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诚信清查背后的利益考量

阅读: 评论:0

淘宝诚信清查背后的利益考量

淘宝诚信清查背后的利益考量

        媒体报道,8月11日,淘宝网对外宣布,在工商、公安、网监等政府部门指导与支持下,“诚信自查活动”第一阶段胜利结束。

    淘宝网总裁陆兆禧说,“信用炒作”是我国网络零售行业诞生以来,第一次全行业同时面对的、伤及行业根本的“敌人”,“诚信自查活动”是年幼的网络零售行业经历的第一次“行业保卫战”。

    此言不虚,笔者认同。的确,作为C2C平台的伴生物,虚假信用、信用炒作这类现象,已经严重影响到了网购平台的发展,成为行业公敌,而淘宝率先展开的诚信清查,显然有利于规范网购市场,重新塑造诚信放心的网购环境,从保护产业发展的角度看,意义重大。

    但是,在商言商,淘宝的此次清查,还有着两层利益考量。

    其一,笼络网购消费者。淘宝在C2C市场中,已经是绝对的龙头大哥,易趣、拍拍、有啊等,难以望其项背,淘宝的信用等级机制,也基本成为行业的一个标准,被其他C2C平台所效仿,但是,信用机制存在的漏洞,以及监管手段的先天不足,造成虚假信用如癌细胞一般在C2C卖家之中蔓延,这直接伤害到了消费者的利益,使得消费者在选择卖家时,无所适从,甚至望而却步,长此以往,C2C平台危矣。而此时,淘宝站出来,以领军者的身份,大张旗鼓的展开诚信清查,除了所说的捍卫行业利益之外,也有着进一步彰显老大地位的意味,同时,用行动告诉网购消费者,淘宝是一个消费者利益至上的平台,是一个负责任的平台,从而进一步挤压其他C2C平台在网购消费者心目中的生存空间,可谓一箭多雕。

    其二,为探索赢利模式铺路。淘宝在2006年推出过“招财进宝”服务,试图进行竞价排名赢利模式尝试,但是由于众多店家小二的激烈反对,最后不得不半途而废,自此之后,淘宝讳言赢利,至少针对卖家的盈利模式尝试,不敢再轻易出手;而现在,信用炒作现象,无疑让淘宝看到了一线赢利生机,当然,并不是说淘宝自己要通过贩卖信用赢利,相反,通过诚信清查,清理不法卖家,规范网购环境,使得那些拥有虚假信用等级的卖家失去了被消费者关注的亮点,而为了保持住营业额,必须通过其他合法合理手段来弥补这一缺失,那么,购买搜索关键词,提高商品排名,可能就成为一种潜在需求,淘宝只要构思巧妙,因势利导,完全可以重新展开类似竞价排名的业务,满足失去虚假信用的卖家的现实需求,不过,前提是不能太张扬,避免再像“招财进宝”一样,引起众多小二民意反弹,当然,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淘宝要好好动一番脑筋了。(陆建国)

友情链接:

北京私家侦探

上海搬家公司



转载于:

本文发布于:2024-01-29 03:56:3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4u4v.net/it/17064717961252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淘宝   利益   诚信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网站地图1 网站地图2 网站地图3 网站地图4 网站地图5 网站地图6 网站地图7 网站地图8 网站地图9 网站地图10 网站地图11 网站地图12 网站地图13 网站地图14 网站地图15 网站地图16 网站地图17 网站地图18 网站地图19 网站地图20 网站地图21 网站地图22/a> 网站地图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