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3.0 的Ref 提案到底发生肾摸事了

阅读: 评论:0

Vue3.0 的Ref 提案到底发生肾摸事了

Vue3.0 的Ref 提案到底发生肾摸事了

点击原文链接移步视频版

朋友们好,我是大圣,最近vue3的ref提案社区讨论的比较多,社区里我看了一下相关的rfc和知乎讨论,我发现很多年轻人不讲武德,今天也摸鱼写一点我的看法吧

先说结论:我其实也不喜欢ref:这个语法,但是更不喜欢社区对这个提案的不包容,方言一定不好吗?标准就一定好吗?前端圈要以和为贵,应该在普及普通话的基础之上,各地有意思的方言也要大力推广

发生了肾摸事

vue3有个新的语法ref,功能就是把一个简单数据结构变成响应式的,比如ref(0),ref('耗子尾汁'), 副作用就是修改的时候要加一个.value ,大概写这样

<template>
<h1>{{count}}</h1>
<button @click="add">右鞭腿</button>
</template>
<script>
import { ref } from 'vue'
export default {setup(){let count = ref(1)function add(){count.value++}return { count, add }}
}
</script>

关于compostion的来源和细节,参考我写的这篇文章 那个忙了一夜的Vue3动画很好,就是太短了, 大概就是

  1. 我们为了解决option api的this黑盒问题,引入了composition api

  2. 为了解决reactivity操作简单数据结构的命名空间问题,引入心得api ref

  3. 为了解决composiiton的统一return问题,引入了script setup

  4. 为了解决re的.value副作用,引入了 ref sugar

比如用script setup提案 代码优化成这个样子 ,解决了setup里面需要统一return的问题

<script setup>
import { ref } from 'vue'
export let count = ref(1)
export function add(){count.value++
}
</script>

最新的提案export都不用写了,这个提案社区皆大欢喜,和Svelte越来越像

<script setup>
import { ref } from 'vue'
let count = ref(1)
function add(){count.value++
}
</script>

现在还剩一个副作用就是要操作.value , 所以今天的主角ref语法糖就登场了,很快啊

<script setup>
// 用ref: 新语法声明
ref: count = 1
function inc() {// 直接操作变量 不用.valuecount++
}
</script>

社区的批评

ref的新提案地址确实是个很酷的语法, 但是新的语法糖ref:的rfc下面的表情包,也说明不是一个讨喜的方案,大概批评的点整理了一下,塔们说

  1. 别造方言了

  2. 容易混乱,心智负担

  3. 和标准脱钩

  4. 和ts语法混淆

  5. vue妄图挑战标准

并且在讨论中还有一些很有意思的建议 ,感觉都挺有意思,比如

1. 注释标记ref
<script setup>
// @ref     
let count=0
</script>2. 标记一个新语言 vuescript
<script lang="vs">
</script>
...等等

我的看法

我其实也不喜欢ref:这个语法,但是更不喜欢社区对这个提案的不包容,各种讨论聊得都是死劲,我觉得学vue是需要化劲的, 如果我是小右的话,这些批评可以用形意拳秘籍--接化三手发来回应

