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林子大了,什么样的鸟都有,这句话很形象的阐明了生物的多样性。在这里我们不妨顺势发挥一下,把这句话嫁接到历史中去,就会觉得中国几千 年的历史中,真是日子长了,什么样的事都能发生。其中就有一些事情,让人看了无比郁闷,直接激发了人们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冲动,大概所谓的以史为镜,就是这么个意思吧。
一、汉武帝灭自己三族
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到了执政后期,眼看匈奴被打的鬼哭狼嚎、屁滚尿流,神经息息的直唱“失我祁连山,妇女无颜色”,不由得心生落寞之感,感叹从此宇内竟无敌 手,于是毅然把自己的一腔余热投入到神秘的魔法诅咒事业当中,希望自己能够长生不老,得道成仙。征和二年的某一天,勤加修炼的汉武帝突然作了一个噩梦,梦见许多木头人拿棍子打自己,惊醒后便得了重玻病中的汉武帝认为自己道术功力深厚,区区木头人怎么会轻而易举的闯进梦中行凶呢,于是坚定的认为这是有人行 使巫术造成的,于是派信任的大臣江充去调查。江充本着“谁敢影响皇帝一阵子,我便影响他一辈子”的方针,在宫中大肆搜捕恐怖组织,先后处死了为首的几个恐怖分子头目:丞相公孙贺、武帝内侄卫元、武帝女儿诸邑公主。
后来江充为了进一步肃清恐怖主义影响,采取顺藤摸瓜战术,竟然不负众望的查出了原来隐藏在幕后 的黑手竟然是皇后和太子!
不甘屈辱的太子终于忍无可忍,准备发兵捕斩江充,武帝当时正在甘泉宫养病,闻讯大怒,立马派兵讨伐太子,结果太子兵败被杀,皇后 上吊自缢,自己的皇孙也赔进去了三个,使得整个长安笼罩在一片肃杀景象之下。
人们都说疏不间亲,又云虎毒不食子,但晚年神经错乱的汉武帝在奸臣江充的挑拨下,悍然逼死了自己的老婆、儿子、女儿、侄子、孙子,也的确算是六亲不认、心狠手辣,看来一个帝王统治时间过于长久,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国家,都很难说是值得幸运的事情。
三、无礼绝义,寡廉鲜耻——-皇家贵妇裙下的面首们
简单的说,面首就是供贵妇人玩弄的美男子。面指脸蛋,首指头发,看来古代女性的审美观和现代没有根本区别,她们也喜欢脸蛋出众,头发茂密的男性。面首这个词的起源来自于大名鼎鼎的刘子业,他为了照顾到姐姐山阴公主的生理需要,按照每月一天一岗的基本原则,一次性赐给她三十个英俊少年供其享用,并创造性的发明了面首这个称谓。(现在居然被人赤裸裸的称为什么鸭啊,男妓啊,真是人心不古)从此人们便把这些每夜奋斗在繁殖第一线的 男性员工称为面首。
不过面首这个职业也是有行业准入门坎的。
想从事这行,首先要相貌英俊,然后技术要全面,当然体力更要绝伦,最后还需要心胸广阔,对于那些街头巷议,应做到 充耳不闻,要坚信革命工作只有分工不同,没有贵贱之分的道理。具备了以上几点后,再适时的加以机缘巧合,便能一展雄风,走上“名首”的辉煌道路,实践美丽 也是一种生产力的绝对真理。
不过因为以上条件的限制,历史上的名首并不是很多,非要举例说明一下呢,我想第一个当属秦始皇他妈赵姬的面首嫪毐,这个人的出名之处不在于想发动政变,而 是当街做了自己私处的广告——它能力举车轮!当然古人的风采我们是难以企及了,也只能发贴缅怀一番。另外北魏朝的胡太后手下也有几个超级名首,不过没什么 特别之处,咱们就一笔代过不再为他们作宣传了。
历史上最出名的面首当数大名鼎鼎女皇武则天辖下的薛怀义、张易之和张昌宗兄弟(从这看出一定要跟个好领导的 重要性,出名容易啊)。据说两张比嫪毐高明,你在大街上表演多没档次啊,俺们弟兄直接在朝堂上拿出来一较短长,无论从轰动性还是观众素质上都更胜一筹;而 薛怀义也不是吃素的,争起宠来又是杀人又是放火,最后气的武则天一刀把他卡查了事。由此看来面首也是个高危险的行业,不定什么时候就被雇主杀人灭口。
面首的存在,说到底是权力财富下的必然产物,是封建极权社会下的人性扭曲的写照。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很多人不惜出卖自己的身体和灵魂,自己却成了行尸走 肉,到最后也不免落得个悲惨的下场,一个连自己都不关心和爱护的人,你又能期望他会得到什么样的结局呢。希望历史上面首的这一幕幕的黑色喜剧,永远不要在今天的社会上重演!
