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块链技术深度透析供应链金融

阅读: 评论:0

基于区块链技术深度透析供应链金融

基于区块链技术深度透析供应链金融

区块链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的应用

  1. 供应链金融行业痛点

(1) 供应链信息不透明

传统供应链运作中,信息孤岛问题普遍存在,链上参与方的系统相互割裂,各自保存信息,没有有效的共享渠道和途径。如核心企业与其上下游的交易信息只会存储于双方的系统之中;金融机构授信信息也仅仅掌握在金融机构的手中。由于整个供应链信息不透明,参与者无法了解整个交易流程中所有的信息流和进展情况,从而降低了供应链的运作效率,加大了操作难度和风险。对银行等金融机构而言,信息不透明则造成了其无法从中小企业获得有效的数据,进而怀疑整个交易的真实性,使得许多真实且急迫的融资需求被拒绝。

(2) 授信对象局限性

由于信息孤岛问题的存在,金融机构出于风险管控的考虑,只是基于核心企业的主体信用,垂直给上下游企业进行授信。风险传递的扩散性使得金融机构的服务对象大多只局限于一级供应商与经销商,而处于供应链远端的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则很难得到满足。

(3) 违约风险高

现有的供应链管理体系对链条企业的约束能力较弱,给恶意虚假交易、资金流断裂等可能造成违约的行为留下了较大的操作空间。供应商与买方、融资方与金融机构之间的最终现金结算过于依赖双方的契约精神,尤其在涉及到多方交易或多级交易时,违约风险则会成倍增长。

(4) 监管难度大

到目前为止,供应链金融的电子化程度依旧较低,文件仍多为纸质形式,操作也多依赖于人工,加之银行间信息不互通,监管信息获取滞后,容易被不法企业“钻空子”,以同一单据重复融资,或虚构交易背景和物权凭证,比如2012年江浙地区出现的钢贸融资虚假仓单以及2015年珠三角地区出现的黄金珠宝加工企业构造贸易融资投机套利。

(5) 融资难融资贵

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赊销是买方的主要结算方式,相应的账期也从30天延长到60天,90天甚至180天不等,供应链上游的供应商存在较大的资金缺口。但是核心企业的信用传递不到供应链的尾端,企业难以获得银行的优质贷款。而民间借贷利息居高不下,融资难融资贵的现象较为严重。

  1. 区块链的技术特征

区块链技术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应用模式,对解决供应链金融领域的众多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1) 网络结构方面

区块链基于点对点的网络结构,使得参与方能够对等、网状协作。这为参与方之间没有显著的层级或从属关系的跨机构协调,提供了便利,无须在组织结构上进行协商,只要将业务规则固化到区块链的初始设置中,即可开展,简单快捷。

(2) 系统稳定方面

区块链具有高度稳定的特性,能够作为供应链金融运作的基础平台,满足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对系统稳定性的基本要求

本文发布于:2024-01-30 01:51:0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4u4v.net/it/17065506701838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区块   供应链   深度   金融   技术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网站地图1 网站地图2 网站地图3 网站地图4 网站地图5 网站地图6 网站地图7 网站地图8 网站地图9 网站地图10 网站地图11 网站地图12 网站地图13 网站地图14 网站地图15 网站地图16 网站地图17 网站地图18 网站地图19 网站地图20 网站地图21 网站地图22/a> 网站地图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