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背:
//13A
//14A
//14B卷
//15B卷
//15A
应用层:OSI的最高层,是应用程序和用户的界面,由若干个应用程序组成,包括电子邮件,目录服务,文件传输等
表示层:语法格式的装换,在计算机所处理的数据格式和网络传输所需要的数据格式之间的装换,数据加密和压缩也是在这一层
会话层:实现会话进程间的会话管理和同步,允许不同机器上的用户建立会话关系,允许类似传输层普通数据的传输
传输层:实现同处于资源子网的源主机和目的主机之间的连接和数据传输
(帧同步、差错控制、流量控制、链路管理、MAC寻址、透明传输、区分数据和控制信息)
网络层:解决如何使数据分组跨越各个子网从源地址到目的地址的问题
数据链路层:将不可靠的物理链路改造成相对于网络层来说无差错的数据链路;流量控制
物理层:连接通信媒体实现数据传输
帧同步、差错控制、流量控制、链路管理(建立,维持,释放)
MAC寻址、区分数据和控制信息、透明传输
连接控制、差错检测、流量控制
对用户请求的响应;
建立无连接或面向连接的通信;
映射传输层的地址到网络地址;
多路复用和分用。
应用层:提供网络服务,主要有DNS,SNMP,FTP,TELNET
传输层:提供可靠的数据流传输服务,确保端到端应用程序间无差错的通信,也叫端到服务
网络互连层:寻址,对下层传到上层的数据帧进行打包,路由选择
网络接口层:是网络访问层,负责与物理网络的连接
应用层:Telnet、HTTP、FTP、TFTP、SNTP、SNMP
传输层:
UDP:用户数据协议,负责简单的信息传输服务
TCP:提供可靠性,数据流服务,有效流控制,全双工操作,多路复用
网际互连层:IP(TCP/IP、ICMP、IGMP、)是一个无连接的协议,负责将数据包从源点转发到目的地,不进行数据检查
网络接口层:无
逻辑链路控制LLC、媒体访问控制MAC(相当于OSI中的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基于MAC地址的VLAN
基于交换机端口的VLAN
基于协议的VLAN
基于子网的VLAN
双协议栈技术
隧道技术
NAT-PT网络地址转换/协议转换技术
10BASE-5 最大距离为500m 10:10Mbps Base:基带传输
10BASE-2 200m
10BASE-T 100m T:双绞线
10BASE-F 2000m F:光纤
100BASE-TX 100m(5类非屏蔽双绞线) T:双绞线 X:支持全双工通信
两对UTP-5类电缆或两对150Ω的STP电缆
100BASE-T4 100m T4:4对(3/4/5类非屏蔽)双绞线 (半双工模式)
100BASE-FX 2000m F:光纤
1000BASE-SX 50、550m/62.5、220m S:短波长
1000BASE-LX 50、550m/62.5、220m L:长波长
1000BASE-CX 半25m/全50m C:平衡屏蔽双绞线
1000BASE-T 100m T:双绞线
双绞线,光纤,同轴电缆
无线电波通信、微波通信、卫星通信、红外线通信、激光通信
A跟C都想跟B通信,但是由于A和C的距离太远,检测不到彼此的信号,认为B是空闲的,都向B发送数据,结果B同时收到A和C的数据,产生了冲突。这种没有检测出媒体上已存在信号的问题称为隐蔽站问题。
将多个网络相互连接,以构成更大规模的网络系统,实现更大范围的资源访问,信息交换,协同工作。
(必背)
文件传输协议://主机名.机构名.网络名.顶级域名
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
语义、语法、时序(交换规则)
①站点使用1-坚持型CSMA协议进行数据发送;
②在发送期间如果检测到冲突,立即终止发送,并发出一个瞬间干扰信号,使所有的站点都知道发生了冲突;
③在发出干扰信号后,等待一段随机时间,再重复上述过程。
分布控制和中心控制
点对点方式、无线HUB、一点多址
PPT(全无线网,无线节点介入有线网,两个有线网通过无线方式连接)
本地域名服务器,根域名服务器,顶级域名服务器,授权域名服务器
频分多路复用,时分多路复用,波分多路复用,码分多路复用
中继器、集线器、网桥、交换机、路由器、网关
物理层:中继器、集线器
数据链路层:网桥、交换机
网络层:路由器
传输层及以上:网关
有线网和无线网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了解名称和特点)
并行传输:数据以成组的方式在多个并行通道上传输。
优点:传输速度快,处理简单。
缺点:需要多个并行信道,增加了设备成本。
常用于计算机内部各部件之间的近距离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串行传输:数据以串行方式,在一条信道上传输。
特点:(与上面相反)
通常用于计算机与计算机之前或者计算机与终端之间的远距离数据传输。
⑴ 适合总线结构的带冲突检测的载波监听多路访问(CSMA/CD)方法。
⑵ 适合总线结构的令牌总线(Token Bus)方法。
⑶ 适合环型结构的令牌环(Token Ring)方法。
接入链路,干道链路,混合链路
B向A发送数据,而C又想跟D通信,但C检测到媒体上有信号,决定不向D发送数据。这就是暴露站问题。
26,P2P模式与C/S模式有明显的差别,主要有哪些?
2、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涉及数据传输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其中,有效性由数据传输速率、传输延迟、信道带宽,信道容量等指标衡量,可靠性一般用数据传输的误码率来衡量
3、计算机网络的主要性能指标是指带宽、吞吐量和时延。
3、一般地,无线局域网的网络结构有两种类型: Infrastructure工作模式/ 有固定基础设施的无线局域网 网络和 无固定基础设施的无线局域网(Ad-hoc工作模式) 网络;其中, Infrastructure 网络结构类型是以无线接入点(AP)为中心。
7、DNS服务器有两种查询方式: 迭代 查询和 递归 查询。
10.0.0.0~10.255.255.255 /8
172.16.0.0~172.31.255.255 /16
192.168.0.0~192.168.255.255 /24
2、衡量网络通信的优劣主要有两个性能指标:一是 通信速率 ,二是 误码率 。
检错码,纠错码
奇偶校验码,循环冗余码
IEEE802.11a:5.0GHZ
IEEE802.11B:2.4GHZ
IEEE802.11g
本文发布于:2024-01-31 14:28:1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4u4v.net/it/17066824962918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