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影像有效边界杂色去除

阅读: 评论:0

遥感影像有效边界杂色去除

遥感影像有效边界杂色去除

Arcpy遥感影像有效边界杂色去除

  • 前言
  • 一、技术思路
  • 二、影像处理流程
    • 1.遥感影像有效范围提取
    • 2.掩膜提取


前言

  为全面贯彻落实2021年统筹卫星遥感影像生产工作任务要求,规范有序地推进卫星遥感影像统筹共享的原则,自然资源部国土测绘司决定实施卫星遥感影像统筹及数据生产项目。
  影像统筹的工作任务是完成四版全国陆地国土范围2米分辨率正射影像入库与在线服务和完成2021年全国重点地区(300万平方千米)亚米分辨率正射影像生产、入库与在线服务。
  由于卫星影像数据源的类型不同,时相不同,制作的卫星遥感影像在图像增强与匀光匀色后,发现在遥感影像有效范围边界处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绿色色调,对后期影像的批量生产规划及成果数据提交等方面产生了不利因素。arcpy提供了地理数据分析、数据转换、数据管理和地图自动化创建等模块,用户可以根据项目的实际需求编写具体项目特色的地理信息脚本工具,实现数据之间的转换、处理。为进一步提高影像统筹数据生产的作业效率,本文基于Arcpy,判断多源遥感卫星影像的绿色范围,对多源遥感影像的进行全方面的处理。


提示:以下是本篇文章正文内容,下面案例可供参考

一、技术思路

  遥感影像制作完成后,提取遥感影像有效范围,量测绿色值的覆盖范围,对遥感影像有效范围进行缓冲区提取,根据缓冲区对遥感影像进行掩膜提取后,由于提取出来的影像带有RIL压缩,需要通过复制栅格使其变为无压缩栅格。

二、影像处理流程

1.遥感影像有效范围提取

  根据多光谱遥感影像的像素值提取该影像的有效范围,由于多光谱影像背景像素的三个波段值均为0,通过使用CellStatistics函数对多波段的遥感影像像元计算该遥感影像的像元总和,然后通过条件函数Con判断三波段像元和是否为0进行单值掩膜,之后使用栅格转面RasterToPolygon_conversion函数使单值掩膜转化为矢量面层,最后通过UpdateCursor删除GRIDCODE值为0的面和面积不是最大的面。

2.掩膜提取

  对遥感影像绿色范围的量测其覆盖范围,使用Buffer_analysis函数对遥感影像有效范围进行向内缓冲,通过使用ExtractByMask提取缓冲区内的栅格像元(这里不能使用栅格裁剪函数,因为使用栅格裁剪函数会使影像的可见范围出现变化,使用掩膜提取主要就是保持影像的可见范围一致),最后使用CopyRaster_management函数对掩膜提取的栅格影像进行复制输出,该函数主要是解决掩膜提取的栅格像有压缩,且像素深度为16位等问题。


本文发布于:2024-02-02 13:55:5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4u4v.net/it/17068533554425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杂色   遥感   边界   影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网站地图1 网站地图2 网站地图3 网站地图4 网站地图5 网站地图6 网站地图7 网站地图8 网站地图9 网站地图10 网站地图11 网站地图12 网站地图13 网站地图14 网站地图15 网站地图16 网站地图17 网站地图18 网站地图19 网站地图20 网站地图21 网站地图22/a> 网站地图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