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视觉与算法应用》这本书其实我已经读到第四章了,之前一直都用笔记在笔记本上了,现在直接继续在这里记啦,之前的也不再补充了~
Chapter 4 特征检测与匹配
4.1 点和块
4.1.1 特征检测器
矩阵A给出了匹配块所在位置不确定度的一个下界,通过特征值分析就可以对这个不确定度进行可视化分析。
对应于自相关矩阵A的特征值分析的不确定性矩阵
, ,
大多数特征检测器只找兴趣函数的局部最大值,导致特征点非均匀分布,对比度大的区域特征点比较密集。解决办法是只检测那些同时是局部最大值且其响应明显大于其周围半径r区域内的响应的特征。首先根据特征点的响应强度对其进行排序,然后通过不断减小抑制半径来建立第二个排序列表。
可重复性:一幅图像中检测到的关键点在另一幅变换过的图像中的对应位置的ε个像素范围内找到的频率。
每个特征点的“可用信息量”(Information Content):一个旋转不变的局部灰度描述子集合的墒。
另一个重要的放射不变区域监测器是“最稳定极值区域”。
4.1.2 特征描述子
通过计算在检测到的关键点周围16*16窗口内每一个像素的梯度得到,使用检测到的关键点所在的高斯金字塔级别。通过高斯下降函数降低权重。计算梯度方向直方图。
4.1.3 特征匹配
TP: 正确肯定,正确匹配的数目
FN:漏报,没有正确找到匹配的数目
FP: 误报
TN:正确否定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
三种匹配策略:1)固定阈值 2)最近邻 3)最近邻距离比率(NNDR)
最近邻距离比率
对潜在候选进行高效搜索的办法是导出一个索引结构(多维搜索树,哈希表);一个比较简单的方法是多维散列,它基于施加在每一个描述子向量上的某些函数将描述子映射到一个固定大小的一些桶里。在匹配时,每一个特征被散列到一个桶中,然后在邻近的桶里进行搜索来返回潜在的候选者,然后将这些候选者排序或者打分以确定哪些是有效的匹配。
散列的例子:Haar小波,局部敏感散列(locality sensitive hashing),参数敏感的散列。
多维搜索树:k-d树(kd-树),它将多维特征空间交替沿着轴对齐的超平面进行分割,沿着每一个轴选择阈值来最大化某个策略。
4.1.4 特征跟踪
4.1.5 应用:表演驱动的动画(performance-driven animation)
转载于:.html
本文发布于:2024-01-30 17:29:3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4u4v.net/it/17066069742166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