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ocker

阅读: 评论:0

基于docker

基于docker

基于Docker Compose安装MySql:8

  • Docker Compose简介
    • 准备阶段
    • 什么是Docker?
    • Docker Compost 安装与卸载
      • 二进制包
      • PIP 安装
      • bash 补全命令
      • 容器中执行
      • 卸载
    • Docker Compost 使用
      • 术语
      • 场景
      • web 应用
      • Dockerfile
      • 运行 compose 项目
    • Docker Compose 实战 MySQL
      • MySQL5
      • MySQL8

Docker Compose简介

Compose 项目是 Docker 官方的开源项目,负责实现对 Docker 容器集群的快速编排。从功能上看,跟 OpenStack 中的 Heat 十分类似。

其代码目前在github 上开源。

Compose 定位是 「定义和运行多个 Docker 容器的应用(Defining and running multi-container Docker applications)」,其前身是开源项目 Fig。

通过第一部分中的介绍,我们知道使用一个 Dockerfile 模板文件,可以让用户很方便的定义一个单独的应用容器。然而,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碰到需要多个容器相互配合来完成某项任务的情况。例如要实现一个 Web 项目,除了 Web 服务容器本身,往往还需要再加上后端的数据库服务容器,甚至还包括负载均衡容器等。

Compose 恰好满足了这样的需求。它允许用户通过一个单独的 模板文件(YAML 格式)来定义一组相关联的应用容器为一个项目(project)。

Compose 中有两个重要的概念:

服务 (service):一个应用的容器,实际上可以包括若干运行相同镜像的容器实例。
项目 (project):由一组关联的应用容器组成的一个完整业务单元,在 l 文件中定义。
Compose 的默认管理对象是项目,通过子命令对项目中的一组容器进行便捷地生命周期管理。

Compose 项目由 Python 编写,实现上调用了 Docker 服务提供的 API 来对容器进行管理。因此,只要所操作的平台支持 Docker API,就可以在其上利用 Compose 来进行编排管理。

准备阶段

  1. 首先下载 VMware Workstation Pro(已经下载的小伙伴忽略)
  2. 下载完成后安装Ubuntu Server
  3. 安装成功以后就可以开始展示了Go

什么是Docker?

Docker 最初是 dotCloud 公司创始人 Solomon Hykes 在法国期间发起的一个公司内部项目,它是基于 dotCloud 公司多年云服务技术的一次革新, 2013 年 3 月以 Apache 2.0 授权协议开源 并于 2013 年 3 月以 Apache 2.0 授权协议开源,主要项目代码在 GitHub 上进行维护。Docker 项目后来还加入了 Linux 基金会,并成立推动开放容器联盟(OCI)。 GitHub

Docker 自开源后受到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至今其 GitHub 项目已经超过 4 万 6 千个星标和一万多个 fork。甚至由于 Docker 项目的火爆,在 2013 年底, dotCloud 公司决定改名为 Docker。Docker 最初是在 Ubuntu 12.04 上开发实现的;Red Hat 则从 RHEL 6.5 开始对 Docker 进行支持;Google 也在其 PaaS 产品中广泛应用 Docker。

Docker 使用 Google 公司推出的 Go 语言 进行开发实现,基于 Linux 内核的 cgroup,namespace,以及 AUFS 类的Union FS等技术,对进程进行封装隔离,属于 操作系统层面的虚拟化技术。由于隔离的进程独立于宿主和其它的隔离的进程,因此也称其为容器。最初实现是基于 LXC,从 0.7 版本以后开始去除 LXC ,转而使用自行开发的 libcontainer,从 1.11 开始,则进一步演进为使用 runC 和 containerd。

Docker 在容器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封装,从文件系统、网络互联到进程隔离等等,极大的简化了容器的创建和维护。使得 Docker 技术比虚拟机技术更为轻便、快捷。

