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说: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本篇笔记整理:Code_流苏(CSDN)
Last(在此处点击使用,直达文末)
First (在文末点击使用,返回文章首部)目录
- 1.微指令设计原则
- 2.微指令格式(直接表示法)
- 3.微指令格式(编码表示法)
- 4.微指令地址形成方法
- 5.水平型微指令编码效率
- 6.垂直型微指令
- 7.垂直型微指令实例
- 8.水平型与垂直型微指令
★观前提示:本专栏笔记内容适合有一定的基础或复习时观看,内容如有错,还请大家评论指出!非常感谢!
☆文章板块更新:从本节内容开始去除思维导图部分,后如有内容需要梳理,会在对应的内容加上思维导图,文章末尾加上了总结部分。(也就是说,目的是为了文章内容精简化,有的内容逻辑性较强,会加上思维导图,如非这样,不再加思维导图。)
◆ 有利于缩短微指令字长度
◆ 有利于减少控制存储器容量
◆ 有利于提高微程序执行速度
◆ 有利于对微指令进行修改
◆ 有利于提高微程序设计的灵活性
小思考:如果互斥的输出控制信号8个,编码后长度多少?
◆ 1️⃣水平型微指令
◆ 2️⃣垂直型微指令
★小总结:在上一节的学习中,对微程序控制器进行了进一步的学习,对相关知识有了一定的理解。本节内容,对微指令格式进行了学习,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对微指令设计原则、微指令格式等内容有了一定的认识与了解。
Last (一键到达文章末尾)
First(一键返回到文章目录)
笔记内容学习资料:计算机组成原理微课版(谭志虎、秦磊华等编著)
课件资料及视频学习:MOOC计算机组成原理(华中科大)
计算机组成原理专栏——笔记及测验练习都在这
如果对大家有帮助的话,希望大家能多多点赞+关注!这样我动力会更足哦! ღ( ´・ᴗ・` )比心。
本文发布于:2024-02-02 15:08:3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4u4v.net/it/17068577134460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