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 NAND新品尝试

阅读: 评论:0

SD NAND新品尝试

SD NAND新品尝试

SD NAND新品尝试

最近,拿到了来自深圳雷龙公司的芯片,是一颗SD NAND。确实这是我第一次知道,想必也有很多小伙伴和我一样。让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

SD NAND介绍

CSNP4GCR01-AMW
不用写驱动程序自带坏块管理的NAND Flash(贴片式TF卡),尺寸小巧,简单易用,兼容性强,稳定可靠,固件可定制,LGA-8封装,标准SDIO接口,兼容SPI/SD接口,兼容各大MCU平台,可替代普通TF卡/SD卡,尺寸6x8mm毫米,内置SLC晶圆擦写寿命10万次,通过1万次随机掉电测试耐高低温,支持工业级温度-40°~+85°,机贴手贴都非常方便,速度级别Class10(读取速度23.5MB/S写入速度12.3MB/S)标准的SD2.0协议普通的SD卡可直接驱动,支持TF卡启动的SOC都可以用SD NAND,提供STM32参考例程及原厂技术支持,主流容量:128MB/512MB/4GB,比TF卡稳定,比eMMC便宜,样品免费试用。

刚拿到手,确实封装很小。我手上拿到的是512MB的版本,尺寸是6x8mm毫米。
我们测试一下性能:

性能测试

应用方向

对于这个结果我们还是很不错的,我暂时还没有什么需要使用大容量的项目,之后如果有我们在来实际上项目测试。

我们在MCU领域,如果遇到需要大容量要求时。一般会选择使用MicroSD作为外置存储设备,但是这样带来一个很严重的后果就是,不够稳定。那么针对MCU需要使用大容量的存储需求,我们可以选择SD NAND,也称之为贴片式T卡,贴片式TF卡,贴片式SD卡,贴片式内存卡,贴片式闪存卡,贴片式卡,贴片式U盘,贴片式UDP等等。
这是其架构图:

并且还有内置固件:CS品牌SD NAND内置坏块管理,平均读写,动态和静态的EDC/ECC等管理算法。让产品的质量更稳定,更好的延长产品的寿命。自带Flash管理算法,可以让MCU不为管理NAND Flash而费神。

再来一张官方的对比图:

总结

我们如果在使用一些要求严格的场景下,完全可以考虑使用贴片的SD NAND。如果需要移动的话,还是选择SD卡方便。

本文发布于:2024-01-29 15:28:2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4u4v.net/it/17065133081624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新品   SD   NAND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网站地图1 网站地图2 网站地图3 网站地图4 网站地图5 网站地图6 网站地图7 网站地图8 网站地图9 网站地图10 网站地图11 网站地图12 网站地图13 网站地图14 网站地图15 网站地图16 网站地图17 网站地图18 网站地图19 网站地图20 网站地图21 网站地图22/a> 网站地图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