下面的图片比较了 Docker 和传统虚拟化方式的不同之处。传统虚拟机技术是虚拟出一套硬件后,在其上运行一个完整操作系统,在该系统上再运行所需应用进程;而容器内的应用进程直接运行于宿主的内核,容器内没有自己的内核,而且也没有进行硬件虚拟。因此容器要比传统虚拟机更为轻便。

Docker Compost 安装与卸载

本文使用的是ubuntu系统
Compose 支持 Linux、macOS、Windows 10 三大平台。

Compose 可以通过 Python 的包管理工具 pip 进行安装,也可以直接下载编译好的二进制文件使用,甚至能够直接在 Docker 容器中运行。

前两种方式是传统方式,适合本地环境下安装使用;最后一种方式则不破坏系统环境,更适合云计算场景。

Docker for MacDocker for Windows 自带 docker-compose 二进制文件,安装 Docker 之后可以直接使用。

$ docker-compose --versiondocker-compose version 1.17.1, build 6d101fb

Linux 系统请使用以下介绍的方法安装。

二进制包

在 Linux 上的也安装十分简单,从 官方 GitHub Release处直接下载编译好的二进制文件即可。

例如,在 Linux 64 位系统上直接下载对应的二进制包。

$ sudo curl -L .17.1/docker-compose-`uname -s`-`uname -m` > /usr/local/bin/docker-compose
$ sudo chmod +x /usr/local/bin/docker-compose

PIP 安装

注:x86_64 架构的 Linux 建议按照上边的方法下载二进制包进行安装,如果您计算机的架构是 ARM (例如,树莓派),再使用 pip 安装。

这种方式是将 Compose 当作一个 Python 应用来从 pip 源中安装。

执行安装命令:

$ sudo pip install -U docker-compose

可以看到类似如下输出,说明安装成功。

Collecting docker-composeDownloading docker-compose-1.17. (149kB): 149kB downloaded
...
Successfully installed docker-compose cached-property requests texttable websocket-client docker-py dockerpty six enum34 backports.ssl-match-hostname ipaddress

bash 补全命令

$ curl -L .8.0/contrib/completion/bash/docker-compose > /etc/bash_completion.d/docker-compose

容器中执行

Compose 既然是一个 Python 应用,自然也可以直接用容器来执行它。

$ curl -L .8.0/run.sh > /usr/local/bin/docker-compose
$ chmod +x /usr/local/bin/docker-compose

实际上,查看下载的 run.sh 脚本内容,如下

set -eVERSION="1.8.0"
IMAGE="docker/compose:$VERSION"# Setup options for connecting to docker host
if [ -z "$DOCKER_HOST" ]; thenDOCKER_HOST="/var/run/docker.sock"
fi
if [ -S "$DOCKER_HOST" ]; thenDOCKER_ADDR="-v $DOCKER_HOST:$DOCKER_HOST -e DOCKER_HOST"
elseDOCKER_ADDR="-e DOCKER_HOST -e DOCKER_TLS_VERIFY -e DOCKER_CERT_PATH"
fi# Setup volume mounts for compose config and context
if [ "$(pwd)" != '/' ]; thenVOLUMES="-v $(pwd):$(pwd)"
fi
if [ -n "$COMPOSE_FILE" ]; thencompose_dir=$(dirname $COMPOSE_FILE)
fi
# TODO: also check --file argument
if [ -n "$compose_dir" ]; thenVOLUMES="$VOLUMES -v $compose_dir:$compose_dir"
fi
if [ -n "$HOME" ]; thenVOLUMES="$VOLUMES -v $HOME:$HOME -v $HOME:/root" # mount $HOME in /root to fig
fi# Only allocate tty if we detect one
if [ -t 1 ]; thenDOCKER_RUN_OPTIONS="-t"
fi
if [ -t 0 ]; thenDOCKER_RUN_OPTIONS="$DOCKER_RUN_OPTIONS -i"
fiexec docker run --rm $DOCKER_RUN_OPTIONS $DOCKER_ADDR $COMPOSE_OPTIONS $VOLUMES -w "$(pwd)" $IMAGE "$@"

