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个新坑,记录我学电路原理的笔记
参考教材:电路原理(原书第10版),作者:Thomas L. Floyd等人
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如下:
物理量 | 单位 | 符号 |
---|---|---|
长度 | 米 | m |
质量 | 千克 | kg |
时间 | 秒 | s |
电流 | 安[培] | A |
热力学温度 | 开[尔文] | K |
发光强度 | 坎[德拉] | cd |
物质的量 | 摩[尔] | mol |
国际单位制中的辅助单位如下:
物理量 | 单位 | 符号 |
---|---|---|
[平面]角 | 弧度 | r |
立体角 | 球面度 | sr |
斜体字母代表物理量,非斜体(罗马)字母代表物理量的单位,比如斜体字母P表示功率,非斜体字母W代表功率的单位。
电气量及其国际单位制中的导出单位如下:
电气量 | 电气量符号 | SI单位 | 单位符号 |
---|---|---|---|
电容 | C | 法[拉] | F |
电荷 | Q | 库[伦] | C |
电导 | G | 西[门子] | S |
能[量] | W | 焦[耳] | J |
频率 | f | 赫[兹] | Hz |
阻抗 | Z | 欧[姆] | Ω |
电感 | L | 亨[利] | H |
功率 | P | 瓦[特] | W |
电抗 | X | 欧[姆] | Ω |
电阻 | R | 欧[姆] | Ω |
电压 | V | 欧[姆] | V |
电磁炉及其国际单位制中的导出单位如下:
电气量 | 电气量符号 | SI单位 | 单位符号 |
---|---|---|---|
磁场强度 | H | 安[培] • 匝/米 | A • t/m |
磁通[量] | ϕ | 韦[伯] | Wb |
磁感应强度 | B | 特[斯拉] | T |
磁动势 | Fm | 安[培] • 匝 | A • t |
磁导率 | μ | 韦伯/安培 • 匝 • 米 | Wb/(A • t • m) |
磁阻 | Rm | 安培 • 匝/韦伯 | A • t/Wb |
【注】导出单位是由基本单位定义的,国际单位制的缩写是SI |
科学计数法提供了一种表示和计量值的便捷方法,此值可大可小。在科学计数法中,一个量值表示为1到10之间的一个数(以下称为系数)乘以10的指数幂。例如,150 000用科学计数法可表示为 1.5 × 1 0 5 1.5times10^{5} 1.5×105,0.00022可表示为 2.2 × 1 0 − 4 2.2times10^{-4} 2.2×10−4
工程计数法是科学计数法的一种特殊形式,公制词头与工程计数法一起使用,公制词头彼此相差1000倍。
工程计数法与科学计数法相似。然而,在工程计数法中,一个数的小数点左边可以有1~3位数字,指数部分必须是3的倍数,33 000在工程技术法中表示为 33 × 1 0 3 33times10^{3} 33×103 ,而它在科学计数法中表示为 3.3 × 1 0 4 3.3times10^{4} 3.3×104 ,0.045在工程技术法中表示为 45 × 1 0 − 3 45times10^{-3} 45×10−3 ,而它在科学计数法中表示为 4.5 × 1 0 − 2 4.5times10^{-2} 4.5×10−2 .
公制词头即度量单位的前缀,代表该单位用10的指数幂表示的倍数。
电子和电气工程常用的公制词头和相应的10的指数幂如下:
公制词头名称 | 符号 | 10的指数幂 |
---|---|---|
皮[可] | p | 1 0 − 12 10^{-12} 10−12 |
纳[诺] | n | 1 0 − 9 10^{-9} 10−9 |
微 | μ | 1 0 − 6 10^{-6} 10−6 |
毫 | m | 1 0 − 3 10^{-3} 10−3 |
千 | k | 1 0 3 10^{3} 103 |
兆 | M | 1 0 6 10^{6} 106 |
吉[咖] | G | 1 0 9 10^{9} 109 |
太[拉] | T | 1 0 12 10^{12} 1012 |
例如,50 000V用公制词头表示是 50000 V = 50 × 1 0 3 V = 50 k V 50 000rm V=50×10^{3}rm V=50rm kV 50000V=50×103V=50kV,5 000 000Ω用公制词头表示是 5000000 Ω = 5 × 1 0 6 Ω = 5 M Ω 5 000 000Ω=5times 10^{6}Ω=5rm MΩ 5000000Ω=5×106Ω=5MΩ,0. 000 036A用公制词头表示是 0.000036 A = 36 × 1 0 − 6 A = 36 μ A 0. 000 036rm A=36times 10^{-6}rm A=36rm μA 0.000036A=36×10−6A=36μA
举个例子
0.15 m A = 0.15 × 1 0 − 3 A = 150 × 1 0 − 6 A = 150 μ A 0.15rm mA=0.15 times 10^{-3} rm A=150times 10^{-6} rm A=150 rm μA 0.15mA=0.15×10−3A=150×10−6A=150μA
(1)误差:误差是指某个量的真实或最佳可接受值与测量值之差。
(2)准确度:准确度指示测量误差的范围,衡量测量值是否符合标准。
(3)精度:精度是对某个测量值的重复性(或一致性)的考量。
被测数值中已知是正确的数字被称为有效数字。确定数字是否有效的规则是:
(1)非零数总被认为是有效位;
(2)非零数字左边的零是无效位;
(3)非零数之间的零总是有效位;
(4)小数点右边的零是有效位;
(5)小数点左边的零是否有效取决于测量结果。例如,数值12 100Ω可以有3个、4个或5个有效数字。为了明确有效数字,应使用科学计数法(或公制词头)。例如,12.10kΩ,它有4位有效数字。 例如,将4300表示位3位有效数字写位 4.30 × 1 0 3 4.30times 10^{3} 4.30×103,4位有效数字则为 4.300 × 1 0 3 4.300times 10^{3} 4.300×103
【例】在有效数字处画线
40.0,具有3位有效数字,见规则(4)
0.3040,具有4位有效数字,见规则(2)和(3)
0.00502,具有3位有效数字,见规则(2)和(3)
四舍五入的规则是:
本文发布于:2024-01-30 12:58:4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4u4v.net/it/17065907272017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