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忘记从哪继承来的观点:无论我们想学什么,都应该从学习他的历史开始。极端点说,无论学什么,都是在学他的历史。
前几天在北京见到了我的小表妹,她刚上初一,人极为聪明。七年前我在北京工作时,她还没有上小学。那个时候我就回答过她许多科普问题。一个五岁的小姑娘的理解能力曾让我感叹不已。
知道小妹妹居然在写 blog 而且文笔不错,觉得挺高兴的。但听说她最近一次考试数学成绩不是特别好,有些令人担忧。我一直认为中学所谓文理分科就是件巨傻的事(似乎现在慢慢的不再分了)。但如果一味的去追求所谓文科上的造诣,怕是会耽误理性思维的发展。在迈入科学的殿堂的门槛上,一步错就能耽误十年啊。
小孩子一开始在学校学习或许更多的是为了比同龄人强,为了完成长辈的期望,为了达到别人设定的目标。但终有一天,长大了的后会发现,学习其实就是因为自己想知道。
所以吃饭的时候,我多说了几句。无论学什么,都要先培养出兴趣。理科的东西老师教起来很枯燥,那么就可以从读他们的历史开始。一段段故事,一个个鲜活的人,就会变得生动。深一层的道理需要慢慢的去体会:无论学什么,都是在学他的历史。以前的人如何考虑这些问题,为何研究这些问题。他们怎样去归纳、总结。他们的思考怎样延伸出去,为什么又有了局限性。后人怎样做出了突破。人性是共通的,人的智力水平也相差无多。按着前人的路,没有太难理解的道理。而课堂上现在的教法,把历史上长长的思考过程压缩,裁减掉所有的错误和累赘,压缩成一条条公式与冷冰冰的推导。背了那些,除了考出完美的答卷,就没太多意义了。
转载自 :/
本文发布于:2024-02-01 15:58:3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4u4v.net/it/17067743143776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