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科工集团:构建云制造生态系统

阅读: 评论:0

航天科工集团:构建云制造生态系统

航天科工集团:构建云制造生态系统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深耕“双创”,先后培育了航天云网公司、激光研究院、火箭公司等一批具有创新活力的企业平台;推出了设备精灵、自动爆玻器、地磁定位导航等一系列市场前景广、附加值高的新产品、新项目;以混合所有制方式吸纳国际一流创新团队,成功研制国内首台高功率、高质量单光纤激光器,激光泵浦芯片、特种光纤等产品打破国外垄断并形成产业化;开展国产化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软硬件系统集成优化和规模化应用攻关,为摆脱对国外网络产品的依赖、维护我国信息网络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

  积极响应集团“智慧企业”“智能制造”创新发展战略,航天科工旗下的成都航天通信设备有限责任公司依托印制板制造智能化升级改造项目,积极构建数字化生产车间,目前已完成设备数字化和网络化改造共89台套,预计今年全面完工。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文章页正文*/ var cpro_id = "u2719811"; </script>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js"></script>

  “改造后,设备将全部处于联网状态。公司内部工作人员可以在线监控设备运行情况,取代原本的人工巡检模式;接入集团的航天云网(INDICS)平台能让更多的外部客户对我们的生产规模和运营能力一目了然,便于建立合作交流。”成都航天通信设备公司信息档案中心主任周博说。

  打通线上线下服务体系,航天科工的“双创”生态格局已然显现。“我们致力于构筑‘内创+外创’联合模式,推动大中小微企业协同发展和内外部创客协作创新,涉及工业制造、智能交通、基础材料、医疗健康、环境监测、金融服务等10多个门类。”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魏毅寅告诉记者,截至目前,集团创建的“专有云”平台已整合17大类、2900余项专业能力;线上众创空间培育了940多个内部“双创”项目,已有100多个项目进入孵化阶段。

  与此同时,航天科工面向全社会开放的“社会云”——航天云网(INDICS)平台容纳了1.3万多项专利、3.5万多项标准、500余个软件与应用等资源,可无偿提供社会“双创”团队使用,并成功建立中央企业“双创”服务平台、“创青春”全国青年创新创业平台等“双创”活动机制,激发了创新活力。

  以平台聚资源,集众创促发展。航天科工搭建的国际工业互联网平台已完成首期建设,开通了英语、俄语和波斯语平台,在伊朗、德国的落地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魏毅寅表示,航天科工正在构建云制造生态系统,未来将围绕打造“制造与服务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创新与创业相结合”的新业态,实现各类创新要素的有效汇集,大幅降低产业链和创新链的成本,提升创新效率。

(责任编辑:畅帅帅)

本文发布于:2024-01-28 22:57:3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4u4v.net/it/17064538561089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生态系统   航天   集团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网站地图1 网站地图2 网站地图3 网站地图4 网站地图5 网站地图6 网站地图7 网站地图8 网站地图9 网站地图10 网站地图11 网站地图12 网站地图13 网站地图14 网站地图15 网站地图16 网站地图17 网站地图18 网站地图19 网站地图20 网站地图21 网站地图22/a> 网站地图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