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学习一门语言了解其发展历史可以有效的帮助我们快速的认识这门语言,对这一门语言有一个宏观的认识
Java语言经过几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现在一种主流的编程语言其主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JDK环境变量的配置主要有两种方法:
首先此电脑---->右击-->属性---->高级系统设置------>高级------>环境变量----->系统环境变量:
第一种方法:系统环境变量------>选择path------>编辑------>新建------>将安装jdk的bin目录复制到新建中去------>保存------>完成设置
第二种方法:系统环境变量------>新建------>变量名:JAVA_HOME;变量值:jdk的安装目录------>保存------选择path------>编辑------>
新建------>%JAVA_HOME%/bin------>保存------>完成设置
注:推荐使用第二种配置方法,这种方法在从新改变配置的时候不会误删系统的其他内容.
windows键+R打开运行窗口 输入cmd打开DOS命令窗口
d: 想要切换的盘符 ------>更换盘符; cd 文件夹的名字------->想要进入的文件夹:
cd..------>返回上一级目录; cls------>清屏;
del 文件名------>删除文件 rd 文件夹名------>删除文件夹(文件夹为空)
rd/s 文件夹名------>删除带内容的文件夹 md 文件夹名------>创建一个文件夹
javac 源文件名.java------>编译源文件 java 类名------>运行程序
//类 类名
class HelloWorld{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main方法的程序入口System.out.println("HelloWorld") ; //控制台输出语句}
}
1.由字母,数字,_,$,组成但是不能以数字开头;
2.不能与关键字,保留字重复;
i : 对类的命名规则(大驼峰命名法)
单个单词:首字母大写;
多个单词:每个单词首字母大写;
ii :对变量命名的规则(小驼峰命名法)
单个单词:字母全部小写;
多个单词:第一个单词全部小写,从第二个单词开始首字母大写;
概念:计算机中的一块存储空间,是基本的存储单元.
i :变量的定义流程:
先对变量进行声明 如 int j // 声明 j 为整数型变量;
对声明的变量赋值 如 j = 10 // 将10 赋值给 j 变量
ii : 变量的声明方式(三种);
第一种:先声明,在赋值:(常用)
数据类型 变量名;
变量名 = 值 ;
第二种:声明并赋值:(常用)
数据类型 变量名 = 值;
第三种:多个同类型变量的声明赋值:(了解)
数据类型 变量1,变量2, 变量3 = 值1 ,变量4, 变量5 = 值2;
java中的数据类型主要分为两大类:基本数据类型 , 引用数据类型;
i : 基本数据类型(四类八种);
整数型: byte 1字节 范围 -128~127 short 2个字节
int 4个字节 long 8个字节
注:整数类型的数据默认的值为int 类型;如果long类型赋值需要在数值后面加"L"
浮点型(小数型): float 4个字节 double 8个字节
注:浮点型数据的默认类型为double,如果float类型赋指需要在数值后面加" f ";
字符型: char 2个字节 ASCII码表 'a'= 97 'A' = 65 '0' = 48
布尔型: boolean 1个字节 true/false
ii : 引用数据类型 (三种)
字符串 (String) ; 数组 ; 对象
java中的类型转换分为自动类型转换和强制类型转换;
i : 自动类型转换
两种类型相互兼容,目标类型大于原类型
ii :强制类型转换
两种类型相互兼容,目标类型小于原类型
目标类型 变量名 = (目标类型) 值 ;
1.比较运算符
> , > ,>= <= , == , !=
2.逻辑运算符
基本逻辑运算符:逻辑单与 & : 有false则false;
逻辑单或 | : 有true则true
逻辑异或 ^ :两个相同则为false,不同则为true;
逻辑非 ! : 非true即false
扩展逻辑运算符:
逻辑双与 && : 连接的表达式,如果左边表达式为false则右边的表达式不执行,即有false则false(短路效果)
逻辑双或 || : 连接的表达式左边为true则右边的表达式不执行,即有true则true(短路效果)
3.三目运算符
格式 : (表达式)?执行true的结果 : 执行false的结果
执行流程: 先判断表达式是否成立,如果成立则执行true的结果,如果不成立则执行false的结果;
//导包
imoprt java.util.Scanner;class Demo1{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创建键盘录入对象Scanner input = new Scanner(System.in)//提示录入,接受控制台录入System.out.println("请你输入一个数字");int i = Int();}}
一旦进入main方法中则从有效行开始一次往下执行.
// 第一种
if(表达式){ //判断表达式是否成立,如果成立则执行语句1,不成立则不执行if语句;语句1;
}// 第二种
if(表达式){ // 判断表达式是否成立,如果成立则执行语句1,如果不成立则执行语句2;语句1;}else{语句2;
}// 第三种
if(表达式1){ // 判断表达式1是否成立,如果成立则执行语句1,如果不成立则半段表达式2是否成立语句1;
}else if(表达式2){ 则执行语句2,如果不成立则判断表达式3,.....,如果过if的表达式都不成立则执行语句2;
}else if(表达式3){ else里面的语句n语句3;.....
}else{语句n;
}
switch(表达式){ case 值1 : 语句1; break;case 值2 ;语句2;break;.....default :语句n;break;
}
/*
执行流程:先判断表达式的值和值1是否匹配,如果匹配则执行语句1,然后结束switch,如果不匹配则继续判断是否和值2匹配,如果匹配则执行语句2,然后结束switch,....如果表达式的值没有和case后面的值匹配的则执行default里面的语句n,然后结束switch语句.
注意:switch中 case后面的值为常量,不能跟变量,switch中case后面的break不能省略,否则会造成"case"穿透现象.default可以写在和case并列的任意位置,但是后面要加break;*/
for(初始化语句 ; 条件表达式 ; 控制语句 ){循环体;
}/*执行流程: 初始化语句给变量赋值(只执行一次),条件表达式判断是否满足条件如果满足则执行循环体,执行完之后控制语句进行改变变量值,然后在继续判断是否满足条件,如此循环,直到变量的值不能满足条件表达式则循环结束*/
本文发布于:2024-02-01 17:13:3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4u4v.net/it/17067797873821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