之后,图号和图题应置于图下方的居中位置,表号和表题应置于表上方的居中位置。引用图或表应在图题或表题右上角标出文献来源。
  • 若图或表中有附注,采用英文小写字母顺序编号,附注写在图或表的下方。

图片要求

  • 插图须紧跟文述。在正文中,一般应先见图号及图的内容后再见图,一般情况下不能提前见图,特殊情况须延后的插图不应跨节;
  • 提供照片应大小适宜,主题明确,层次清楚,金相照片一定要有比例尺;
  • 图应具有“自明性”,即只看图、图题和图例,不阅读正文,就可理解图意。图中的标目是说明坐标轴物理意义的项目,它是由物理量的符号或名称和相应的单位组成。物理量的符号由斜体字母标注,单位的符号使用正体字母标注,量与单位间用斜线隔开。例如:I/A,ρ/kg·m-3 ,F/N,υ/m·s-1等等; 图中用字为五号,如排列过密,用五号字有困难时,可小于五号字,但不得小于七号字;
  • 图尺寸的textbf{一般宽高比}应为 6.67cm×5.00cm。特殊情况下,也可为
    9.00cm×6.75cm,或 13.5cm×9.00cm。总之,一篇论文中,同类图片的大小应该一致,编排美观、整齐;
  • 一幅图如有若干幅分图,均应编分图号,用(a),(b),… 按顺序编排,且各分图的分题注直接列在各自分图的正下方,总题注列在所有分图的下方正中
begin{figure}[H]centeringincludegraphics[height=5.8cm]{xjtu_blue.pdf}caption{校徽}
end{figure}


begin{figure}[H]
begin{subfigure}[b]{0.49linewidth}
centering
includegraphics[height=5.8cm]{xjtu_blue.pdf}
subcaption{蓝色校徽}
end{subfigure}
begin{subfigure}[b]{0.49linewidth}
centering
includegraphics[height=5.8cm]{xjtu_gray.pdf}
subcaption{灰色校徽}
label{subfig:icon}
end{subfigure}
caption{校徽}
end{figure}

参考文献和交叉引用

交叉引用图表公式

引用不同的内容,主要是引用各自的label:

功能语法
引用公式ref{label}
引用图ref{subfig:icon}
引用表ref{tab:methodcompare}
引用算法ref{algorithm}

参考文献

  • 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应符合国家标准GB/T 7714-201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参考文献中每条项目应齐全。
  • 参考文献里面标点符号:英文文献用半角,中文文献用全角。
  • 文后著录的参考文献务必实事求是。论文中引用过的文献必须著录,未引用的文献不得出现。应遵循学术道德规范,避免涉嫌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
  • 参考文献一般应是作者亲自考察过的对学位论文有参考价值的文献,除特殊情况外,一般不应间接引用。 参考文献应有权威性,要注意引用最新的文献。
  • 参考文献的数量:
    - 博士学位论文,一般应在80篇以上,其中,期刊文献60篇以上,国外文献30篇以上,均以近5年的文献为主。
    - 硕士学位论文,一般应在30篇以上,其中,期刊文献不少于20篇,国外文献不少于10篇,均以近5年的文献为主。

三种引用方式:

  1. cite{ref}:引用结果作为上标出现在正文中
  2. parencite{ref}:引用结果作为正文内容(一个名词)出现在正文中
  3. footfullcite{ref}:引用结果作为脚注内容在脚注部分出现
  这是一个比较常见的问题 cite{barella_situ_2021}。可以发现 xxxx cite{atta_enhanced_2021}。\文献parencite{张燕2013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探讨} 提出了 xxx,文献 parencite{黄雪芳2012探讨电气工程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则提出了 yyy。

看到这里了,给辛苦搬运的博主助力一杯奶茶,或者一个免费的赞吧。

本文发布于:2024-01-28 01:42:2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4u4v.net/it/1706377351390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入门教程   论文   Latex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网站地图1 网站地图2 网站地图3 网站地图4 网站地图5 网站地图6 网站地图7 网站地图8 网站地图9 网站地图10 网站地图11 网站地图12 网站地图13 网站地图14 网站地图15 网站地图16 网站地图17 网站地图18 网站地图19 网站地图20 网站地图21 网站地图22/a> 网站地图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