四、骑在主人头上的家奴——-晚唐得意的宦官们
宦官虽然身体残缺不全,但是能量却不容忽视,尤其是晚唐的宦官们,无论是地位还是权力,都达到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高度。就在唐朝准备从安史之乱的巨大打击中 浴火重生的时候,宦官们也不甘寂寞的像是在炼丹炉里修炼成精的老妖怪一样,一个一个的跳将出来,扭着自己肥大身躯,在唐代历史的舞台上演出了一幕幕丑恶的活剧。
安史之乱后第一个上台致开幕词的大宦官是李辅国,他因为拥立玄宗的儿子肃宗有功,逐渐的取得了皇帝的信任。正是这个李辅国说动肃宗,让已经失去杨贵妃的太 上皇唐玄宗从城东地价最高的兴庆宫搬到了远离街市的甘露宫,遭遇到野蛮拆迁的太上皇从此过上了凄凉孤独的晚年生活。公元762年,肃宗驾崩后,李辅国又拥 立太子代宗李豫即位,再一次成为从龙之臣,连代宗也尊称其"尚父"。
而他本人个人野心也膨胀到了极点,对代宗说:“皇上但居禁中,外事听老奴处分。”这句 话够狠,看来以后代宗的工作范围也就仅仅限于管理自己的后宫了。不过代宗自然也不是一盏省油的灯,他对李辅国采取了国家恐怖主义的对付手段:在一个月黑风 高的夜晚,派出大内高手把正在做美梦的李辅国大卸三块,总算出了一口恶气。代宗以后又相继设计诛杀了专权蛮横的程元振和鱼朝恩,暂时打击了宦官的嚣张气焰 (不知道唐肃宗是不是专门为宦官开办了黄埔军校,李辅国、程元振和鱼朝恩等大宦官显然是学校的优秀毕业生)。
代宗、德宗之后,宦官的权势又一次死灰复燃,并一路高歌猛进,甚至到了随意废立皇帝的地步。顺宗皇帝刚即位几个月,就因改革而在宦官的“照顾下”退位“荣 升”为太上皇;宪宗曾经不屑一顾的说过,宦官不过是家奴而已,不过这位皇帝最后还是被自己瞧不起的家奴杀死,而即位的穆宗竟然迫于宦官压力而不敢追究;文 宗时,为了剪除势力膨胀的宦官,和官员们编出了天降甘露的谎言,准备在宦官们参观甘露时把他们一网打尽,不过最终因选择的演员演技太差,被大宦官仇士良看 出了破绽,反而酿成了甘露事变,不但大量官员被杀,连自己都让宦官判处了有期徒刑幽禁起来。从此宦官专政达到了顶峰,“政事咸决于北司(宦官机构),南衙 (政府办公地点)行文书而已”。而唐朝也在宦官专政中逐渐的走向了灭亡。
晚唐宦官之所以掌权,和他们能掌握禁军有莫大关系,因为皇帝在安史之乱后不再信任武将,于是启用自己的家奴——宦官来掌握军队,以为这样就能万无一失,高枕无忧。可是唐朝皇帝们显然忘了一件重要的事情:掌握了军队而又身残志坚的宦官,还能称为家奴吗?
本文发布于:2024-01-29 08:41:2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4u4v.net/it/17064888901406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