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垃圾短信 重疾需猛药
作者:
许丽萍 2007-11-16
网友评论 3 条
内容导航: 短信骚扰不胜其烦 第1页:
短信骚扰不胜其烦 第2页:
实名前的权宜之计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init_Nav();</script>
文本Tag: 行业观察 移动商务 垃圾短信 实名制
【IT168 专稿】报载,6月某日,辽宁省某副省长收到一条短信,内容为“特大喜讯:出售今年高考试卷标准答案,绝对保真!”短信末尾留有3个 手机号码。该副省长感到事关重大,立即要求省公安厅尽快查处。经过公安部门与移动运营企业通力协作,以出售高考答案为诱饵进行诈骗的两名犯罪嫌疑人被兰州警方抓获。连省级领导都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不法分子的短信侵扰,这足以说明不良垃圾短信的泛滥程度。 随着我国移动通信业务的迅猛发展, 手机短信业务因价格便宜、形式新颖、方便快捷,赢得了广大手机用户的青睐,手机短信开始被人们称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之后的“第五媒体”。目前手机短信的发送形式主要有:手机间点对点发送、通过人工声讯台发送、网站发送和网上 软件发送。最强劲的方式是网上软件发送,据悉现在网上短信软件一个小时可群发高达上百万条短信,令人惊叹。
短信骚扰不胜其烦 然而伴随“拇指经济”爆增的同时,“中奖短信”、“色情短信”、“六合彩短信”、“办证短信”、“交友短信”、“强制订信”等短信无缝不入愈演愈烈,骚扰得让人不胜其烦,一些短信甚至干起贩卖起军火毒品、出卖肉体良知的勾当。 不良垃圾短信的泛滥,破坏了人们的正常生活秩序,给广大人民造成了不小的精神纷扰,而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手机短信传播虚假信息诈骗钱财,已经成为扰乱社会治安的新的违法犯罪问题。正如电影《手机》中葛优所讲到:“手机,如果不善加利用,就不再是手机,而是手雷。” 专家分析指出说,手机卡、小灵通没有实行实名制,使之无人可责、追无源头、查无实证,这是导致有害短信泛滥成灾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我国应尽快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建立并落实手机实名制。 遗憾的是,正当人们对垃圾短信、不良短信深恶痛绝,急盼有关各方真正落实举出重拳予以重击时,却发现是雷声大雨点小,垃圾短信、不良短信依然我行我素猖狂不已。去年当短信诈骗成为社会公害的时候,手机实名制呼之欲出,然而在部分的试点城市,却发现实名制只是一种美丽的“摆设”,实施困难重重。
1
1 2
【内容导航】
第1页: 短信骚扰不胜其烦 | 第2页: 实名前的权宜之计 |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责任编辑:
郝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