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阻抗是用共面参考模型还是平面参考模型?PCB共面阻抗是怎么控的

阅读: 评论:0

射频阻抗是用共面参考模型还是平面参考模型?PCB共面阻抗是怎么控的

射频阻抗是用共面参考模型还是平面参考模型?PCB共面阻抗是怎么控的

来自群友的疑难杂症(加杨老师V信:PCB206 可入群):射频阻抗是用共面参考模型还是平面参考模型?PCB共面阻抗是怎么控的?

答:两者都可以,具体看设计情况,一般能用平面参考满足要求就不要去用共面阻抗去满足要求。

很多设计师清楚的知道射频要进行50欧姆阻抗的控制,但很多情况不知道用哪种参考模型?在共面和平面隔层参考中犹豫不决,这里杨老师就进行较为详细的阐述,希望大家能一起交流探讨下

第一点:当平面参考满足不了设计时,我们选择共面阻抗控制。

首先来说说两层板的射频阻抗控制,按常规1.2MM,1.6MM,2MM去计算的话,你会发现合适理想的线宽会达不到阻抗的要求,要满足达到要求的50欧姆阻抗控制 则线宽非常的宽,设计中基本不太可能实现,感兴趣的群友可以用SI9000去验证下。这个时候共面阻抗就相当有必要了,它可以完美的解决阻抗控制和线宽之间的协调关系,从而实现信号完好的传输,我们也可以从很多RF芯片的推荐设计中看到这一种模型

第二点:平面参考可以满足射频50欧姆阻抗控制,但是微带线中还有其他不同线宽阻抗线要求时,这个时候射频50欧姆仍然需要用到共面阻抗。这里最典型的就是四层板。

比如既有DDR,又有RF射频信号的四层板。射频信号一般会走表层,做隔层参考即是参考第三层POWER03,那么在计算阻抗时射频信号距离其参考层很大,算出来的线宽都超过100mil  显然不符合设计。这个时候群友提出了不做隔层参考  将表层和第二层的间距调整至10mil的样子  射频线走17.5mil不就刚好满足要求了吗?17.5的线宽,50欧姆的阻抗,射频信号参考相邻层,已经非常符合射频信号的线宽和阻抗要求了,已经不需要隔层参考。但是,表层ddr的数据线和地址线也是参考相邻层做50欧姆阻抗,ddr这么密集的走线走17.5的线宽合适吗?肯定不合适!

此时就出现了RF射频用共面阻抗 隔层参考,其他需要控制阻抗的如DDR等信号则正常参考第二层,做单端50欧姆阻抗控制.

第三点:一般能用平面参考满足要求就不要去用共面阻抗去满足要求。

我们在使用共面阻抗模型的时候,与之相邻的GND需要很靠近射频RF信号,因为本身是为了阻抗控制做的共面就不用担心RF信号太靠近阻抗变化的问题。其实平面参考优于共面参考的原因是衰减;表层的铺地事实上是将一部分 RF 信号能量耦合到了地上,造成了一定的损耗。如果天线走线与附近的地太近的话,就会产生寄生电容,(天线与附近地之间的电容),同时走线上会存在寄生电感,这样寄生电感与寄生电容组成了LC的低通滤波,对高频的衰减很大。这里大家可以用仿真软件计算下或者对GND与射频不同距离进行仿真就能得出这个结论了。

当然这里并不是表示共面阻抗不能用了,而是在能满足设计要求的情况下,平面参考还是要优于共面参考的。杨老师这里还有一个特别注意:若隔层参考做平面阻抗控制的时候,同层的GND要离射频要有一定的距离,至少1倍射频线宽的空气间距,不然无论你的阻抗控制还是衰减都是有影响的。

另外往期关于射频的文章也写了一些  感兴趣的可以多多了解相关知识杨老师专治PCB疑难杂症系列文章了解

本文发布于:2024-01-29 18:53: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4u4v.net/it/17065255831754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阻抗   模型   是怎么   射频   平面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网站地图1 网站地图2 网站地图3 网站地图4 网站地图5 网站地图6 网站地图7 网站地图8 网站地图9 网站地图10 网站地图11 网站地图12 网站地图13 网站地图14 网站地图15 网站地图16 网站地图17 网站地图18 网站地图19 网站地图20 网站地图21 网站地图22/a> 网站地图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