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电子卖场向综合商圈转型:搏击与求变

阅读: 评论:0

中关村电子卖场向综合商圈转型:搏击与求变

中关村电子卖场向综合商圈转型:搏击与求变

        ■ 区域扫描


  从最早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到现如今高端产业云集的综合商业区,中关村在不断的转型中蜕变。中关村不仅是中国IT业发展源头,更是各种业态综合发展的全能选手。


  电子卖场的搏击与求变


  中关村的发展,围绕着区域内数家电子商城的兴盛、没落再到转型而展开。


  最早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四周都是平房,最高建筑是10层左右的四通大厦。1999年12月,海龙大厦正式开业。在专业电子卖场模式的感召下,中关村逐步走出以小型电子市场为主的格局。随后的几年里,鼎好、中关村E世界陆续开张,中关村电子市场的一场厮杀就此展开。


  在当时北京人的概念里,“买电脑去海龙”理所当然。但缺乏规范的经营管理,很多消费者在这里受骗。然而,中关村始终以其独到的魅力吸引着众人。这使得中关村就像一个极具才能而又放肆妄为的少年,挥霍着自己的青春。


  近几年来,电子商务急速发展让电子大卖场茫然若失。出身于中关村的京东网上商城以低廉的价格、全面的售后服务快速挤占市场。


  求变,成为了中关村传统电子卖场的共识。2011年起,以海龙为代表的卖场开始整治卖场内店铺拉客叫卖等行为。同时,卖场尝试整合众多小型电子销售商铺,重点打造厂商售后服务和消费者体验区。


  一场轰轰烈烈的电子卖场拼杀归于平淡,中关村也开始转型,向多业态发展迈步。


  多业态百花齐放


  深秋,清晨,粗糙却并不厚重的风擦过脸颊,将夜晚的睡意甩在脑后。小李骑着自己的“小电驴”穿梭在拥挤的马路上,这已经是小李这样度过的第四个秋天。最早的两年,每次经过中关村,开阔的路口总出现“大批行人向机动车施压”,机动车无法通行。一年多前,中关村一号桥边的人行天桥开始使用,路面的行驶环境大大改善。


  小李在中关村E世界里的一家软件公司工作。这几年中关村商业、娱乐业态逐步丰富,工作之余,小李和同事们的休闲生活也丰富起来。


  如今,除海龙、鼎好等电子卖场,2006年后相继开业的中关村广场购物中心、新中关购物中心和欧美汇购物中心,为中关村注入了年轻时尚的活力。同时,这些新兴购物中心与原有的老牌商业当代商城、双安商场等遥相呼应。显而易见,中关村这一电子产品集散地,已经逐步向都市综合商圈转型。


  ■  大事记


  ● 2003年10月,中关村西区——中关村广场正式开放。


  ● 2011年起,中关村各大电子卖场开始整顿转型。


  ● 2011年12月,中关村一号桥人行天桥试运行。

本文发布于:2024-02-02 11:32:5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4u4v.net/it/17068447774352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中关村   卖场   商圈   求变   电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网站地图1 网站地图2 网站地图3 网站地图4 网站地图5 网站地图6 网站地图7 网站地图8 网站地图9 网站地图10 网站地图11 网站地图12 网站地图13 网站地图14 网站地图15 网站地图16 网站地图17 网站地图18 网站地图19 网站地图20 网站地图21 网站地图22/a> 网站地图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