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了解一下埃克曼,埃克曼名字全称是瓦根·沃尔弗里德·埃克曼(Vagn Walfrid Ekman),他出生于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在乌普萨拉大学学习物理时,曾听过威廉·皮耶克尼斯关于流体力学的讲座。在弗里乔夫·南森跟随“前进号”(Fram)进行北极探险时,发现冰漂移的角度为盛行风的方向偏右20-40°。之后南森请他的同事威廉·皮耶克尼斯安排一名学生对此问题进行研究。埃克曼被皮耶克尼斯选中,并在1902年他的博士论文中提出了他的成果,提出了埃克曼方程(埃克曼数)。(参考:Cushman-Roisin, Benoit. Chapter 5 - The Ekman Layer. Introduction to Geophysical Fluid Dynamics 1st. Prentice Hall. 1994: 76–77)。
埃克曼数是流体的黏滞力和行星自转产生的科里奥利力的比值,也可以应用在任何旋转的流场中。从100m至2km的大气层,用埃克曼理论计算的风非常接近地转风,因此从100m到2km的区域称为上部摩擦层,又称为埃克曼层(Ekman)层,离地面2m以内的区域称为底层;从2m到100m的区域称为下部摩擦层;底层和下部摩擦层总称为地表层或地面边界层,三个区域总称为摩擦层或大气边界层,再往上地面摩擦就不起作用了(称为自由大气层)。(参考:Walfrid Ekman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Online, Accessed 04 December 2009)。
本文发布于:2024-01-29 18:27:2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4u4v.net/it/17065240511741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