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验证明,如果肿瘤不是肿瘤病毒产生时,与正常细胞融合后,其恶性表型是隐形的
二、
家族性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形成模型
如何使得一个细胞获得两个突变(两次随机的突变可能性太小)
三、通过杂合性缺失事件寻找抑癌基因
寻找肿瘤细胞
由此发现在癌细胞中,缺失率特别高的,很有可能含有抑癌基因
四、看门基因和看护基因
五、启动子甲基化是一种抑癌基因失活的重要形式
维甲酸 和 TSA 共用也许是乳腺癌治疗的好方法
维甲酸是一种细胞周期俘获剂,甚至可以促进细胞分化
但是乳腺癌细胞编码维甲酸受体的RARβ2基因被甲基化失活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TSA可以维持维甲酸受体的表达
六、抑癌基因通过多种方式起作用
七、NF1蛋白作为一个Ras信号的负调控因子
八、APC在结肠癌发病中的影响
肠壁上,干细胞位于肠隐窝内,受到周围细胞分泌的wnt刺激而增殖。然后在APC的作用下向外迁移,缺少了wnt信号,β-catemin也被降解,于是成为了成熟的肠壁细胞
九、pVHL调节缺氧翻译:脑视网膜血管瘤
转载于:.html
本文发布于:2024-01-29 15:51:3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4u4v.net/it/17065146921637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