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始我的MBA学习之旅
有一段时间没有更新过博客了,那是因为最近的事比较的多。首先是生了一个星期的病,接下来是从9月9日开始了我的浙江大学MBA学习之旅,最后还到北京出了一个星期的差。长时间不写博客还真是不习惯,总觉得生活缺了一点什么。
作为一个软件架构师,我为什么要去读MBA?一个是技术,另一个却是管理,与自己的职业发展不矛盾吗?在好几年前,我想的是技术与管理应当是分开的,但是,最近几年我发现技术与管理在职业发展到了一定时期后,其实是相通的。
在我的技术生涯中,随着经验和能力的增强,慢慢的我发现我所扮演的角色不能只是一个技术“牛人”,而除了把握技术方面的内容,更要承担一定的管理者角色。比如,在我的日常工作中,我就承担着激励团队的责任。为什么不是完全由manager来激励团队呢?我想作为一个manager他往往不知道技术的细节,或者,对于技术的敏感度并不是很敏锐。而作为一个软件架构师,我对技术的敏感度更高,知道什么是正确的技术方面,以及团队应当往哪一个方向走。当团队正向正确的方向走时,我应当站出来“大喊”一声“we are in the right direction”。这种“大喊”对于团队的健康成长非常的重要,要知道,很多工程师需要知道什么是正确的方向,如果我什么也不说他可能会感到迷茫,不知道自己所做的是否是团队所鼓励的,所走的路是否有未来。还有,当出现一些复杂的技术问题时,我得带领团队去解决它,而此时光靠技术能力是不够的,需要明白如何去领导团队,而这更多的是管理话题。我认为,承担一定的管理角色是技术生涯中很重要的一步,否则,只能说我的层次还不够高。
根据我的工作经验,技术不能算是一个将团队带向成功的充分条件,也不一定是一个必要条件。技术更多的是讨论好与坏、对与错的二分世界,而管理更多的是寻求平衡点、是在“灰色世界”中遨游。也许,我们平时对技术与管理的划分本身就是不精确的!
在《 与“老大”一起谈软件行业 》一文中,我强调了管理者应当相当的懂技术,而我也持一种观点:技术与管理应当相结合!片面的追求一方面并不能使人的效能最大化,而一个技术“牛人”加一个管理“牛人”并不等于一个技术和管理“牛人”。
在我的工作中,我很强调工程师应当有自己的思想,但有时我自己也没有办法系统性的去阐述拥有思想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只是为了发挥个人的能力呢?还是为了团队的整体绩效?或者都有?有这种困惑是正常的,因为我从来没有学习过《组织行为学》等科学性的管理课程,而读MBA能填补我这方面的知识漏洞,能帮助我站在更高的层次来重新审视自己现有的思考方法和思想。读MBA的目的不是为了以后能做官、也不是我将要抛弃技术的一个信号。相反,是为了更好的运用我的技术能力以创造更大的价值,延长自己职业生涯的“成长期”。此外,读MBA能开拓自己的视野和人脉,为自己的将来寻求更多的可能。多一点可能有什么不好呢?
相信我的MBA之旅会很有收获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