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深入浅出Pytorch函数》总目录
相关文章:
· 深入浅出Pytorch函数——torch.Tensor
· 深入浅出Pytorch函数——s
· 深入浅出Pytorch函数——s
· 深入浅出Pytorch函数——torch.full
· 深入浅出Pytorch函数——s_like
· 深入浅出Pytorch函数——s_like
· 深入浅出Pytorch函数——torch.full_like
s(*size, *, out=None, dtype=None, layout=torch.strided, device=None, requires_grad=False) → Tensor
size
:大小,定义输出张量形状的整数序列。可以是可变数量的参数或集合,如:列表或元组。out
:[可选,Tensor] 输出张量dtype
:[可选,torch.dtype
] 返回张量的所需数据类型。如果为None
,则使用全局默认值(参考torch.set_default_tensor_type()
)。layout
:[可选,torch.layout
] 返回张量的期望内存布局形式,默认为torch.strided
。device
:返回张量的期望计算设备。如果为None
,使用当前的设备(参考torch.set_default_tensor_type()
),设备将CPU用于CPU张量类型,将CUDA设备用于CUDA张量类型。requires_grad
:[可选,bool
] 是否需要自动微分,默认为False
。返回一个每个元素都是1
、形状为size
、数据类型为dtype
的Tensor。
>>> s(2, 3)
tensor([[ 1., 1., 1.],[ 1., 1., 1.]])>>> s(5)
tensor([ 1., 1., 1., 1., 1.])
本文发布于:2024-01-30 23:14:3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4u4v.net/it/17066276712353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