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帧目前是一种非常常用的方法,可以减少待优化的帧数,并且可以代表其附近的帧。可以理解为一个学校里有100个班级,每个班的班长就是一个关键帧,他可以代表他班里的人,那么如何选取关键帧呢?
选取的指标主要有:
(1)距离上一关键帧的帧数是否足够多(时间)。比如我每隔固定帧数选择一个关键帧,这样编程简单但效果不好。比如运动很慢的时候,就会选择大量相似的关键帧,冗余,运动快的时候又丢失了很多重要的帧。
(2)距离最近关键帧的距离是否足够远(空间)/运动
比如相邻帧我根据pose计算运动的相对大小,可以是位移也可以是旋转或者两个都考虑,运动足够大(超过一定阈值)就新建一个关键帧,这种方法比第一种好。但问题是如果对着同一个物体来回扫就会出现大量相似关键帧。
(3)跟踪质量(主要根据跟踪过程中搜索到的点数和搜索的点数比例)/共视特征点
这种方法就是记录当前视角下的特征点数,或者视角,当相机离开当前场景时才会新建关键帧,避免了第2种方法的问题。缺点是比较复杂。
打个比方,关键帧相当于slam的骨架,是在局部一系列普通帧中选出一帧作为局部帧的代表,记录局部信息。举例来说,摄像头放在原处不动,普通帧还是要记录的,但关键帧因为总看到原场景,所以不会增加。
三角化需要一定程度的共视区域,所以普通帧每2帧之间会存在大量的信息冗余,如果所有帧全部参与计算ÿ
本文发布于:2024-01-29 17:33:4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4u4v.net/it/17065208271710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