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大家好,这里是大森林老学长的毕设系列文章!
对毕设有任何疑问都可以问学长哦!
这两年开始,各个学校对毕设的要求越来越高,难度也越来越大… 毕业设计耗费时间,耗费精力,甚至有些题目即使是专业的老师或者硕士生也需要很长时间,所以一旦发现问题,一定要提前准备,避免到后面措手不及,草草了事。
以下是学长亲手整理的单片机相关的毕业设计选题,都是经过学长精心审核的题目,适合作为毕设,难度不高,工作量达标,对毕设有任何疑问都可以问学长哦!
采用高准确度电能测量集成电路如ADE7755直接设计出可以直接产生脉冲、计数以及数据存储和发送的集成模块。但该设计该集成电路相对复杂。
采用CRYSTAL公司最新推出的带有串行接口的单相双向功率/电能计量集成电路芯片CS5460。该芯片可以方便的组成多功能电子式电度表和分布电度表和分布式电能计量管理系统。比目前比较流行的电子电度表芯片如AD7750、AD7755更容易实现与微处理器的连接而且在AD7750/55的基础增加了更多的功能:
基于RS—485的无线通讯网络,其特点是无线采集模块采用先进的无线传输技术,使无线采集模块的安装极为方便,可实现无线手抄和远程传输形式。能够实现的功能也比较多,但设计起来电路比较复杂。
采用电话线为载体的以太网形式,其优点是改装成本低不许要再次拉网络线。但是调试过程复杂,难以进行实现实际演示。
从设计方面,成本问题,现阶段经济情况,用电户接受程度以及在改装过程中安装是否方便等方面综合考虑得出以下电集中抄表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的电路有光电转换电路,电流检测电路,报警断电电路和CAN总线通信电路。总的设计框图如图2.1所示:
图1 系统框图
在实际生活中有许多类型的电能表总的可以分为感应式电能表、脉冲式电能表和全电子式电能表等几大类。然而由于感应式电能表价格低廉,计量准确所以被得到广泛地应用。它利用金属铝转盘中的感应电流与通有交流电流的固定线圈的磁场相互作用来产生驱动力矩以驱动铝盘旋转,从而得到累计消耗的电能。但感应式电能表由于自身无防盗电功能,随着电力事业的发展,这一缺点给电力部门带来的损失日益突现出来。因此,在感应式电能表的基础上加装防盗电功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图2为抄表模块电路框图
(1)单片机概述
自单片机出现至今,它已走过近20年的发展路程。纵观20年来单片机的发展历程,单片机技术的发展以微处理器MPU技术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为先导,以广泛的应用领域表现出微处理器更具有个性的发展趋势。现代单片机具有寿命长、速度越来越快、低电压、低功耗、低噪声与高可靠性技术等许多优点。单片机的产品非常多
(2)ATMEL公司的89系列单片机
本课题在选取单片机时,充分借鉴了许多成形产品使用单片机的经验,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了ATMEL公司的AT89C51。
ATMEL公司的89系列单片机以其卓越的性能、完善的兼容性、快捷便利的电擦写操作,低廉的价格、超强的加密功能,完全替代87C51/62和8751/52,低电压、低电源、低功耗,有DIP、PLCC、QFP封装,有民用型、工业级、汽车级、军品级等多种温度等级,是当今世界上性能最好、价格最低、最受欢迎的八位单片机。
固态继电器(Solid State Relay)简称SSR,它是一种新型的无触点电子继电器,其输入端仅要求输入很小的控制电流,能与TTL、HTL、CMOS等集成电路具有较好的兼容性,而其输出则用双向晶闸管来接通和断开负载电源。它与普通电磁式继电器和磁力开关相比,具有开关速度、工作频率高、体积小、重量轻、寿命长、无机械噪声、工作可靠、耐冲击等一系列优点。由于无机械触点,当其用在需抗腐蚀、抗潮湿、抗振动和防爆的场合,更能体现出有机械触点继电器无法比拟的优点。另外,其输入控制端与输出控制端用光电耦合隔离所需控制驱动电压低、电流小,易于与计算机控制输出接口。
图3继电器原理
光电转换电路主要将铝盘的旋转转换为电脉冲,以此来作为单片机的一个检测信号。它以感应式电能表的电磁系统为工作元件,并在电能表的铝盘表面印上黑色的分度线进行分度。为了区分铝盘的正反转,分度线间隔宽度应按顺时针方向逐渐增加,然后用反射式光电头发射光束来采集分度线标记,再经光电转换电路变换,最后输出与铝盘旋转速度和分度线宽度成正比的电脉冲以给单片机提供一路检测信号。其电路图如图3.4所示。图中,D1为发光管HG410,D2为接收管3DU31,它们按一定的角度被固定在旋转铝盘的上方,当铝盘的黑色分度线到达光线区时,D2接收管的集电极输出一正脉冲,并经CD4069的两个非门和R3构成的施密特触发器整形后加到单片机的定时/计数器T0的输入端口,作为捕捉信号
图4光电转换电路
电流检测电路主要由线性霍尔磁敏传感器UGN3501T、钳形冷轧硅钢片和信号处理电路组成。
图5电流检测电路
单片机系统电路主要完成对光电检测信号、电流检测信号的比较计算,同时输出控制报警信号。该电路由单片机AT89C51、固体继电器,蜂鸣器报警电路等组成,电路
图6系统报警电路
本文发布于:2024-01-30 10:42:0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4u4v.net/it/17065825282001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