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个月学习金融回忆录

阅读: 评论:0

近两个月学习金融回忆录

近两个月学习金融回忆录

先说下感触吧,金融从业者的压力我觉得比写代码的压力要大几十倍,可能是我自学金融的原因,对于这种专业性很强的内容,任何的疏忽,市场都会给我惨烈的教训,账户资金从最初的盈利1k元到亏损50%之多,后来又靠着一般瞎操作回本盈利50%,然后又亏损一半,至今为止这种来回已经有了四次,脑瓜子嗡嗡的,晚上睡觉前盈利5k元,睡醒后本金甚至都亏损了一半,风险之大,大于我的承受能力,不断的在希望,恐惧,贪心,绝望中徘徊,这四种心理状态最终导致短时间的麻木。

在海龟交易法中总结了几种认知偏差:

  1. 损失厌恶症
  2. 沉淀成本效应
  3. 处置效应
  4. 结果偏好
  5. 近期偏好
  6. 锚定效应
  7. 潮流效应
  8. 信奉小数法则

认知偏差源于对现实生活中的惯性思考,将惯性思考放在金融市场中就等同于自杀。
例如,沉淀成本效应,更重视已经花掉的钱,而不是未来花掉的钱,书中举了一个例子,一个科技公司投入2亿资金研发一个项目的过程中,发现了解决方法更好的项目,这个时候他们会更侧重之前2亿资金白费了,而不是考虑新的项目的前景和投入资金
再例如,近期偏好,更重视近期的数据和经验,忽视早期的数据和经验,
再例如,结果偏好,只会根据一个决策的结果来判断它的好坏,而不去考虑决策本身的质量
这些东西放在现实中让我陷入深深的思考之中。现实中谁不是论结果为英雄呢,大家都会忽略过程,惯性思考的害人之处在于那种表面上看起来很有道理的逻辑,其实都是错误的。

当我欣喜的发现这些认知偏差后,我急忙将这些信息告诉我身边的朋友们,想让他们都熟悉这些认知偏差并想办法远离,但是他们的回答却是,金融的距离太过于遥远,但是我也能理解他们说这话的原因,他们已经进入工作之中,忙于生活中的柴米油盐,追逐名和利,有一颗上进的功利心,怎么可能静下心来思考这些内容呢?后来我只能学会沉默,好让我不再像个小丑一样,如果我换一种表现形式呢?像他们展示我账户的金额?可能他们就会觉得金融的距离并不遥远了吧,这里就存在结果偏好的认知偏差,真是讽刺。
而我唯一的知己告诉我学习这些书籍没有用处,除非我学习这些内容后向它展示翻倍后的账户资金,他才会承认这些书籍有用。
而我更希望寻找一个共同进步的伙伴。这也使我深刻明白了沉默是金。
没人明白认知的重要,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
我并不是想通过学习金融相关的知识获得财富自由,如果我充满这种功利心去做交易,那我的下场就是归0,如同其他韭菜一样,我只是想通过学习这些内容提高认知能力,和基础的理财能力,而不是把钱放在余额宝里以为赚钱了,其实通货膨胀计算下来是亏钱,我想避免那些愚蠢的行为,仅此。

本文发布于:2024-01-31 08:36:3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4u4v.net/it/17066614002721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两个月   回忆录   金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网站地图1 网站地图2 网站地图3 网站地图4 网站地图5 网站地图6 网站地图7 网站地图8 网站地图9 网站地图10 网站地图11 网站地图12 网站地图13 网站地图14 网站地图15 网站地图16 网站地图17 网站地图18 网站地图19 网站地图20 网站地图21 网站地图22/a> 网站地图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