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新生研讨课内容对现实生活中问题的应用 2017200506014 王艺凡
一个完整的家庭安防系统主要包括门禁、报警和监控三大部分。系统的数字图像来源于在家庭各个部位布控的监控摄像头。通过摄像头获取的原始数字图像,由于受到多种条件限制和随机干扰(如天气变化,照明情况)往往不能直接使用, 必须在图像处理早期阶段对原始图像进行灰度校正、噪声过滤等图像预处理。处理过的图像会保存在预定的路径里,并在存储一定时间后自动删除以保证存储空间的充足。家庭安防系统的一个主要特征是它的实时性,也就是说当你想用手机上的APP查看房间最新动态时,你可以立刻获取相关信息。这里就需要用到图像处理中的图片压缩与解压缩技术。
如果想做到图片或视频的实时传输,在不考虑增加传输速度的条件下,减小文件的数据量是应该首先考虑的。要说明的是,这里要压缩的图片不是由摄像头采集并预处理的图片,而是已完成全部处理并存储在硬盘中的图片。当用户想要实时调取这些图片信息时,由特定方法对图像进行无损压缩尽可能减小文件数据量。这样即使用户的网络环境不理想,他也能在很短的时间获取图像信息。
当图像信息经由网络传输到用户的设备上时,需要对图像进行解压缩处理,由配对的解压方法我们可以得到原始图片信息。多数情况下,预处理后的图像已经可以满足客户的需求,但仍有一些图像因为设备或环境等原因在预处理后依旧模糊,在这里就需要在在客户的接收端对图像进行去模糊处理。要取得比较好的处理效果,不同原因导致的模糊往往需要不同的处理方法。从技术方面来讲,模糊图像处理方法主要分为三大类,分别是图像增强、图像复原和超分辨率重构。图像复原主要用于在图像的获取、传输以及保存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如大气
本文发布于:2024-01-31 03:19:1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4u4v.net/it/17066423622498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