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二,三章总结

阅读: 评论:0

软件工程二,三章总结

软件工程二,三章总结

软件工程

    • 软件过程,软件生存周期,软件过程模型(软件生存周期模型)三者之间的概念区别
    • 软件过程就是软件开发过程吗?为什么?
    • 两个常见过程模型及其理解与比较
      • 增量模型
      • 螺旋模型
    • 瀑布模型与其他常见模型的比较
    • 我选择的软件过程模型

软件过程,软件生存周期,软件过程模型(软件生存周期模型)三者之间的概念区别

概念
软件过程软件生存周期中的一系列相关过程所涉及的活动,过程是活动的集合,活动是任务的集合,任务是将输入转换为输出的操作。
软件生存周期软件从生到死的过程,划分为定义,开发,运行三个时期,包括可行性分析,项目计划,需求分析,软件设计,编码与测试,运行与维护等阶段
软件过程模型软件生存周期中各项开发活动的流程框架从一个特定的角度表现一个过程,一般使用直观的图形来表示软件开发的复杂过程

软件过程就是软件开发过程吗?为什么?

软件过程包括把用户需求转变成软件产品所需的所有活动,是指软件整个生存周期,从需求获取,需求分析,设计,实现,测试到发布和维护的一个过程模型。软件过程并不等同于软件开发过程,而应该说软件开发过程是软件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

两个常见过程模型及其理解与比较

增量模型

增量模型也称渐增模型,是在项目中以一系列的增量方式开发系统。在增量模型中,软件被作为一系列的增量构件来设计,实现,集成和测试,每一个构件由多种互相作用的模块所形成的提供特定功能的代码片段构成。

螺旋模型

螺旋模型将瀑布模型和快速原型模型结合起来,不仅体现了两个模型的优点,而且还强调了其他模型均忽略的风险分析,适合于大型复杂的系统。螺旋模型的每一个周期都包括需求分析,风险分析,工程实现和评审四个阶段,由这四个阶段进行迭代。软件开发工程每迭代一次,软件开发又前进一个层次。

瀑布模型与其他常见模型的比较

瀑布模型作为一种传统的软件过程模型,它提供了软件开发的基本框架,它的每一个步骤必不可少,因此其他模型必然也会经历和瀑布模型一样的流程,从软件计划到需求分析,再到软件的设计、实现、测试和维护。但是不同的模型有其不同的分布方式,有的模型是对其中的一个步骤进行并行拆分,有的是将过程更加细化。

我选择的软件过程模型

我选择瀑布模型,因为瀑布模型要求软件开发严格按照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的阶段进行,每一个阶段都可以定义明确的产出物和验证准则。他能保证整个软件产品较高的质量,保证缺陷能够提前被发现和解决。

本文发布于:2024-02-01 15:31:4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4u4v.net/it/17067726983760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软件工程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网站地图1 网站地图2 网站地图3 网站地图4 网站地图5 网站地图6 网站地图7 网站地图8 网站地图9 网站地图10 网站地图11 网站地图12 网站地图13 网站地图14 网站地图15 网站地图16 网站地图17 网站地图18 网站地图19 网站地图20 网站地图21 网站地图22/a> 网站地图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