接手 - 接受批评

  1. 方言的批评

  • 你说得对,是方言,就爱造

  • 我觉得不用解释本身这就是个标签语法,因为解释完对方还有十个追问

  • 心智负担

    • 学习都是有负担的, 要不你前端咋学会的, ts,jsx都需要学习

    • ref和let其实挺像,负担已经很小了

  • 标准脱钩

    • 都说了我是方言 并且还是一个可选项,有明确的script setup标记,不爱用其实可以不用的

  • 和ts语法混淆

    • 大哥,ts也是方言,你不能因为东北话说的人多,就喷河南话

  • vue妄图挑战标准

    • angular,react也挑战了,也没太多人喷,vue挑战就不行,只能说明并不是挑战标准这件事不行,而是敢于挑战的人不是你 让你嫉妒

    化手 - 方言真的不好吗

    按照传统前端的点到为止, 上面打完就讨论结束了,不过还是细说一下我的想法

    这个没啥说的了,每一次技术创新,都可以看成是一个方言,甚至可以出一系列文章

    1. 好好的html,React的jsx竟然搞方言

    2. vue的template是啥, 竟然可以写:item,@click,不合标准

    3. decorators提案在标准里已经改过两次了,现在还没有定稿。angular和typescript竟然用了好几年了?不合标准

    4. 小程序一堆语法, 好像没啥不合标准的地方,因为还没啥标准,没事还偷偷改

    5. 东北话,跛了盖子卡突噜皮了,也是方言,但是没有强制,你也可以说,膝盖蹭破了

    以上方言,我都很喜欢,也极大的繁荣了前端的生态,正是这些幺蛾子,提高了我们的工资

    发手 -  标准一定好吗

    标注也不是天生就来的,本身就是权衡讨论产出的,而且标准你们真的就喜欢吗?关于标准是不是真的好,工业聚大兄弟文章写得很清楚,大概意思就是

    1. 标准和规范是演化的,是各方妥协的结果

    2. 标准和规范往往滞后于实践

    3. 规范不是唯一权威来源

    再说只说一个他遗漏了, 那就是标准真的好吗

    tc39里的提案,要是都能过了 js就得写成这样,代码地址

    这些都是你们喜欢的标准呦 ,具体不多说了,耗子尾汁吧

    #! Aaaaaaaaaaa this is JS!!!
    // 
    // This file is mixing all new syntaxes in the proposal in one file without considering syntax conflict or correct runtime semantics
    // Enjoy!!! 
    // Created at Nov 21, 2020import data from "./data.json" assert { type: "json" } with { as: "record" }; // 
    import { onTransform, unwrap, log, onMounted, sensitive, dispatch, smartElement, CSS } from './utils.js';
    import ::{ "????" as send } from "async-call-rpc"; //  and 
    asset report from "report"; // 
    with operators from Decimal; // 
    with suffix px = CSS.px // 
    protocol RPC { // ; send(method, ...args) { return this.address::send()~.[method](...args) } } // 
    @{ author: "Jack Works" } class MyHandler extends HTMLElement with smartElement { //  and .md#annotation-syntax async constructor() { super(); await.race [import(report), import(module { export default await import('./fallback.js') })] } // async init proposal and .ops and  static #brand = 'my handler' //  { debugger.log(['Defined as ', this, this.#brand]) } //  and  = data[0:100]; // (child) { !(try child.#data) && throw new TypeError('Illegal') } //  and [Symbol.asyncIterator]: async () =>* { "hide source" //  and  (function.sent) // .sentfor (const datum of this.#data) {try using(const f = function.sent) { //  do { //  (const val = datum |> sensitive |> f(this, ?) |> await.all |> sensitive) { //  and  and  = case (val) { //  #{ type: 'throw', error: e } -> throw new Error(e), //  #{ type: 'batch', list: arr } -> await.all arr.map(x => import(x)),when #{ type: 'normal', ...rest } -> #{ ...val, ived: w() } // }runTimes++; val |> dispatch(this, 'transform', {| details: val |}); } } } } } // @init: onTransform transformHandler = () => this.style.fontSize ||= runTimes > 10 ? 24px : 12px // @onMounted {  // .md#block-decoratorsthis.addEventListener('transform') do (@unwrap event) { //  and .md#parameter-decorators-and-annotationsconsole.log(event, class.#brand) } } //  [RPC.address] = 'localhost:8080/';
    }; Protocol.implement(MyHandler, RPC);
    let @(log(x => `@@iterator on ${MyHandler.#brand} ran for ${x} times`)) runTimes = 0m; // .md#let-decorators and 
    try { import dev from "enhance-devtools"; window.devtoolsFormatters = #[...window?.devtoolsFormatters, dev]; } catch {} // .md

    好好反思

    我觉得ref这个提案我觉得肯定是要上的, 如果能流行起来,还可以开开脑洞,把东北话推广到全国, 比如除了ref,还有computed

    <script setup>
    ref: count=1
    computed: double = count*2
    watch: count=>console.log
    effect: ....
    </script>

    还有react的hooks

    state: 定义hooks
    function App(props){state: num = props.numeffect: ()=>{num=props.num}
    }
    

    甚至node,浏览器本身的api就可以跟进

    
    http: app= (req,res)=>{utf8-file: content = './wulin/gui.html'res.send(content)
    }
    app.listen(9003)
    

    我的担心

    我觉得现在让我没法大面积用vue3的原因,并不是ref这个看起来很酷但是有争议的小功能, 而是对IE的兼容版本, ref其实没有也不耽误大家用的,小功能过深的讨论,导致精力分散,其实是对vue3的普及有影响的

    希望vue能早日完成ie兼容版本的发布,这个功能没有ref那么酷,但是很多团队在等

    讲武德 树新风

    前端武林还是要以和为贵,少搞窝里斗,最后以马老师书籍的结尾送给大家,一起好好学习,升华自我,服务和谐于社会

    参考链接

    1. 文字稿语雀链接:
    2. ref提案地址:
    3. 知乎讨论:
    4. 代码地址:

    谢谢朋友们


    ❤️看完三件事

    如果你觉得这篇内容对你挺有启发,我想邀请你帮我三个小忙:

    1. 点赞,让更多的人也能看到介绍内容(收藏不点赞,都是耍流氓-_-)

    2. 关注公众号“前端劝退师”,不定期分享原创知识。

    3. 也看看其他文章

    劝退师个人微信:huab119

    也可以来我的GitHub博客里拿所有文章的源文件:

    前端劝退指南:https://github/roger-hiro/BlogFN一起玩耍呀

    点赞、在看 支持作者❤️

本文发布于:2024-01-30 20:50:3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4u4v.net/it/17066190522274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事了   提案   发生   Re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网站地图1 网站地图2 网站地图3 网站地图4 网站地图5 网站地图6 网站地图7 网站地图8 网站地图9 网站地图10 网站地图11 网站地图12 网站地图13 网站地图14 网站地图15 网站地图16 网站地图17 网站地图18 网站地图19 网站地图20 网站地图21 网站地图22/a> 网站地图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