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二一适配器模式

阅读: 评论:0

设计模式二一适配器模式

设计模式二一适配器模式

一、简介

类比:比如手机充电器,将220V交流电转化为手机能够承受的直流电

适配器模式主要有三类角色:

1.客户端期待的接口Target(直流电)——目标抽象类

2.需要进行包装的对象(适配者)Adaptee(220V交流电)——适配者类

3.通过内部包装一个Adapter对象,将接口转换为目标接口(充电器)——适配器类

二、适配器2种模式

1.类适配器

示例:

(1)首先有个已存在的将被适配的类

//交流电220V
public class Adaptee {void adapteeM(){System.out.println("待适配的220v交流电");}
}

(2)定义一个目标接口

public interface Target {void m();
}

(3)考虑怎么才可以在目标接口中调用Adaptee类中的adapteeRequest()方法呢?

此时需要一个适配器类,实现Target接口,同时也继承了Adaptee类,然后再实现的request()方法中调用父类的adapteeRequest()即可实现

/**手机适配器* 类适配器* @date 2019/8/13* @since 1.0.0*/
public class MobileAdapter extends Adaptee implements Target{@Overridepublic void m() {System.out.println("获取带适配类的方法220V交流电");super.adapteeM();System.out.println("转换成手机用直流电");}
}

测试调用:

public class Te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类适配器模式Target mobileTarget=new MobileAdapter();mobileTarget.m();System.out.println("======================");//对象适配器模式Target pcTarget=new PcAdapter();pcTarget.m();}
}

结果:

2.对象适配器

与类适配器不同之处在于,类适配器通过继承来完成适配,对象适配器则是通过关联来完成。这里稍作修改即可

/**电脑充电适配器* 对象适配器* @date 2019/8/13* @since 1.0.0*/
public class PcAdapter  implements Target{// 适配者是对象适配器的一个属性private Adaptee adaptee=new Adaptee();@Overridepublic void m() {System.out.println("获取待适配的220V交流电");adaptee.adapteeM();System.out.println("转换为电脑用直流电");}
}

 

三、总结

1.优点:
为复用现有的类与方法,通过引入Adapter将适配者与目标接口兼容,而不需要修改原有代码;
增加适配者类的透明性,适配者类被封装在适配器类中,对客户端而言是透明的。
灵活性和拓展性好,可以在不改变原有代码基础上增加新的适配器类,符合开闭原则。

2.缺点:
对于Java、C#等不支持多重继承的语言,一次最多只能适配一个适配者类,例子已展示。

3.适用场景

系统需要使用现有的类,而这些类的接口不符合系统的需要。
在系统设计之初,需要使用第三方组件的地方可以使用适配器模式(该组件与系统的接口是不同的,而系统没有必要为了迎合它而改动自己的接口)
4.应用实例
JDBC给出一个客户端通用的抽象接口,每一个具体数据库引擎(如SQL Server、Oracle、MySQL等)的JDBC驱动软件都是一个介于JDBC接口和数据库引擎接口之间的适配器软件。抽象的JDBC接口和各个数据库引擎API之间都需要相应的适配器软件,这就是为各个不同数据库引擎准备的驱动程序。

 

 

 

 

 

 

 

 

 

 

 

 

 

 

 

本文发布于:2024-01-29 07:47:5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4u4v.net/it/17064856761378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模式   适配器   二一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网站地图1 网站地图2 网站地图3 网站地图4 网站地图5 网站地图6 网站地图7 网站地图8 网站地图9 网站地图10 网站地图11 网站地图12 网站地图13 网站地图14 网站地图15 网站地图16 网站地图17 网站地图18 网站地图19 网站地图20 网站地图21 网站地图22/a> 网站地图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