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平台太多,就少不了找一个自己习惯的方式。我的习惯:Behance+印象笔记。
Behance用来搜集好作品,国内的花瓣也可以,很方便。印象笔记则是整理除Behance上以外的信息。把所有好的东西统统整理在印象笔记里面,会有满满的成绩感。切记一定要在PC端来整理自己搜集的东西。手机上碎片化的时间用来学习,倒不如玩农药,没有深度思考。
搜集下来,那还是别人的东西,只是被你分了类。所以需要花时间统一整理,学习是痛苦的,但是痛苦就说明你已经学习,有了提升。可以按照自己的时间安排不定期的整理他们。这样才能转化成为自己的知识。
搜集、记录能督促自己和优秀的事物多一些碰撞,如果是带着自己的目的去搜集那就更好了。
a.用自己的语言点评、描述「好的作品」
用自己的说话、语言方式说出来,你才会真正的记住它。因为这个过程你会思考,把它转化成自己的语言。
拒绝「主观性」——「这个交互动效很酷、这个配色挺舒服的、页面有留白、有层次感、这个功能太赞了,我很喜欢」。类似的这种评价难免逃不开「主观的思想」。
那么怎么点评?我们还不能学习别人吗?能。
b.思考设计的目的
一定要敢于怀疑,这是一个思维碰撞的过程。设计师为什么会这么做?他是抱着怎么样的一个心态做的?这个过程可以让我们锻炼对于产品目标、用户目标的敏锐感。这可以更好的拉着我们的思维回归需求本质。也能够让自己去提高用户目标、用户目标、技术等等问题上的平衡。
最好的办法是能找到那位设计师,想他问个究竟。博客、论坛等等留个言,说不定还能拉进彼此的距离。
另外也可以多看看一些大牛设计的项目总结,多多少少能透入出一些设计思路和缘由。我们在使用的产品一次次的迭代,也是我们可以思考,可以提出一个问题的地方。只有愿意去发现问题,才会深入的去思考这个问题,不然都只是浮光掠影。
原文:
本文发布于:2024-01-30 02:47:2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4u4v.net/it/17065540441869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