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 Boot Starter:它将常用的依赖分组进行了整合,将其整合到一个依赖中,这样就可以一次性添加多个jar包到项目中,而且在spring-boot-starter-parent中已经定义好了所有jar包的版本,这样我们不必再主动声明版本。
自动配置:Spring Boot的自动配置特性利用了Spring对条件化配置的支持,合理的推测应用所需的bean并自动化的配置它们。
命令行接口(CLI):它能够使用Groovy语言,进一步简化Spring开发。
Actuator:它为Spring Boot应用添加了一定的管理特性。
配置所需jar包,大多数情况我们都可以直接使用Spring Boot封装好的starter。
编写Conreoller类和相应的持久层类,装配方式采用自动装配。
视图层Spring Boot建议我们使用Thymeleaf。
在Spring Boot自动配置来定义Spring MVC bean的时候,这些bean中会包含一个资源处理器,它将“/**”映射到几个特定的资源路径中。分别是:/META-INF/resources/、/resources/、/static/、/public/。我们可以将静态文件放在这些目录下。
我们在类路径根下新建一个名为schema.sql的文件,里面写create table的SQL语句,这样Spring Boot启动的时候会自动加载这个文件。
最后我们还要编写一个启动类,然后直接执行main方法就可以运行项目了。在一个简单项目中,我们甚至无需编写任何配置文件,只是简单的使用几个注解。
Spring Boot Actuator的主要功能就是为基于Spring Boot的应用添加多个管理端点。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访问"/beans"获取应用所配置的所有的bean。
为了启动Actuator,我们只需将Actuator tarter依赖添加至项目即可。
本文发布于:2024-02-01 22:00:1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4u4v.net/it/17067960143968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