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遇到了一个郁闷的问题:明明OS还有大量的空闲内存,可是却发生了SWAP,百思不得其解。
先看下SWAP是干嘛的,了解下它的背景知识。
在Linux下,SWAP的作用类似Windows系统下的“虚拟内存”。当物理内存不足时,拿出部分硬盘空间当SWAP分区(虚拟成内存)使用,从而解决内存容量不足的情况。
SWAP意思是交换,顾名思义,当某进程向OS请求内存发现不足时,OS会把内存中暂时不用的数据交换出去,放在SWAP分区中,这个过程称为SWAP OUT。当某进程又需要这些数据且OS发现还有空闲物理内存时,又会把SWAP分区中的数据交换回物理内存中,这个过程称为SWAP IN。在vmstat的输出结果中,分别表现为 siso 两列,如下图.1
图1
看到这里我们就知道了,发生SWAP的最直接可能的原因是进程向OS申请内存时,发现物理内存不足,当没有SWAP可用的话,这时可能会一直等待,也可能会触发OOM-killer机制,OS把消耗内存最多的那个进程kill掉以释放内存,这个选择取决于内核参数 vm.swappiness。该参数可选范围从 0 - 100,设为 0 就是希望最大限度使用物理内存,尽量不使用swap,设为 100 则是希望积极使用swap。在运行数据库进程的服务器上,我们通常强烈建议这个值小于等于10(查看vm.swappiness = 10),最好是设置为 0。原因很简单,对数据库
本文发布于:2024-02-02 04:49:2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4u4v.net/it/17068205744146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