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供应链金融类似,贸易融资也包括预付款融资、应收款融资和存货融资三种类型。然而,虽然它们的名称非常相似,但供应链金融和贸易融资并非同一概念。下面我们将会详细介绍这两个概念的不同之处。
供应链金融起源于贸易融资,但在此基础上应用信息化、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实现了各方信息互通,使得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得以标准化、规范化和规模化。
如果将贸易融资放在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史中,可以将其看作是供应链金融的第一阶段。在此阶段,贸易融资起初是点对点、单对单的,贸易是唯一的融资方式。随着线下“1+N”模式的出现,贸易融资开始真正进入供应链金融融资领域。
将供应链金融和贸易融资进行对比,可以发现它们之间的相似之处和差异。这些相似之处和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01
信用评级存在差异。
供应链金融的基础可以是企业间的上下游交易和物的资产价值,而且不仅仅局限于核心企业信用,其评估的主要目标是整个产业链、供应链的动态。
02
不同企业的供应链稳定性存在差异
贸易融资是基于贸易产生的,其信用评估往往主要基于核心企业的信用和物权,容易受到偶发性因素的影响,难以准确评估供应链的稳定性。未来供应链金融的发展方向是基于稳定性的供应链数据,构建多维度、实时交互的大数据模型。只有在供应链流动性稳定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供应链金融的应用。
03
流动性的实际差异
供应链金融的真实性验证较为困难,因为缺乏长期稳定的信息化数据支撑。信用和物权的真实性验证也存在较大的难度。然而,通过打通多维度交易数据、物流数据和社会大数据,供应链金融逐步形成了有效的流动性验证和主动性验证。它将融资模型融入供应链中,并以数据信息化为基础,形成了一个有效的供应链信用体系。
04
还款自偿性的差异
贸易融资的自我偿付能力是由交易本身产生的,因此对交易本身的评估具有较高的难度。虚假交易、融资交易、货物价值和物权不稳定等因素会显著降低贸易融资的自我偿付能力。供应链金融的发展趋势在充分考虑产业链和行业特点的基础上,形成了结构化融资模型,不仅依赖于交易本身,而且可实现供应链自我偿付能力的结构化。
05
改变杠杆比例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降低金融和影子银行的杠杆率是为了推动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转型。在确定必要的杠杆模式和融资方式时,应该综合考虑产业发展趋势、供应链的稳定性以及核心企业的流动性需求等多个因素,以确保贷款比例合理。
06
融资模式封闭性差异
目前,贸易融资在考虑融资杠杆比例方面还处于人为判断的原始阶段,并且缺乏多方信息共享,很容易导致过度融资的风险。此外,贸易融资过于注重表面形式,缺乏对信息、物流和资金的一致性考虑,这容易导致供应链的流动性资金出现闭环验证问题。这不仅不利于资金方的安全,还会影响供应链系统上下游资金分配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供应链金融在不断发展,已经成为一种信息互通和供应链流动性可视化的融资模式。这种融资依赖于供应链的稳定性,所以对供应链的支持是适度、温和和可控的。这种方式可以保证资金流向那些真正需要支持且在行业竞争中具有竞争力的中小企业。
韬沃科技致力于为企业提供企业级电商解决方案,全面对接多家顶尖运营服务商,产品拥有SRM、B2B、B2C、S2B2C、S2B2B、BBC等多种业务模式,源码授权,强大的中台级JAVA微服务架构,提供b2b海外商城系统搭建服务。
本文转自:韬沃科技.html
本文发布于:2024-01-29 13:43:1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4u4v.net/it/17065069971567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