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AX7219移位寄存器工作原理及代码分析

阅读: 评论:0

基于MAX7219移位寄存器工作原理及代码分析

基于MAX7219移位寄存器工作原理及代码分析

一、基于MAX7219移位寄存器工作原理及代码分析


首先要明白DIN管脚的含义,其为串行数据输入端口,在时钟上升沿时数据被载入内部的 16 位寄存器。 而CLK即为时钟序列输入端,所以当要输入数据时,先得把CLK脚的电位拉低,输入一位数据后,再把CLK的电位拉高,此时则产生了一个时钟上升沿,使数据被载入,此时用代码表示为(注意:通过时序图可知,CS为低电平时串行数据才会被载入移位寄存器,为高电平时会被锁存。):

void Write_Max7219_byte()         
{ Max7219_CS=0;     //CS=0有效,CS=1锁存  Max7219_CLK=0;Max7219_DIN=0;Max7219_CLK=1;    //通过上升沿把数据送出去,即一个0——1的跳变Max7219_CLK=0;Max7219_DIN=1;Max7219_CLK=1; Max7219_CLK=0;Max7219_DIN=0;Max7219_CLK=1; Max7219_CLK=0;Max7219_DIN=1;Max7219_CLK=1; }

这时会发现,在一个时钟上升沿只能传一位数据,如果想传8位甚至更多数据时,需要多次重复时钟上升的过程,特别繁琐,通过以上代码会发现一个规律,CLk的上升过程是重复的,这时就能够联想到C语言中的For循环,那如何将一字节强制转换成一位来使用呢?C语句又给出了很好的答案,因为串行数据输入端口一次只能读一位,且只能取该字节的最高位,如果强行给一个字节给它,那么它一次也只能读到最高位,可编程过程中就是需要给一位给它,如何读取到后面的字节,这是就巧妙的运用到了移位,可以每次通过左移一位的方式,让输入端口逐个接收,此时代码如下:

void Write_Max7219_byte(uchar DATA)         
{uchar i;    Max7219_CS=0;                   //CS=0有效,CS=1锁存  for(i=8;i>=1;i--){      Max7219_CLK=0;Max7219_DIN=DATA&0x80; //即DATA&10000000DATA=DATA<<1;         //出问题的地方Max7219_CLK=1;       //通过上升沿再把数据送出去}

(1)对Max7219_DIN=DATA&0x80;进行分析:

由于串行数据输入端口一次只能读一位,且只能取该字节的最高位,那么通过与0x80的方式,可以使该字节最高位不变的情况下,后面七位全部置0(1字节强制转换成一位使用的缘故),此时的代码相对来说已经达到了最简。

二、如何移位

由数据手册知该芯片在传输数据过程中,首先接收到的是 D15 位,那么在传输数据的过程中,先接收到的数据会往后移,可以类比于后面接收的数据把先接收的数据挤了下去,直到填满寄存器为止。

本文发布于:2024-01-28 06:31:2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4u4v.net/it/1706394692547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下一篇:Apk安装流程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网站地图1 网站地图2 网站地图3 网站地图4 网站地图5 网站地图6 网站地图7 网站地图8 网站地图9 网站地图10 网站地图11 网站地图12 网站地图13 网站地图14 网站地图15 网站地图16 网站地图17 网站地图18 网站地图19 网站地图20 网站地图21 网站地图22/a> 网站地图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