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ZIO模式”

阅读: 评论:0

“VIZIO模式”

“VIZIO模式”

.html

● TV:向VIZIO学习,以价格定成本

1934年,当艾德蒙的前身洲际无线电及电视公司(Continental Radio and Television Corp.)在美国芝加哥成立的时候,电视机便是公司的主力产品线之一。

1988年,面对台湾省彩电行业的大洗牌,刚刚上任的宣建生博士果断结束了艾德蒙的彩电制造业务,转向显示器的研发生产,一代显示巨头就此诞生。

2007年,随着众多高管陆续“空降”,AOC重启平板电视业务,艾德蒙踏上了“复兴之路”。

2010年,尽管AOC液晶电视在中国市场每月销量已经超过4万台,比任何一家显示器同行的表现都要优秀,但段振华总裁依然非常清醒:和家电行业的巨头们相比,艾德蒙要学的东西还很多。

段总开始认真考虑将“VIZIO模式”复制到中国市场的可能

为此,2010年3月他专门向依靠模式创新“横扫”北美市场、短短5年便力压索尼(Sony)、三星(Samsung)、夏普(Sharp)的VIZIO的董事长王蔚请教,并开始认真考虑将“VIZIO模式”复制到中国市场的可能。

在段总看来,所谓“VIZIO模式”,就是将产业链上下游进一步打通、缩短信息反馈的距离、“从panel到加工到销售,全部透明化”,根据市场价格来“倒推”生产成本的高效反应模式。这种模式中合作各方的获利不再是传统的加工费、品牌费,而是由最终消费者决定。

段总告诉我们,在传统的合作模式中,最终产品的价格=供应链各方的成本+品牌销售利润,这种自上而下的定价机制缺乏主动适应消费者需求的动力,一旦最终形成的价格无法被市场接受,要进行任何改进都会非常麻烦,品牌商和制造商需要考察各个环节去寻求降低成本的可能,在大家坚持各自利益的时候,推诿扯皮难以避免,宝贵的时间白白流失。

而VIZIO模式的创新之处就在于先看市场的价格,消费者能接受什么样的价格,再从这个价格来倒推品牌运营的费用、生产加工的费用,通过协商确定各个环节的成本,用最短的时间开发生产出市场能够接受的产品。“我们习惯做的是加法,但现在要学会做减法。”

2009年11月冠捷科技(TPV)与面板大厂LG Display在厦门合资设立了乐捷显示科技

作为这种尝试的第一步,擅长渠道建设和品牌经营的艾德蒙已经和两家实力雄厚的电视代工厂建立策略联盟,其中包括台湾省著名的家电企业大同集团(Tatung)。而在此之前,2009年11月冠捷科技(TPV)已经与面板大厂LG Display在厦门合资设立了从液晶电视LCM到整机组装“一条龙”的乐捷显示科技(L&T Display Technology),无疑也为艾德蒙发力液晶电视提供了坚强后盾。

无独有偶,2008年9月,LG Display也曾经与VIZIO的母公司瑞轩科技在苏州合资设立乐轩科技(Raken Technology),从事液晶电视LCM到整机“一条龙”的生产及研发业务。

当被问及试点“VIZIO模式”的具体品牌和产品线时,段总“明确”地表示:艾德蒙旗下有很多品牌可供选择,可以尝试的产品线也不局限于液晶电视……


本文发布于:2024-01-28 04:23:1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4u4v.net/it/1706387002474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模式   VIZIO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网站地图1 网站地图2 网站地图3 网站地图4 网站地图5 网站地图6 网站地图7 网站地图8 网站地图9 网站地图10 网站地图11 网站地图12 网站地图13 网站地图14 网站地图15 网站地图16 网站地图17 网站地图18 网站地图19 网站地图20 网站地图21 网站地图22/a> 网站地图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