可以看到,它其实是下载了 docker/compose 镜像并运行。

卸载

如果是二进制包方式安装的,删除二进制文件即可。

$ sudo rm /usr/local/bin/docker-compose

如果是通过 pip 安装的,则执行如下命令即可删除。

$ sudo pip uninstall docker-compose

Docker Compost 使用

具体的docker compost的使用方法和语法请自行去官网或者博客查询
这里给各位写一个 小栗子

术语

首先介绍几个术语。

服务 (service):一个应用容器,实际上可以运行多个相同镜像的实例。
项目 (project):由一组关联的应用容器组成的一个完整业务单元。
可见,一个项目可以由多个服务(容器)关联而成,Compose 面向项目进行管理。

场景

最常见的项目是 web 网站,该项目应该包含 web 应用和缓存。

下面我们用 Python 来建立一个能够记录页面访问次数的 web 网站。

web 应用

新建文件夹,在该目录中编写 app.py 文件

from flask import Flask
from redis import Redisapp = Flask(__name__)
redis = Redis(host='redis', port=6379)&#ute('/')
def hello():count = redis.incr('hits')return 'Hello World! 该页面已被访问 {} 次。n'.format(count)if __name__ == "__main__":app.run(host="0.0.0.0", debug=True)

Dockerfile

编写 Dockerfile 文件,内容为

FROM python:3.6-alpine
ADD . /code
WORKDIR /code
RUN pip install redis flask
CMD ["python", "app.py"]

编写 文件,这个是 Compose 使用的主模板文件。

version: '3'
services:web:build: .ports:- "5000:5000"redis:image: "redis:alpine"

运行 compose 项目

$ docker-compose up

此时访问本地 5000 端口,每次刷新页面,计数就会加 1。

Docker Compose 实战 MySQL

接下来部署我们的Mysql
在Liunx上创建l文件,内容在下,请按照需求选择

MySQL5

version: '3.1'
services:mysql:restart: alwaysimage: mysql:5.7.22container_name: mysqlports:- 3306:3306environment:TZ: Asia/ShanghaiMYSQL_ROOT_PASSWORD: 123456command:--character-set-server=utf8mb4--collation-server=utf8mb4_general_ci--explicit_defaults_for_timestamp=true--lower_case_table_names=1--max_allowed_packet=128M--sql-mode="STRICT_TRANS_TABLES,NO_AUTO_CREATE_USER,NO_ENGINE_SUBSTITUTION,NO_ZERO_DATE,NO_ZERO_IN_DATE,ERROR_FOR_DIVISION_BY_ZERO"volumes:- mysql-data:/var/lib/mysqlvolumes:mysql-data:

MySQL8

version: '3.1'
services:db:image: mysqlrestart: alwaysenvironment:MYSQL_ROOT_PASSWORD: 123456command:--default-authentication-plugin=mysql_native_password--character-set-server=utf8mb4--collation-server=utf8mb4_general_ci--explicit_defaults_for_timestamp=true--lower_case_table_names=1ports:- 3306:3306volumes:- ./data:/var/lib/mysqladminer:image: adminerrestart: alwaysports:- 8080:8080

写完保存退出 :wq!
完成后使用命令docker-compose up -d 以后台运行项目(小计:也可以使用docker-compose up在前台运行)
等待启动完成,
完成后就可以使用我们服务的地址ip+密码(在yml里面设置的密码MYSQL_ROOT_PASSWORD: 123456)连接我们的mysql服务,端口按照我们在yml里面设置的来写。成功!

本文发布于:2024-01-28 10:26:3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4u4v.net/it/1706408794676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docker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网站地图1 网站地图2 网站地图3 网站地图4 网站地图5 网站地图6 网站地图7 网站地图8 网站地图9 网站地图10 网站地图11 网站地图12 网站地图13 网站地图14 网站地图15 网站地图16 网站地图17 网站地图18 网站地图19 网站地图20 网站地图21 网站地图22/a> 网站地图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