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学习之测量管理【基础】

阅读: 评论:0

5G学习之测量管理【基础】

5G学习之测量管理【基础】

测量管理

1.测量是为了干什么?

基站通过UE进行各种测量,通过频繁的上报使基站充分了解网络的状态,并作出切换等动作

L1层执行执行波束特定的测量采样,并根据L1层的实现算法将采样结果“过滤”成向L3层上报的波束测量结果

2.测量模型

因为NR使用基于多波束的底层架构,因此有两个测量模型:针对小区级别的测量、针对波束级别的测量

  • 针对小区质量的测量

    (1)根据RRC配置,将Beam Specific的测量结果进行处理(系统信息会配置一个门限值,小区质量由超过门 限值的N个质量最好的波束的线性平均得到),输出小区质量,上报给L3
    (2) L3根据RRC配置参数对L1上报的小区质量进行L3过滤(时域上进行处理,为了去掉时间上的抖动)
    (3) 再根据L3层配置的上报规则进行一次处理,然后以测量报告的形式在空口上报给基站

  • 针对波束质量的测量
    (1) L1层对Beam Specific的测量结果进行处理,上报给L3层
    (2)再经过一次L3滤波去掉时间上的抖动,形成滤波后的波束测量结果
    (3) 再根据RRC配置的参数,最终形成测量上报需要上报的X个檗属的测量结果,并通过空口以测量报告的形式上报给基站

【测量模型的主要目的】通过标准化的方式定义物理层到高层对测量结果的处理方式和流程,从而使各个终端最终向基站输出的测量报告可以尽可能统一并真实地反应小区或波束的质量

3.NR网络可以配置的测量类型:

  • 网络可以配置UE执行的测量类型:

    • NE测量

    • Inter-RAT测量

  • 网络可以配置UE基于SSB上报的信息有:

    • 每个SSB的测量结果

    • 每个小区的测量结果

    • 基于SSB Index的测量结果

  • 网络可以配置UE基于CSI-RS上报的信息有:

    • 每个CSI-RS资源的测量结果 【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CSI-RS)是NR中用于下行信道状态信息测量的一类参考信号】

    • 每个小区的测量结果

    • 基于CSI-RS标识符的测量结果

4.测量的三要素

  • 测量对象:定义UE测量什么信号、参考信号的时域位置

    一个MO(测量对象)将指示带测量的参考信号的时域位置及子载波间隔,并且为该MO配置一个Cell-Specific偏置以及黑白小区列表。

    LTE中,一个MO只包含一个频点

    NR中,一个MO可以包含一个SSB频点+多个CSI-RS资源

  • 上报配置:定义UE在什么情况下、上报什么

    一个MO可以配置一个或多个上报配置。

    上报配置包含如下参数:

    • 触发上报原则:周期性上报 or 一系列事件的处罚规则

    • 参考信号RS类型:SSB or CSI-RS

    • 测量报告形式:如:上报的小区最大数和波束数量

  • 测量ID:UE具体某次测量行为的标识,用来和某个测量对象和上报配置关联

    用来和某个测量对象和上报配置关联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O4LNLmFh-1662367299143)(C:UsersmajingAppDataRoamingTyporatypora-user-imagesimage-20220905153951063.png)]

    【解释】目前NR中:

    • 一个测量ID关联一个测量对象ID和上报配置ID

    • 支持多个测量对象和一个上报配置关联

    • 支持多个上报配置和一个测量对象关联

5.一些测量上报机制

实际情况中,频繁的测量上报不利于UE节省能耗,并且大量的数据都集中在基站测分析,也将大大增加基站做出切换决策的复杂度,3GPP定义一系列预设的测量上报机制来解决以上问题。

这一系列预设的测量上报机制就是测量事件

  • LTE测量事件主要有下面几种:Event A1、Event A2、Event A3、Event A4、Event A5、Event B1、Event B2

  • NR的测量事件主要有:Event A1、Event A2、Event A3、Event A4、Event A5、Event A6、Event B1、Event B2、EventI1,、EventC1、Event C2

    • 事件A1:服务小区测量值好于绝对门限,触发事件A1

    • 事件A2:服务小区测量值差于绝对门限,触发事件A2

    • 事件A3:邻小区测量值好于服务小区,触发事件A3

    • 事件A4:邻小区测量值好于绝对门限,触发A4事件

    • 事件A5:服务小区测量值差于门限1且同时邻小区测量值好于门限2,触发事件A5

    • 事件A6:邻小区测量值好于辅小区(用于载波聚合)

    • 事件B1:邻小区测量值好于绝对门限

    • 事件B2:主小区测量值差于门限1且同时邻小区测量值好于门限2

【以事件A1为例】

​ 事件进入的条件:(Ms-Hys)> Thresh

​ 事件离开的条件:(Ms+Hys)< Thresh

Ms:服务小区的测量结果;

Hys:时间的滞后参数,RRC的参数

Thresh:事件的门限


注:以上自己看书总结,有错请指正,侵删。

本文发布于:2024-01-28 12:10:3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4u4v.net/it/1706415038732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测量   基础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网站地图1 网站地图2 网站地图3 网站地图4 网站地图5 网站地图6 网站地图7 网站地图8 网站地图9 网站地图10 网站地图11 网站地图12 网站地图13 网站地图14 网站地图15 网站地图16 网站地图17 网站地图18 网站地图19 网站地图20 网站地图21 网站地图22/a> 网站地图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